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工作基礎理論

2021-03-03 21:32:53 字數 4893 閱讀 6433

小組工作基礎理論1——鏡中自我理論

理論產生背景:

該理論源於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g.h.

公尺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號互動這一術語的是美國社會學家h.g.

布魯默,2023年,他用這一術語指稱美國許多學者諸如c.h.庫利、公尺德、j.

杜威、w.i.托馬斯、w.

詹姆斯、r.e.帕克、f.

w.茲納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隱含的「社會心理狀態」。西方學術界曾有人把符號互動分為兩派,一是以布魯默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一是以m.

庫恩為首的愛荷華學派。1930~2023年間出版的一系列布魯默及其同事、學生們的著作中確定了該理論的主要觀點。

從哲學上看,符號互動論與美國的實用主義、德國和法國的現象學聯絡最為密切,與邏輯實證主義、結構功能主義、文化決定論、生物決定論、刺激—反應行為主義、交換理論以及均衡理論的各種形式相對立,而與心理分析理論、現象學社會學、民俗學方**、角色理論、戲劇理論,以及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心理學、哲學,具有某些相容性。

代表人物:庫利

查爾斯霍頓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是美國早期著名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因其自我概念,即「映象自我」而為社會心理學家廣為知曉。他與其父性情完全不他出生於美國密執安州,父親是著名的法官,也是密執安大學法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同,天生羞怯,不愛交際。

起先學習工程學,畢業後轉而學習經濟學。2023年獲得經濟學和社會學博士學位,並在密執安大學度過期術生涯。2023年獲得教授職位,2023年被選為美國社會學會主席,該學會是他在2023年幫助建立的。

庫利理論研究的重點是**個人如何社會化,並貫穿於他的三部極具份量的著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1902)、《社會組織》(1909)和《社會過程》(1918)之中。庫利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既是他潛心鑽研撰寫的首部重要著作,也是他的整個學術思想的精髓所在。從中我們發現了它對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響,對帕克(robert e.

park) 的深刻啟迪,對公尺德 (ge***e herbert mead) 的學術助益;也找到了後來的互動論、戲劇論、符號學和自我傳播論、人際傳播論思想的直接源頭。

理論內容:

(1) 人與社會的關係

社會是乙個有機體,是乙個通過互動而存在和發展的各種過程的複合體。社會是乙個統一體,在社會這個龐大的互動組織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變化都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這個有機體所有的其他部分。人與社會並不是對立或割裂開的。

(2)鏡中自我

在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我們通過感知他人對我們的發應和評價,從而建立起我們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他人猶如一面鏡子,我們正是從他人這面鏡子裡發現了我們的自我。我們根據鏡子裡的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們的願望而產生滿意或不滿意的心情。

同樣,通過他人這面鏡子,也就是通過他人的反映和評價,我們看到自己的風度、行為、性格等是否合適,是否需要修正。我們對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對他人關於這一形象評價的想象以及某種某種自我感覺,構成了我們的自我認識。

(3)首屬小組

庫利首次正式提出並使用了首屬小組這個概念,它是指那些親密的、面對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動和合作的小組。這些小組主要包括家庭、鄰里以及兒童遊戲夥伴。首屬小組是對個人的成長發展影響最深遠的小組,很多積極的品質和消極的品質都是在首屬小組獲得並強化的。

鏡中自我理論對小組的啟示

1、 小組是乙個微型的社會縮影,是乙個通過互動而存在和發展的有機體。

2、 小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動和真實的回饋,可以幫助組員在小組中感知他人對自己的反映和評價,建立更正確的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評價。

3、 重視首屬小組的作用,特別是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以及給個人終生的發展打上的烙印,是很多理論都涉及的觀點。在小組工作中,尤其是**性的小組,通過**個人的首屬小組對個人的具體影響,尤其是個人首屬小組中的人際關係對個人目前的人際關係模式的影響和個人的非適應性行為的來龍去脈,可以幫助成員獲得更深入的自我覺察。

