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答謝中書書講義試卷對比閱讀

2021-03-04 06:35:12 字數 2795 閱讀 7726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一、 解詞

交輝四時歇

頹沉鱗競躍

欲界仙都

與(y二、 譯句

1、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2、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3、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 實是欲界之仙都

三、 一詞多義

1、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自康樂以來

雲此中人語云自自非亭午夜分

孔子雲並自為其名

高峰入雲自三峽七百里中

3、有能與其奇者山川之美

與念無與為樂者之實是欲界之仙都

吾誰與歸甚矣,汝之不惠

5、 四時俱備有能與其奇者

備眾妙畢備奇明有奇巧人

前人之述備矣邑人奇之

7、夕日欲頹自康樂以來

欲實是欲界之仙都以以君之力

欲窮其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9、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實是欲界之仙都

其其如土石何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四、 填空

1、 運用仰視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

2、 講究色彩搭配,表現一年之美景象的對偶句是

3、 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

4、 統領全文的句子是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

五、 問答

1、「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這句話的言外之義是什麼?

答2、文中所提到的「康樂」是誰?作者舉他有什麼深意?

3、「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中的「亂」和「競」用得好,好在**?

六、 比較閱讀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明。懷明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與朱元思書作者:吳均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三峽》一文中,作者也用四字句分別描寫了山水的特點:

山水與本文中的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與朱元思書》中直接表現水清的句子是

2、《答謝中書書》與《記承天寺夜遊》中,《答謝中書書》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和記承天寺夜遊》中寫景的名句是

《答謝中書書》描繪了 之美,《記承天寺夜遊》描寫了 之美;

兩文表達的感情不同:《答謝中書書》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記承天寺夜遊》則把等微妙複雜的感情濃縮在文中的語句中。

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一、 解詞

交輝:交相輝映四時:四季歇:消散頹:墜落

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爭相跳出水面欲界:指人間

仙都:神仙生活於其中的美好世界與(yù):參與,這裡指欣賞

二、 譯句

1、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2、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

3、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4、 實是欲界之仙都:這裡實在是人間天堂。

三、 一詞多義

1、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說自康樂以來從

雲此中人語云說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孔子雲說並自為其名自己

高峰入云云層自三峽七百里中在

3、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指欣賞 4、 山川之美的

與念無與為樂者一起之實是欲界之仙都的

選賢與能通「舉漁人甚異之它,指桃林美景

5、夕日欲頹太陽無絲竹之亂耳舒緩語氣

日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舒緩語氣

停數日天何陋之有表強烈反問

6、 四時俱備具備7、 有能與其奇者奇麗的景色

備眾妙畢備具備奇明有奇巧人奇特

8、 猿鳥亂鳴雜亂邑人奇之對…感到奇怪

亂先世避秦時亂戰亂八分有奇零數

9、夕日欲頹將10、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能夠

欲實是欲界之仙都慾望能選賢與能能幹的人

欲窮其林想要能以徑寸之木能夠

11、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指示代詞  12、實是欲界之仙都判斷動詞

其其間千二百里這是斯是陋室判斷動詞

漁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的是謂大同這

飛漱其間代山峰

13、 清流見底清澈香遠益清清芬

清回清倒影清波濯清漣而不妖清澈

清榮峻茂清澈

四、 填空

1、 運用仰視俯察兩種視角,寫白雲高山流水三重風物的對偶句是: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2、 講究色彩搭配,表現一年之美景象的對偶句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3、 將聽覺、視覺結合,由靜入動,表現一日之美,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 統領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實是欲界之仙都。

記承天寺夜遊與答謝中書書對比閱讀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這是作者 念 的結果,下筆十分輕淡,實則意味深長。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月光下的漫步,該是如何一種心情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積水空明 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 荇交橫 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乙個空明澄澈 疏影搖曳 似真似幻的美...

《答謝中書書》閱讀答案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

答謝中書書的比較閱讀

1 曉霧將歇2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 懷民亦未寢4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沉鱗競躍。2 相與步于中庭 12 1 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和乙文寫景的名句是 2 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繪了 之美 乙文描寫了 之美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