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很實用

2021-03-04 09:31:16 字數 4846 閱讀 4796

三年級班姓名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一)認識東、南、西、北與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

【1】 確定方向(或約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陽公升起的方向是東方;②.傍晚太陽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針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況下,地圖(或圖紙上)規定向上為北。

【2】 根據確定乙個方向後,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或南北相對,東西相對」

繪製「十字叉」,確定其它七個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東;西北←→東南,東北←→西南這些方向是相對的。

【3】繪製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確定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我們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於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十字叉」,用箭頭「↑」標出北方(沒有特別說明時,一般向上為北)。

(p4【2】)

【4】看懂地圖。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誰在誰的什麼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為觀察點,也就是以乙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繪製出「十字叉」,來確定甲的方向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為觀察點,也就是以甲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繪製出「十字叉」,來確定甲的什麼方向的事物.

(二)看簡單的路線圖描述行走路線。

【1】【看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繪製出「十字叉」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最後根據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p8【4】)

【2】 【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以出發點為基準,再看哪一條路通向目的地,最後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時還要說明路程有多遠。(p10【5】)

【3】綜合性題目:給出路線圖,說出去某地的走法,並根據資訊求出所用時間、應該按什麼速度行駛、或幾時能到達、付多少錢買車票等等。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p11【1】、12【2】

(1)【用表內除法計算】:用被除數0前面數除以一位數,算出結果後,看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算出的結果後添幾個0。 如:60÷3= ,用被除數60中0前面數是6除以一位數3,

即:6÷3=2,算出結果後,被除數的末尾有1個0,就在算出的結果2後添1個0.所以:60÷3=20.

(2)【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數乘多少等於被除數,所乘的數就是所求的商。

如:60÷3= ,想:3×( )=60,由於3×(20)=60,所以:60÷3=20.

【2】 幾十幾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p12【3】

①.把被除數寫成:幾十與幾的和或:幾十與幾的差;②.用「幾十」與 「幾」分別除以一位數,③.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減的結果就是最後的結果.

如:66÷3= ,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

如:72÷4= ,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

(二)筆算除法

【1】【 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方法】:p15【1】、16【2】

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數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數;如果不夠除,再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一位數,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到被除數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用「0」佔位。(每一次除得的餘數必須比除數小),再把被除數上的數對應落下來和餘數合起來,再繼續除。p23【6.1】24【6.2】

【2】【判斷商是幾位數的方法】:先看被除數的最高位,被除數最高位大於或等於除數,則商的位數與被除數相同;如果被除數最高位小於除數,則商的位數比被除數少一位。

【3】【除法的驗算方法】:

(1)沒有餘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如:[, , ],用乘法驗算,[, , ],即[, , , ],得數如果是128,則除法算式算對了,否則算錯了。

(2)有餘數的除法:;

如:[, , , , ],用乘法驗算,[, , , , ],即[, , , ],

得數如果是417,則除法算式算對了,否則算錯了。

【4】注意關於0的一些規定:

(1). 0不能作除數。(2).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3).相同的兩個數相除商是1。

(三)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p29【8】

【1】除數不變,把三位數看成幾百幾十或整百的數,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計算。

【2】【想乘法口訣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數乘幾最接近或等於被除數的最高位或前兩位,幾百或幾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除法估算:[, , , ],

把493估成480,而480是8的倍數,也最接近492,然後再口算480÷8得60,所以[, , , , ]。

(四)特別提醒:

【1】口算、估算、筆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其中中間、末尾有0的要特別注意。 口算題可以直接列式計算;估算題要注意書寫格式(用「≈」,約等號):

【2】解決問題中注意看清題目意思,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需要估大還是估小,

或者不管大小)。

第三單元:《複式統計表》

【1】把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絡的單式統計表合編成乙個統計表,這個統計表就是複式統計表。

【2】觀察、分析複式統計表要先看表頭,弄清每一項的內容,再根據資料進行分析,回答問題。

第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一)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1】【整

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方法】先用0前邊的數相乘,得到乙個結果,然後再數一數被乘數和乘數中一共有多少個0,再在結果的後邊添上多少0。 p41【1】

【2】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方法1:先用這個兩位數與整十數的十位上的數相乘,然後在積的末尾添上乙個o。

方法2:將這個兩位數寫成:①幾十加幾的和或者幾十減幾的差,②用幾十與幾分別乘以這個整十數,③再把所得的乘積相加或者相減,得出結果.

