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土地潛力評價

2021-03-04 08:04:33 字數 5096 閱讀 8314

土地潛力是土地用於一定方式或在使用一定管理實踐方面的潛在能力,它是土地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現出來的潛在生產能力。

土地潛力評價是對土地固有生產力的評價,是一種一般目的的、定性的和綜合的大農業評價,是從氣候、土壤等主要環境因素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表現出來的綜合特徵來評價,反映土地生物生產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潛在生產力。

土地潛力評價可分為兩種:即土地生產潛力和土地利用潛力。

土地生產潛力是按照生物產量與土地資源要素的相關原理,根據氣候、土壤等因素估算出土地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生產多少生物量。

土地利用潛力是按照現有的土地特性和組成要素,判斷土地利用方向和集約程度。

土地潛力評價又稱土地潛力分類,指依據土地的自然性質及其對土地某種持久能力的限制程度,對土地在該種利用方面的潛在能力進行等級劃分。

第一節土地生產潛力評價

土地生產潛力評價,是對土地固有的潛在生產力的評價,即評價土地所具有的生物或經濟潛在產量。

評價方法:經驗法,調查法,統計模型,機理模型

一、土地生產潛力評價的主要模型

1、邁阿密模型——根據年平均溫度和降水量來估算生物生產量,計算公式是:

y=3000/(1+e1.315-0.119t)

y=3000/(1-e-0.00064p)

式中,y為生物生產量(g/(m2.a);t為年均溫度(0c);p為年降水量(mm);e為自然對數的底。結果取兩個公式的較小值。

2、桑斯維特紀念模型(蒙特婁模型)——根據蒸散量計算生物生產量的一種方法。

3、格思納-萊斯模型——根據生物光合作用季節的日數(生長期的長度)來計算生物生產量

4、瓦赫寧根模型——指通過模擬作物的光合、呼吸作用,葉和根生長量等因子的日變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變化過程,模擬在水分和營養充足條件下的作物光溫生產力。

該模型是20世紀60年代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提出的一種植物生產力的動態模擬模型。

該模型的計算步驟一般分五步:

第一步:計算標準作物幹物質產量(y0)

第二步:按氣候影響進行訂正

第三步:作物種類訂正(k)

第四步:溫度訂正(ct)

由於作物自身消耗掉總能量的40%,所以在總生長期實際包天溫度平均值條件下的作物淨產量可用作物各自的溫度訂正係數進行修正。

第五步:經濟係數(ch)

由於收穫量僅為幹物質總產量的一部分,必須做經濟係數訂正後才能得到經濟產量。

5、fao評價模型

fao評價模型的基本思路與瓦赫寧根模型相同,其計算過程是:

第一步:計算標準作物幹物質產量(y0)

第二步:作物種類與生育期間的溫度訂正(ct)

第三步:葉面積訂正(cl)

第四步:淨幹物質產量訂正(**)

第五步:經濟係數訂正(ch)

二、以氣候要素為主的生產潛力評價

1.光合生產潛力——是假設在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空氣中co2含量正常,其他環境因素均處於最佳狀態時,具有理想群體結構的高光效植物品種的最大幹物質產量,是理想條件下作物產量的上限。

2.光溫生產潛力——光合生產潛力進行溫度訂正後即得

3.氣候生產潛力——當系統中的土壤、作物群體等處於最適狀態下,作物充分利用自然的氣候資源所產生的有機質,根據光溫生產潛力進行降水訂正可得。

4.土地生產潛力——當系統中的作物群體結構和其他管理因素處於最適狀態下,作物充分利用自然的氣候資源及土地肥力所產生的有機質,根據氣候生產潛力進行土地訂正求得。

5、作物及種植制度生產潛力

以上光合、光溫、氣候、土地生產潛力的計算分別代表了這不同層次的理論產量上限,但是葉面積係數決定了植物群體的載光率,直接影響光溫生產潛力的發揮,所以作物生產潛力的計算必須進行葉面積的訂正求得。

6、現實土地生產力(土地生產力)

