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容量管理技術導則

2021-03-04 08:04:34 字數 5017 閱讀 8191

1、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景區遊客容量管理的一般性原則、方法、內容及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各級旅遊發展規劃、各類景區規劃、應急預案制定以及景區對遊客容量的管理。區域或其他公共空間可參照使用。

2、規範性引用檔案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檔案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有效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

gb/t18971-2003 旅遊規劃通則

gb3095-1996 環境空氣質素標準

gb3096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8978 國家汙水綜合排放標準

gb9663-9673和gb16153 公共場所衛生標準

gb/t18921-2002 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分類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遊客管理

遊客管理是指旅遊管理部門或機構通過運用科技、教育、經濟、行政、法律等各種手段組織和管理遊客的行為過程。通過對遊客容量、行為、體驗、安全等的調控和管理來強化旅遊資源和環境的吸引力,提高遊客體驗質量,實現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和旅遊目的地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2 遊客容量管理

作為遊客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容量管理是指通過核定和公布最大承載量,以此為前提制定和實施旅遊者流量調控方案,進行流量監控、超載上報、疏導分流等一系列措施,以實現對景區接待遊客數量進行管理的全過程。可以將遊客容量管理理解為景區最大承載量的核定與公布,遊客流量調控兩部分。

3.3 遊客容量

遊客容量是指一定時期內不會對景區的環境、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旅遊者感受、旅遊質量等方面帶來無法接受的不利影響的旅遊業規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為景區接待旅遊人數的最大值。

按時段分,有日遊客容量和年遊客容量等,考慮到實際工作需要,本導則主要是對日遊客容量進行核定、公布和調控。

3.4 空間容量

空間容量是指旅遊資源依存的遊憩用地和遊覽空間等有效物理環境空間能夠容納的遊客數量。

3.5 設施容量

設施容量是指旅遊目的地的旅遊行業人員向遊客提供服務時依託的各項物質設施和裝置能夠容納的遊客數量。包括交通運輸設施、食宿接待設施、遊覽娛樂設施、旅遊購物設施、供水供電和安全衛生設施等的容量。

3.6 生態容量

生態容量是指在景區生態環境承載力允許的範圍內,景區可容納的最大遊客數量。

3.7 社會心理容量

社會心理容量是指旅遊者和旅遊地居民雙方面對旅遊活動的容忍上限、旅遊活動對旅遊地人文環境衝擊的上限以及景區能夠實施有效管理的上限。

4、總則

4.1 總原則

核定景區最大承載量,實行景區遊客流量調控管理,能夠切實保障旅遊者和旅遊資源與環境安全,促進旅遊價值回歸,推動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

4.1.1 堅持以旅遊市場為導向,以旅遊資源為基礎,以旅遊產品為主體,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優化。

4.1.2 堅持以同時滿足遊客的舒適、安全、衛生和方便等旅遊需求為原則,按照科學合理的環境容量控制遊客規模,達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共處。

4.1.3 全面分析景區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優勢與制約因素,以及與相關規劃的銜接。

4.1.4 重點關注景區的客源市場需求總量、地域結構、消費結構及其他結構,根據不同型別景區的不同需求,結合景區內活動方式的實際情況進行核定和調控。

4.2 工作準則

4.2.1堅持重點與全面相結合的原則。

景區容量管理既要突出景區核心區域、關鍵時段,又要從整體上兼顧整個景區的各個方面、各種因素和各個環節在進行協調和綜合平衡的基礎上所達到的綜合接待能力。

4.2.2 堅持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原則。

景區的遊客容量會隨著不遊覽結構、服務物件、景區環境改造等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具有一定的可調節性。容量管理工作應在保持通常情況下相對穩定性的同時,適時進行動態調整。

4.2.3 堅持監測預警與疏導分流相結合的原則。監測預警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遊客流量超載現象的發生;一旦遊客流量超載,應迅速上報並啟動疏導分流機制。

4.3 工作範圍

符合景區開放條件且已開始運營的所有景區都應當納入遊客容量管理的範圍。

容量管理應能夠充分體現景區的綜合性和完整性,生態容量和空間容量的核定以景區所涉及的完整氣候單元、水文單元、生態單元、地理單元界限為參照邊界;設施容量和社會心理容量的核定涵蓋景區全部活動的直接影響區域,並視實際情況拓展至間接影響區域。

4.4 工作依據

4.3.1 已頒布的遊客容量管理等相關法規、政策、標準、規劃和區劃等確定的目標、措施與要求。

4.3.2 科學研究判定的遊客容量模型等。

4.3.3 已有性質、規模以及生態、資源、經濟、社會相似景區的模擬。

4.3.4 相關領域專家、管理部門及公眾的諮詢意見。

5、遊客容量管理分析

5.1 分析內容

分析內容應包括:影響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的因素,可用於景區流量監控和疏導分流各環節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等。

5.2 分析重點

根據景區自身特點、景區所在區域特點以及景區內外環境的變化,確定容量管理的重點。主要內容應包括:

a)價值觀、旅遊心理等變化所引起的遊覽結構和遊客結構的變化;

b)季節、氣候等引起的遊覽結構和遊客結構的變化;

c)擴建、改建、新建所引起的遊覽結構和遊客數量與結構的變化;

d)景區所在區域環境對遊客數量和結構的影響;

e)新的技術應用和管理方法對容量管理的影響。

6、最大承載量的核定與公布

6.1 核定內容

最大承載量的核定是景區流量調控的基礎和依據,核定指標應當涉及自然、社會、經濟等方面。

旅遊容量分為空間容量、設施容量、生態容量和社會心理容量四類。其中景區的日空間容量與日設施容量必須測算並得出明確結論。

最大承載量的核定按照木桶原理選最小值。

6.2 核定方法

最大承載量的核定應在蒐集資料基礎上開展現場工作,並採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形式徵求專家、遊客和當地居民的意見。最大承載量核定所調查的範圍應不小於景區的範圍。

