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式家長會及其啟示

2021-03-04 05:49:53 字數 3260 閱讀 5364

家長會是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是用於教師與家長交流和溝通的最早和最常見的形式之一。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傳統的家長會存在形式呆板、氣氛嚴肅、重智育輕德育等弊端。研究發現,傳統家長無法避免學校中心、教師中心、分數中心,有些家長會不僅使教師、家長、學生三方都沒有從中獲益,甚至惡化學校與家庭的關係,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由此可見,在教師與家長彼此尊重、真誠交流的前提下,建立一種開放的、民主的、互利的家長會,是當前家校合作努力的方向。「工作坊式家長會」的操作程式工作坊,指以某個領域富有經驗的主講人為核心,30—40名成員組成的小團體在該主講人的指導下通過活動、討論等多種形式,共同**某個話題。它強調團體活動與深度體驗,是在平等、民主、真誠、合作、共情的基礎上進行的交流活動。

因此,筆者認為「工作坊式家長會」就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教師、家長、學生遵循平等、民主、合作等原則,就共同確定的主題進行對話、體驗與反思的互動活動。(一)發現問題,確定主題每一次家長會都應該有乙個清晰的主題,並圍繞這個主題開展活動。一般來說,可以先讓家長把自己關心的問題列出來,比如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接下來打算為孩子做點什麼等,學校根據家長的意見,有選擇地確定各班家長會的主題;也可以通過教師討論提出存在的共性問題,作為家長會的主題,前提是教師要真實、客觀地反饋學生的表現,不能使家長會變成「告狀會」;同時,可以請學生參與確定家長會主題的討論,不要讓學生覺得家長會是教師與家長聯合對付自己的「陰謀會」,學校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聽聽他們的心裡話,讓他們正確理解家長會的內容和作用。

有些學校在這方面已經有了研究和實踐基礎,他們先舉行班主任會議,研討家長會主題,再輔以學生座談會、家長調查問卷,經分析、討論後確定主題,同時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確定每個年級的主題。(二)面對問題,積極準備教師、家長、學生共同討論確定家長會主題之後,需要相互合作、共同準備。在這個環節,教師擔負著多重角色。

首先,教師需要查閱、蒐集與家長會主題相關的各種資料,做到自己先了解,並能夠掌握其中的知識與規律,建立乙個「全域性」的概念;其次,教師要與家長、學生取得聯絡,在明確主題任務之後,協商布置各自的工作,比如家長或學生需要準備什麼資料、什麼活動等,盡量讓家長和學生都有參與的主體性意識,尤其是區域性參與的家長會,一定要明確每個人的任務;最後,教師要制訂詳細的計畫,並提前通知家長和學生,可以採用邀請書的方式,內容包括時間、主題和大概的流程,讓家長和學生有所準備,邀請書應表達出真誠的態度,切勿以命令的口吻通知。(三)討論問題,情感體驗「工作坊式家長會」倡導平等、民主、真誠、合作、共情的理念,把家長真正放在主人的位置。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精心營造氛圍,讓家長「熱」起來,工作坊的原理在於團體氣氛民主,成員彼此之間有強烈的認同感,對群體有強烈的歸屬感,「工作坊式家長會」就需要營造這樣的氛圍,除了提供環境整潔、布置合理的教室,教師還要熱誠接待,微笑是迎接家長的最好方式,另外,座位的設定最好能打破班級上課的形式,採用環形方式;第二,坦誠反映情況,不管何種形式的家長會,家長總會關心並問及學生在校的表現,雖然學生可能不在場,但採取何種態度對待學生的表現以及如何採取正確的方式處理學生的問題,關係到家長是否能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實際情況,更重要的是,這能使教師取得家長的信任和認同,有利於家長會的組織與開展;第三,巧妙安排活動,使家長「動」起來,工作坊的另乙個工作原理是深度體驗,強調與會者的相互交流和討論,經由互動過程,呈現成員對彼此的想法、期望與評價等互動關係,發揮團體協助的網路功能,產生休戚與共之情,因此,可以安排情境演練、團體討論、經驗分享等活動,讓家長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也可以安排學生與家長的互動,借家長會的機會增進彼此的了解,促進親子關係。(四)解決問題,交流分享教師在整個家長會的過程中扮演的是組織者、引領者、主持人的角色。然而,教師並不是簡單的組織者,他要用心傾聽、適時反饋。