小組工作基礎理論2——交流分析理論

代表人物:波恩

2023年/出生於加拿大,父親和他都是醫生。

2023年/父親因肺結核去世。

2023年/擔任美**隊的神經科醫師,開始用團體式的心理**法。

2023年/在舊金山和erikson一起從事精神分析的研究。

2023年/向舊金山心理分析協會申請會員資格,但被拒絕。於是他向傳統精神分析**的基本假定挑戰,捨棄過去所受的訓練。

2023年/第一本有關溝通分析的書《心理**中的ta》transaction analysis psychotherapy。

2023年/《人們玩的遊戲》games people play,ta因此書大為暢銷而聞名國際;60年代是ta理論的巔峰時期,到2023年代末期,他的理論幾乎全部完成 。

itaa的由來/50年代早期,柏恩開始在蒙特婁和舊金山定期舉辦講習會。在這些講習會中,ta逐漸發展成形,到2023年,國際溝通分析協會(itaa)正式在舊金山成立 。

柏恩發展了「生命指令碼」的觀念,但是他卻在早期指令碼的陰影下;他接受了生命早期暗示,隱藏愛意也婉謝溫情,除非他感到安全否則他無法解放自己,他追隨母親,兩人都在六十歲因冠狀動脈拴塞去世。

理論內容:

交流分析理論是一種以精神分析為基礎的心理**的理論和方法。其三個基本假設為:每乙個新生兒都有與生俱來的能力,相信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每乙個人在童年的早期便決定了自己將如何生活;人們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

波恩認為,我們的人格結構存在有三種自我狀態:兒童狀態、**狀態、父母狀態。兒童自我時,是以某個早年經驗到的方式來應對眼前;父母自我時,是以曾經經驗到的父母的方式應對眼前;**自我時,以一種經過思考,較理性的方式應對眼前。

每個人三種狀態的比例不同。

波恩總結了三種交流的形態:互補型、交叉型、隱含型。

互補型是一種符合正常人際關係的自然狀態下的反應,是一種為人們所預期的反應。刺激與反應是平行的,即一方以某種狀態發出邀請,另一方做出相同的回應。如父母對父母、兒童對兒童、**對**。

交叉型也叫交錯型交流,指當乙個人發出資訊後,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當對話被打斷或交錯時,溝通會停止(通常是暫時的),繼之而來的是新的或不一樣的溝通。

隱含型也叫「曖昧型」交流,它通常包括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傳達的是乙個公開的、社會層次的資訊,及另乙個隱藏的、心理層次的資訊。這種方式常常容易引起誤會和不必要的麻煩。

交流理論分析了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提出了四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我不好-你好」型。這是抑鬱者的態度。持這種態度的人依賴他人的施捨,特別需要被愛撫和承認。

持這種態度的人依賴他人的施捨,特別需要被愛撫和承認。這種態度通常源於幼年,幼時弱小、無助的感覺固著下來,沒有隨著長大成熟而改變。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這是嚴重精神紊亂或厭世者的態度。這種態度源於孩子開始走路的時候,「被人照看」的生活已經結束。

這種態度的兒童的**意識便停止發育。長大**後,持這種態度的人常會放棄自我,陷入絕境。最終可能在一種極端退縮的狀態下了結一生。

「我好-你不好」型。這是懷疑和獨斷的態度。長期被父母虐待、侮辱的孩子通常會轉向這種態度,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他開始反抗。持這種態度的人往往因為孤傲、仇視等原因而十分孤立。

「我好-你也好」型。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認可自己也認可他人。波恩認為前面三種態度常常依賴於情感,容易引發心理不適。

這種態度則依賴於思考、信仰以及行動的保證。如果乙個人總是被置於能夠證明自身的價值以及他人的價值的環境中,就容易形成「我好-你也好」的態度。由於現實生活的重重限制,很多人可能都沒有形成這種健康的態度。