如①:12×30= .12=10+2,10×30=300,2×30=60,300+60=360,所以:12×30=360.

如②:17×40= .17=20-3,20×40=800,3×40=120,800-120=680,所以:17×40=680.

(二)筆算乘法(特別注意:豎式的格式) 【筆算乘法的方法】: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先用乙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乙個乘數,得數的末位與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乙個乘數,得數的末位與乘數的十位對齊,每次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注意: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或四位數。

【2】解決問題。

①.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和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然後列式計算。

②.在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讀準題目,分析題意(數學資訊和數學問題),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

再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進行解答(出現連乘和連除),需要孩子弄懂題目意思,然後進行列式並計算,最後寫單位寫答。

例題:儀仗隊中,乙個方陣有8行,每行有9人,那麼三個方陣總共有多少人?

例題:共有960個杯子,每6個裝一盒,每8盒裝一箱,那可以裝多少箱?

【乘法驗算方法】: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乘一次。

(三)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1】【乘法的估算】:將被乘數和乘數估成與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兩位數,那麼估算的結果就是這兩個整十數的乘積。

如:估算18×22≈ .可以先把因數看成整

十、整百的數;再去計算。

【方法:四捨五入法】:把其中的乙個因數看成近似數(整

十、整百的數);也可以把兩個因數都同時看成近似數。如:

① 18×22,先將18看成20,然後去乘22,20×22 = 440,那麼[, , , , ];(估大了)

② 18×22,先將22看成20,然後18乘20,18×20 = 360,那麼[, , , , ];(估小了)

③18×22,將18看成20,22看成20,20×20=400,那麼[, , , , ];(不知大了小了)

【2】根據表內乘法估算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估算。

第五單元:《面積》

【1】面積的意義: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2】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的區別:用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短或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

用面積單位表示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

注:面積和周長是不能相比較的;分清楚什麼時候填長度單位,什麼時候填面積單位。

【3】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和比較。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公尺(cm2);平方分公尺(dm2);平方公尺(m2)。

[, , , , , , , ]1平方厘公尺=100平方公釐

[, , , , , , , ]1平方分公尺=100平方厘公尺

[, , , , , , , ]1平方公尺 = 100平方分公尺

[, , , , , , , , ]1公頃 = 10000平方公尺

[, , , , , , , ]1平方千公尺=100公頃

【5】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公尺。

【6】面積單位間的換算關係:

大單位化成小單位,用大單位前面的數乘進率;

小單位化成大單位,用小單位前面的數除以進率。1平方千公尺= 100公頃;1公頃=10000平方公尺;

1平方公尺=100平方分公尺;1平方分公尺=100平方厘公尺;1平方厘公尺=100平方公釐.

【7】【使用面積單位時】:

① 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

② 比較大的土地面積,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積、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公尺」。

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 上下冊 知識點彙總

第一單元測量 1.在生活中 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 公釐 厘公尺 分公尺 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 公尺 做單位 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 千公尺 做單位,千公尺也叫 公里 2.1厘公尺的長度裡有 10 小格,每個小格的長度 相等 都是 1 公釐。3.1枚1分的硬幣 尺子 磁卡 小鈕扣 鑰匙的厚度大...

新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有餘數 商 除數 餘數 被除數 驗算時別忘了加餘數。3 0除以 任何不是0的 數都得0。0不能做除數,如 0 0括號裡只有 0 不能填。第三單元複式統計表 1 複式統計表的認識 把幾個統計表的內容合併在乙個統計表裡,就組成乙個複式統計表 它的橫行和縱行都有很多行。2 複式統計表的用途 用乙個統計表反...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總複習知識點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1 相對的方向 南 北,西 東 西北 東南,東北 西南。按順時針方向 東 南 西 北。2 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3 八個方向 東 南 西 北 東南 東北 西南 西北。4 指南針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指南針的一端永遠指向北,另一端永遠指向南。5 在描述兩個物體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