在結束階段,教師要把家長會過程中出現的「亮點」(有討論價值的問題)丟擲來,引導家長再次討論,一般以小組討論為宜,再由代表發言。讓家長談談家長會的收穫和體會是檢驗家長會質量的最好標尺,教師聆聽、記錄家長的發言內容,可以將其作為改進活動的參考。當然,教師自身也要針對活動發表個人感想和體會,使得家長有再次分享、交流的願望。

「工作坊式家長會」的意義(一)能夠發揮家長的主體性,轉被動為主動傳統的家長會缺乏固定的溝通渠道,會議召開與否有時是學校和教師意思的表達,很難成為家長主動參與學校教育的依託。要使家長會達到理想的目的,只靠學校和教師的準備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準備和「深投入」是很重要的,家長應是家長會的主體。「工作坊式家長會」首先提倡的就是要把家長放在「主人」的位置,通過活動的組織使得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實現深層次的溝通,讓家長充分體驗,並且有足夠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像以往的家長會一樣,只是教師一人在介紹和布置工作。

同時,學校應該充分認識到每一位家長都是教育者和教育的重要資源。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展,現在的家長可以和教師共同**教育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家長可以為教師提供很多教育所需要的資訊;另外,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他們開始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他們越來越樂於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工作坊式家長會」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開啟了一扇窗,他們不再被動。

(二)能夠培養教師的客觀性,轉說教為傾聽教師不僅是教育者中的一員,還身兼導演、教練、演員多種角色,把眾多教育者組織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借鑑、溝通互動。家長會就是這樣一種活動。工作坊最早出現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是一種集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於一體的學習模式,它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參與者可以獲得豐富的成長體驗。

因此,教師必須改變一直以來以主體自居、強行灌輸給家長某些觀念的做法。其實,讓家長參與的最好辦法是盡量讓他們闡述自己的看法。「工作坊式家長會」更多地體現了教師與家長的交流及合作,教師把家長作為一種真正的教育資源。

教師在組織中更多的是傾聽,從認真的傾聽中發現問題,並有可能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師及時蒐集資訊,還可以改變以往主觀的判斷,從更客觀的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三)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轉對立為合作傳統的家長會是很多學生的「噩夢發源地」,因為一到家長會,教師就會抓住機會「告狀」。

所以,每次得到開家長會的通知,很多學生就會忐忑不安,生怕教師和家長要說自己的不好。事實上,有些教師會在學生面前講述家長反映的情況,家長也會在孩子面前重複教師的「狀紙」。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對家長會產生了排斥,甚至達到了對立的程度。

家長會的功能是以協助教育、營造良好學習環境與氣氛、培養孩子的自治能力及養成自律習慣、尊重孩子個別差異並提供適應性教育及創意教育和激發潛能為宗旨的。因此,「工作坊式家長會」提倡學生參加家長會,這樣可以避免教師和家長只關注負面資訊,而忽略了積極的方面,同時,教師、家長、學生在一起討論問題,氣氛民主、關係和諧,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教師和家長甚至還可以考慮讓學生來主持、引導家長會,使學生明白學習主要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依賴教師、家長來監督,並學會合作,不再像以往那樣對立。

「工作坊式家長會」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改革工作,它對學校的管理、教師的教育是一種考驗,也是實現家長有效參與學校教育的乙個契機。

體驗式家長會

2013 2014小一班家長會 準備 幼兒姓名的即時貼 會議主題 我們是快樂的一家人 既然我們相遇在這裡,就意味著我們要相處3年。在這3年裡,我希望我們是一家人,有什麼問題我們及時溝通。1 介紹 初次相見,把每個孩子的 都放在 上。出現了孩子的 各位家長就和大家打個招呼。大家好,這是我兒子 hell...

名師工作坊習作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塘汛小學楊利峰 2016年11月11日上午,在經開區小學語文教研室黎瓊名師工作坊習作教學研討活動中,有幸聆聽了特級教師黎瓊老師的習作教學示範課和小學習作專題講座,黎老師載客昂上和藹可親,充滿智慧型,循循善誘,學生互動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使我受益匪淺。在這節 根據主題選材 示範課上,黎老師先給定材料,...

溝通分析理論 TA 學習及自我體驗工作坊

目前,ta被廣泛的運用在心理 心理諮詢 機構 公司和企業管理與培訓和教育等領域,是乙個富有魅力 富於整合性的理論。一 工作坊目標 力爭在短時間內,讓學員可以對人際溝通理論 ta 有比較完整的認識和了解,並且能夠初步的運用這個理論進行自我探索和分析自己的人際關係。第一部分 理論講解 1 了解ta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