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7課《答謝中書》教案

2021-05-30 05:58:10 字數 3957 閱讀 6308

答謝中書書

【教學目標】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品味、積累寫景的優美語言。

3、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點:教學目標1、2

難點:教學目標3

【課前準備】

1、 借助注釋工具書了解課文大意。

2、 查閱資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課時安排】

一課時【學習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讓學生齊背酈道元的《山峽》

2、教師充滿感情的導言

同學們,我們無不為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實,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們偉大的祖國哪兒不是神奇如畫呢?不信,就請你細細品讀陶弘景的寫景小品文《答謝中書書》,讀完後你一定會覺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是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呢!

3、學生交流所查到的資料,教師補充。

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曆**景名作。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召他進宮陪伴太子讀書。後來,陶弘景遠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

梁武帝繼位後,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鬆。

每當輕風吹拂松枝,發出「沙沙」的聲響時,他就象聽到仙樂一樣如痴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人又稱之「仙人」。

二、整體感知

1、反覆朗讀課文

2、以同座為單位交流自學情況,疏通文意,提出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解決不了的詞句。

3、 班級交流,教師補充並檢查掌握情況

(解釋以下加點詞,翻譯粗字型句子)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4、再次朗讀課文,鞏固理解。

三、合作**

1、 以小小組為單位欣賞作者是怎樣寫景的(參考《山峽》的各種描寫角度)

2、 古人善於從一川一坳之中發現地理形勝之美,在對美的描述之中表達其中的適己之意。想想此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 班級交流

【: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

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

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動靜相襯之美。

高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史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聲響)。

:先仰視「高峰入雲」,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後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合等。】

【酈道元抓住江水與兩岸高山特徵,狀物傳神,描繪了一幅奇異美妙、既生機盎然又幽深冷靜的圖畫,又於其中寄寓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讚美之情。

陶巨集景的《答謝中書書》,寫的則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狀寫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變化和猿鳴魚游,都是一些常見之景,但寫得清麗自然,自有一股渾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歡樂、愉悅、悠然自在之情。】

四、背誦默寫

自背、互背、最後當堂默寫

五、佳句運用

本文和《山峽》一樣,四字寫景句非常多,試最大化地運用或改用它們說一段話來描繪景物,看誰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春冬之時,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六、作業布置

運用今天的學習方法自學《記承天寺夜遊》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翻譯課文,提出認為比較重要的或解決不了的詞句。

2、文章主要寫了什麼景,是怎樣寫的?

4、 作者的思想感情與《答謝中書書》有什麼不同?

【附相關資料】

【註解】

①〔交輝〕輝映;〔四時〕四季

②〔歇〕消散

③〔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④〔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借代);爭相跳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人間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神仙生活於其中的美好世界。

〔與(yù)〕參與,這裡指欣賞。

【譯文】

山河的美麗,是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共同談論讚賞的。這裡的高峰插入雲霄,清流明澈見底,兩岸的懸崖峭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長存。

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散,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傍晚,夕陽快要落山了,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謝靈運之後,還沒有人能置身這奇美的山水之中。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教學目標:

1. 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 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 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2. 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三、 預習要求:

1. 解決生字詞注音;

2. 看注釋、查工具書試翻譯課文;

3. 查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作品;

4. 找古今中外有關描寫月亮的詩詞句。

四、 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 教學流程

1. 匯入:

結合蘇東坡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和本地東坡遺跡(惠州東坡亭、東坡小學等)匯入。

學生自由發言,簡介東坡的生平、經歷、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 疏通文意

1) 解決生字詞讀音(叫學生讀、糾正、齊讀)

遂(suì) 寢(qǐn) 藻(zǎo) 荇(xìng)

2) 朗讀課文,聽錄音糾正

3) 解決重點詞語(投影)

欣然:高興地念:思考、想到相與:一起

遂與外人間隔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遂至承天寺蓋竹柏影也

但聞屏障中尺一響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4) 翻譯課文(學生提問,師生解決,強調重點,學生翻譯,對照投影)

3. 研習課文

1) 這篇文章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

明:敘述、描寫、抒情

2) 敘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3) 作者是如何描繪月色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從中可看出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

4) 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 文中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明: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4. 板書設計

5. 小結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6. 能力擴充套件:一切景語皆情語。

7. 能力遷移:看圖寫景抒情。

8. 作業

1)背誦《寄承天寺夜遊》。

2)閱讀古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結合作者的身世和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的情感。(自行查閱作者的身世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字詞集錦

字詞的解釋 綏靖 su j ng 閿鄉 w n 聿 y 鄂豫 y 阻遏 z 阻止 遏止。擊潰 ku 打垮 攻打使潰散。業已 已經綏靖 su j ng 安撫,平定。尖利 尖銳 銳利能耐 技能 本能。悠閒 閒適自得寒噤 j n 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 z 傾斜 歪斜躥 cu n 向上或向前跳。央告 央求編算...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蠟燭》教案

認知目標 1 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2 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能力目標 透過行為領悟人性的本質。教育目標 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重點難點 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策略和方法 朗讀法 引導法。教學 錄音機 投影儀 課時安排 一 匯入。記得上學期的目標上有...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unit 4 1.騎單車 ride the bike 2.乘公共汽車take the bus 3.乘火車 take the train 4.坐地鐵 take the subway 5.打的 take the taxi 6.坐父母親的車go in my parents car 7.步行上學 w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