但是,乙個充分解放了個人的**意識的人,接受這種「我好-你也好」態度的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帶來新的生活方式交流分析理論對小組工作的啟示:

1、 交流分析理論解釋和描述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因此非常適用於小組工作,尤其是**模式和發展模式的小組工作。

2、 交流分析理論中對個人三種自我狀態的自然出現,可以幫助我們在小組過程中分析和領悟自己的人格結構,學習順暢地與他人溝通。

3、 小組可以幫助當事人把焦點放在個人的早年生活,幫助組員了解自我的生活態度,溝通形態以及個人的能力不能充分發揮與個人早年束縛的關係。

4、 小組可以提供乙個互動的情境,使成員可以嘗試和練習新的溝通方式,增加他們的自我覺察,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最終開始新的生活。

小組工作基礎理論3——場域理論

代表人物:考夫卡

庫爾特·考夫卡(kurt koffka)是美籍德裔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2023年3月18日生於德國柏林,在那裡接受基礎教育。1903-2023年求學於愛丁堡大學,對科學和哲學產生強烈興趣。

回到柏林後,師從c.斯頓夫(c.stumpf)研究心理學,2023年獲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自2023年起,他同m.威特海默(m.wertheimer)和w.苛勒(w.kohler)在德國法蘭克福開始了長期的和創造性的合作,「似動」(apparentmovement)實驗成為格式塔心理學的起點,他本人也成為格式塔學派三人小組中最多產的乙個。2023年,考夫卡受聘於吉森大學,一直工作到202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精神病醫院從事大腦損傷和失語症患者的研究工作。戰後,美國心理學界已模糊地意識到正在德國興起的這一新學派,因而勸說考夫卡為美國《心理學公報》寫一篇關於格式塔的**。這篇**題為《知覺:

格式塔理論導言》(per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gestalt theory,於2023年發表。**根據許多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2023年,考夫卡刊布《心理的發展》(growth of mind)一書,該書被德國和美國的發展心理學界譽為成功之作,它對改變機械學習和提倡頓悟學習起過促進作用。

自2023年起,考夫卡先後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任教,2023年被任命為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學研究教授,主要從事知覺的實驗研究。2023年,考夫卡為了研究中亞人,曾隨乙個探險隊進行調查工作。在探險隊得了回歸熱病,復元之後,他開始寫作《格式塔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該書由紐約哈考特-布雷斯-約萬諾維奇公司於2023年出版。

這是一部意欲集格式塔心理學之大成的著作,但是極其難讀,史界對此貶褒不一。2023年11月22日,考夫卡卒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北安普頓。

小組工作基礎理論 鏡中自我理論

該理論源於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g.h.公尺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號互動這一術語的是美國社會學家h.g.布魯默,1937年,他用這一術語指稱美國許多學者諸如c.h.庫利 公尺德 j.杜威 w.i.托馬斯 w.詹姆斯 r.e.帕克 f.w.茲納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隱含的 社會心理狀態 西方學術...

小組工作基礎理論1鏡中自我理論

理論產生背景 該理論源於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w.詹姆斯和g.h.公尺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號互動這一術語的是美國社會學家h.g.布魯默,1937年,他用這一術語指稱美國許多學者諸如c.h.庫利 公尺德 j.杜威 w.i.托馬斯 w.詹姆斯 r.e.帕克 f.w.茲納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隱含的 社會心理...

小組工作基礎理論4符號互動理論

理論產生背景 公尺德的自我理論深受達爾文的生物演化論 詹姆斯和杜威的實用主義和機能主義心理學 馮特的實驗心理學 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以及當時的社會學思潮的影響。但是,對公尺德自我理論的創立構成直接影響的是詹姆斯 鮑德溫和庫利等人的自我理論。威廉 詹姆斯 1842 1910 認為,自我是個體意識中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