6.2.1日空間容量

日空間容量的測算是在給出各個空間使用密度的情況下,綜合考慮遊客的日周轉率,以估算出不同空間的日空間容量。

例如:假設某遊覽空間面積為xi平公尺,在不影響遊覽質量的情況下,平均每位遊客占用面積為yi平公尺/人,日周轉率為zi。則該遊覽日空間日容量為:

ci=xi×zi/yi(人)

景區日空間總容量等於各分割槽日空間容量之和,即:

c=∑ci=∑xi×zi/yi

6.2.2日設施容量

日設施容量的計算方法與日空間容量的計算方法基本類似。

例如:假設乙個影劇院的座位數為xi,日周轉率為yi,則日設施容量為:

ci=xi×yi

景區日設施總容量為:

c=∑ci=∑xi×yi

其中旅遊接待設施,如賓館、休療養院的日間係數建議為0.4。

6.2.3生態容量

生態環境容量的測算較為複雜,應當至少考慮如下因素:

a)土壤:土壤密度、土壤組成、土壤溫度、土壤沖蝕與徑流。

b)植被:植被覆蓋率、植被組成、植被年齡結構、稀有植物的滅絕、植被的機械性損傷。

c)水:水中病原體的數目與種類、水中的養分及水生植物的生長情況、汙染物。

d)野生動物:棲息地、種群組成、種群改變、旅遊活動對種群活動的影響。

e)空氣。

生態環境容量的研究,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a)既成事實分析(after-the-fact analysis):在旅遊行為與環境影響已達平衡的系統,選擇不同的遊客量壓力以調查其容量,所得資料用於測算相似地區環境容量。

b)模擬實驗(simulation experiment):使用人工控制的破壞強度,觀察其影響程度。根據實驗結果測算相似地區環境容量。

c)長期監測(monitoring of change through time):從旅遊活動開始階段作長期調查,分析使用強度逐年增加所引起的改變。或在遊客壓力突增時,隨時作短期調查。

所得資料用於測算相似地區的環境容量。

6.2.4社會心理容量

社會心理容量的測算較為複雜。目前主要有兩個模型可以利用:一是滿意模型(hyporhetical density),二是擁擠認識模型(perceived crowding models)。

最大承載量的核定過程中涉及的各項指標量的測定(包括有形和無形的量),應當根據景區型別、旅遊產品的型別、景區體制和景區所屬系統等因素來加以權衡。

6.3 最大承載量的公布

景區應當在其售票處、入口處等明顯位置公布景區最大承載量;景區主管部門、旅遊主管部門應當通過官方**等渠道公布景區最大承載量。

7、遊客流量調控

7.1 調控內容

7.1.1 空間容量

景區應合理分配遊憩用地、旅遊接待服務設施用地和旅遊管理用地等。

景區應將遊客人均占路長度、人均占地面積及遊客密度等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並基於人文旅遊資源或自然旅遊資源不同的敏感度、旅遊淡旺季等不同特性進行針對性調控。

7.1.2 設施容量

景區應合理規劃景區的投資規模與強度。

確保景區內外交通運載能力和便捷度、景區供水供電能力與景區投資規模和強度相匹配。

景區食宿設施、遊覽娛樂設施、旅遊購物設施能夠滿足遊客的需求。

景區加大景區安全衛生設施投入,提高景區生活娛樂汙水處理率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率,保持景區的安全和衛生。

7.1.3 生態容量

景區應加強環境保護監管,削減汙染源;完善環保措施,提高環境淨化能力。

景區應確保旅遊活動不會對當地的空氣、土壤、水、植被、野生動物等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

景區應確保旅遊活動不會對當地的景觀多樣性、差異性和穩定性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應保護景區的美學價值。

7.1.4 社會心理容量

景區應當充分考慮到遊客的社會經濟背景、人口特徵等因素,有針對性地提高遊客心理舒適度。

景區應當著力提高當地居民對旅遊社會文化、旅遊經濟和旅遊環境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當地居民在發展旅遊過程中的心理開放度和舒適度。

在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同時,應當強化保護景區的地方文化民俗、民族文化習慣、歷史人文景觀、宗教文化信仰等文化的多樣性,減小現代化旅遊活動對當地文化的衝擊。

提高旅遊主管部門及景區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加強對旅遊活動的協調能力和對景區環境的管理能力,確保管理目標和規劃目標的一致性。

南昌技術導則目錄

目錄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建設用地的分類與適建範圍 第三章建築容量控制指標 第四章建築間距 第五章建築物退讓 第六章建築物的高度控制 第七章建築基地的綠地 第八章城市景觀和環境 第九章市政道路管線 第十章附則 附件一各類建設用地適建範圍表 附件二建築密度及容積率控制指標表 附件三計算規則 附件四建築間距...

海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

目次1 適用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總則 2 4.1 論證原則 2 4.2 論證內容 2 4.3 論證成果 3 4.4 論證程式 3 4.5 論證依據 3 4.6 論證等級 3 4.7 論證範圍 6 4.8 論證重點 6 5 資料收集與現場調查 6 5.1 資料內容...

荊州城市規劃技術導則

荊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荊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實現城市規劃編制 設計和管理的標準化 規範化和法制化,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建設部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城鄉規劃部分 湖北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編制導引 荊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及其他有關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