土地生產力與土地生產潛力概念不同:

土地生產潛力是根據土地利用條件與農作物產量形成機制,從理論上對土地生產力可能達到的產量(上限)進行估算;

土地生產力則是土地現實的或在預定時間內達到的生產力水平,是自然、社會、技術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土地生產潛力從光合生產潛力光溫生產潛力氣候生產潛力土地生產潛力依次考慮溫度、水分、土肥條件在農業生物產量形成中的衰減作用產量依次減少;

土地生產力則隨著灌溉條件、耕作施肥技術、保溫技術等的實施,可能超過土地生產潛力和氣候生產潛力,向光溫生產潛力靠近。

三、以土壤要素為主的生產潛力評價

1、土壤單因子與產量關係模型

2、土壤生產力指數模型

3、土壤潛力率

土壤潛力率是以在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下某一作物的預期產量為依據,綜合土地質量、產量和管理措施,使土壤限制性因素減小到最小限度的相對費用,以及減小持續限制性因素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影響造成的費用。

第二節土地利用潛力評價

土地利用潛力評價是以土地的適應性、限制性、保護及改造措施來劃分土地等級的評價。

基本步驟:確定基本的評價單元; 建立潛力評價系統; 擬定潛力評價表; 評定潛力等級。

一、確定基本的評價單元

土地潛力評價是在基礎評價單元內進行的,目前基礎評價單元主要有四種觀點:

1、土地型別單位(問題是土地型別劃分不夠細)

2、土壤分類單位(對沒有土地型別圖的區域效果好)

3、土地利用現狀地塊(界限分明,並與農地利用單位界限吻合;不穩定)

4、網格單元(簡單,但評價單元的土地性質資料獲取難,成果應用受限制)

二、建立潛力評價系統

土地潛力評價系統應該體現出:土地所適宜的土地利用型別;具有限制影響的土地因素;該限制因素的限制程度。

1、美國農業部土地潛力評價系統

按照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將土地利用潛力分為:潛力級、潛力亞級和潛力單元三個層次。

2、我國的土地潛力評價系統

1)毛烏素土地潛力評價(陳傳康,2023年)

將土地型別根據水土特徵及其對農業的影響;根據其適用性、限制性和利用現狀,採取一定措施後土地好轉的可能性和利用水利設施的可能性及區位等標準將土地劃分為五等:

一等地——水土條件好(是當地主要的農業基地)

二等地——土壤條件較好,為優良牧場

三等地——部分土壤條件尚好,為主要牧場

四等地——水、土條件較差,為次要牧場

五等地——受流沙和鹽鹼危害,自然條件差。

2)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的土地潛力評價系統(中國科學院地理所)

潛力等——甲——適於農、林、牧多種利用的土地;乙——不宜農用,但可牧用的土地;丙——不宜農用,但可林用的土地;丁——農、林、牧利用價值均不高的土地

潛力級——ⅰ——不需專門該來年感即可農用的土地;ⅱ——稍加改良即可農用的土地;ⅲ——採取較大防洪排澇工程措施可以農用的土地;ⅳ——適宜牧用的土地;ⅴ——適宜林用的土地。

3)東北地區《1:100萬土地資源圖》的土地潛力評價系統

(1)潛力等

ⅰ等地——農業無限制,***,最適宜於農業利用,又適宜林業和牧業利用;

ⅱ等地——農業利用有一定限制,質量中等,一般適宜農業利用,也適宜林業和牧業利用;

ⅲ等地——農業利用受到較大限制,質量差,勉強適宜農業利用,適宜林業和牧業利用;

ⅳ等地——農業利用受到很大限制,適宜林業和牧業利用;

ⅴ等地——農業、林業利用受到很大限制,適宜牧業利用;

ⅵ等地——農業、林業利用受到很大限制,適宜牧業利用;

ⅶ等地——農業、林業、牧業均受到很大限制。

(2)潛力亞等

宜林地亞等:a:最適於造林;b:一般適於造林;c:臨界適宜造林

宜牧地亞等:a:最適於牲畜飼養的草地;b:一般適於牲畜飼養的草地;c:臨界適宜牲畜飼養的草地。

(3)潛力組

侵蝕限制(e),坡度限制(p),土壤質地限制(m),土層厚度限制(l),水分及排水條件限制(w),鹽鹼限制(s),熱量限制(t),降水限制(r),無限制(o)。

三、擬定潛力評價表——土地限制因素評價表

1.設定限制因素

2.限制因素的分級

四、評定潛力等級——土地綜合評級

1.定性方法

最低因子限制定律:最嚴重的限制因子制約土地潛力等級;多個限制因素要疊加,潛力級再降一級。

2.定量方法

根據各限制因素分級值之和評定土地總的潛力等級。主要方法有:

(1)指數法——指數和法,指數乘法

(2)權重法——確定權重:經驗判斷,等差法,回歸分析法,關聯度法,主成分分析法

五、土地潛力評價成果應用及討論

1、應用

潛力級應用:土地資源清查,為土地利用規劃提供巨集觀依據

潛力亞級應用:提供提高土地潛力採取措施的方案

潛力單元應用:小區域土地利用規劃

2、土地潛力評價討論

1)優點

以定性評價為主,概括性較高

能明確指出土地利用相關的土地質量的優劣

評價標準的主觀性

2)缺點

沒有指出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

偏重於土地自然屬性評價,沒有進行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分析

六、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土地人口承載能力

1、概念

指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及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下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

2、土地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原理

土地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是乙個評價、規劃、**一體化的綜合性研究。

以土地評價為基礎;以土地生產潛力和開發前景為核心;以系統分析和動態分析為手段;達到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的目的。

1)土地評價是土地資源承載能力研究的基礎——提供土地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2)土地生產潛力和居民生活水準是研究核心——區域土地資源承載能力取決於土地的生產潛力(正比)和居民生活水準或消費水準(反比);

3)土地生態環境保護是研究的先決條件——土地承載能力是在保持良好土地生態環境條件下的承載量,必須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關係;

4)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條件是研究的重要因素——社會、經濟條件會影響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深度和廣度,進而影響土地的生物產量和承載量。

3、土地資源承載能力的研究方法

1)以糧食為標誌的土地承載力——在不發生土地退化的前提下,某一地區的土地能供養的最大理論人口。

此方法只考慮土地資源的數量和開發前景,不考慮人口對農業生產的反饋和達到集約化農業生產所需要的投入量。

優點:計算簡單、考慮因素少;

缺點:需要很高專業知識水平。

2)農業生態區法(aez)

(1)含義

指根據比例尺將土地劃分為一些在農業生產條件、氣候和土壤等相對一致,作物種類和種植制度相似的生態單元(土地的生產潛力只與灌溉有無和投入高低有關),結合人均消耗水準,計算統計單元裡的人口承載力。

第六章第六章財務計畫

6.1 資金 投資比例餅圖 希吉雅食品責任 成立初期,準備籌集資金100萬元。發起人自投60萬元,申請大學生創業貸款30萬元,10萬元尋求投資,企業固定資產作投資160萬元,向銀行貸款100萬元。共計註冊資本360萬元。投資比例如圖所示 圖8 1 投資比例 創業自籌資金由創業者個人以其個人名義籌集的...

第六章管理

答案 c 是指生產者至使用者或消費者之間的物流。a.物流 b.生產物流 c.銷售物流 d.營銷物流 答案 c 是企業生產物流系統的終點,也是銷售物流系統的起點。a.運輸 b.配送 c.包裝 d.庫存 答案 c 銷售物流服務有四個要素,即 可靠性 通訊和方便性。a.空間 b.地點 c.時間 d.數量 ...

第六章總結

第六章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生物的遺傳 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少數種類生物 如菸草花葉病毒 遺傳物質是rna。二 dna分子的結構和複製 1 dna分子結構特點 2 dna複製 1 概念 以親代fna分子為模板來合成子代dna的過程。2 過程 邊解旋邊複製 3 條件 模板 原料 能量和酶。4 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