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之即景明理類閱讀指導

2021-03-04 05:45:07 字數 4631 閱讀 3140

這一圃大理菊,怎會開得如此茂美呢?也許,這就是春花對於生命的謳歌吧!

散步在花徑上的女孩是誰呢?十七八歲吧,還正是白色小馬般的年齡,春雲初展般的面容,卻偏愛攏起一縷閒愁,輕鎖在眉峰上。她有時低頭尋思,有時向天邊凝視,是在想什麼,還是在期待什麼?

是要乙個多彩的夢,還是要乙個燦爛的明天? 她的眼睛閃動著光芒,小小的唇緊閉著,倔強而高傲,絳色的夕陽映照著她紅潤的面龐,誇耀著乙個蓬勃的生命。晚風輕拂,飄動著她的頭髮也飄動著她的衣裳,她輕盈地散步在花徑間,好像踏著無聲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誰?這不必追問,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陽沉得更低了,已斂盡了光芒,紅通通的,像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它被淡藍的暮雲烘托著,莊嚴而祥和地步向沉靜的世界。

白晝即將盡了。

大理菊仍熱情地燃燒著。

女孩還流連在晚霞中。

獨坐在夕陽裡,在朦朧的光影中,我的靈智卻被眼前的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啟發得清朗了。我的心靈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過去和未來。

你沒覺察到嗎?在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偉大如太陽,冉冉初公升時何等輝煌!

日當正午時何其壯烈!可是,當它散盡了熱力,失去了光芒之後,仍將歸於平淡。渺小如花草,當其默默地鑽出地面,平凡的樣子,雖不能邀得人們一顧,但在生命展開的一刻,卻燦爛得令人目眩!

而後便萎落飄零了。人,誰沒擁有過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誰也不能扭轉那自然的大手,終將走上衰老的歸宿。

然而, 我們又何必遺憾?不見那落下去的夕陽,是多麼和平靜美麼?不見那怒放的春花,是多麼熱烈、瘋狂嗎?

我們生活在天地間的人,若能獻出自己的熱力,如驕陽之壯烈;若能展開自己的愛情,如春花之絢麗;那麼,生活過而非白活,熱愛過而有真愛,短暫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獨坐在夕陽裡,晝和夜的羽翼同時覆蓋著我。我感到晝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陰暗,感到時間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無限。恍然間,我已不是我。

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樹木,那流盪的雲,那吹拂的風:是同樣的存在。紫色的霧公升起了,包籠了所有的形象。

一切,漸漸地,模糊,漸漸地,不見。

鄉村的瓦

鄉村的瓦大都呈藍色,那種藍不是天藍也不是海藍,是近似土藍;我們鄉下有個詞說得準確——「瓦藍」。這個詞屬於瓦的專利。

在我的印象裡,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

瓦更像是鄉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帶羽的蓑衣,在蒼茫鄉村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雨的清氣裡漂浮。若在雨日來臨時刻,瓦會更顯出自己獨到的神韻與魅力。雨來了,那一顆顆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膽子大的會跳起,多情的會悄悄滋潤到瓦縫;最後才開始從這面蓑衣上滑落,從屋脊上,再過渡到屋簷。

浩浩蕩蕩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歸大地,從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義。

瓦有對稱之美,任何人看到鄉村的瓦,都會想到乙個成語,叫「鱗次櫛比」,如觀黃河的魚鱗與母親的梳篦。瓦在骨子裡是集體主義者,它們總是緊緊地扣著,肩並肩,再凍再冷也不鬆手。在冬天它們能感到彼此的體溫,像肌膚相親的愛人,貼得密不透風,正團結在月亮緩緩上公升的鄉村裡。

當瓦還沒有走上屋頂,生命裡的「籍貫」一欄早就填上了,是兩個粗拙的字,叫「鄉村」,像乙個孩子或者老人用顫巍巍的筆所寫。是的,瓦更是一種對鄉村的堅守。在瓦的記憶裡,所有的飛鳥都是浪子與過客,都是浮雲與蒼狗。

籍貫屬於鄉村的瓦有一天走進城市,它暈頭轉向,無所事事,毫無用途。城市裡的幻影夜色與雷射霓虹拒絕它。有一片瓦迷路了。

它被開往城市裡的一輛大卡車用來墊上面的器物,最後被拉向城市,當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被遠遠地拋棄在公路邊。城市人就愛過河拆橋,瓦看看身上「籍貫」一欄,早已被風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風景只有一種,那就是「瓦松」,我們那裡叫「藍瓦精」。這稱呼多氣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靈,因為聽風觀雨的緣故,已經一位位聰明成精了。

且慢,它們還是「鄉間郎中」呢。鄉村藥譜如是說: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蓮草、向天草,清熱解毒。

我小時候得過惡性瘧疾,久不見愈,姥姥就從舊屋頂上採到幾棵瓦松,燉汁連服,止住了。

小時候我常在夢裡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蹺著腳丫,在我不知不覺的夜半時刻,正一顆顆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長勺低低地垂落下來,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顆顆透清的露珠。終於,一不小心,有兩顆最大的掉下來,緩緩地,落在我的眼角。

當我的靈魂有一天回歸大地,就請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餘溫,還有你瓦的紋絡。這一方故鄉的小房子,泥與水組合的小房子,草氣上飄搖的小房子,你罩著我。像誰夜半耳語:

「睡吧,孩子。這叫歸鄉。」

小試牛刀:

1.文中說:「在我的印象裡,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請解釋這句話的含意。(4分)

[參***]「瓦」真實記錄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對童年時代鄉村生活的回憶。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瓦是童年的底片」這是乙個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底片,自然記錄了生活。

2.作者從「鄉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麼?結合全文簡要回答。(4分)

[參***]①雨中的神韻與魅力;②對稱之美;③團結與溫情;④對鄉村的堅守。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文中資訊的篩選和整合能力。可以根據第3-5自然段中「瓦會更顯出自己獨到的神韻與魅力」「瓦有對稱之美」「在冬天它們能感到彼此的體溫」「瓦更是一種對鄉村的堅守」等文字作答。

3.文中第六段寫到:「有一片瓦迷路了。」為什麼「瓦」會「迷路」?作者這樣寫有什麼意義?(6分)

[參***]「迷路」的原因:①對鄉村的背棄;②被城市拒絕和拋棄。意義:表現現代人在追求新生活過程中的困惑,強調面對光怪陸離的現代生活不要丟掉過去美好的東西。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農村的「瓦」,到了城市,「暈頭轉向,無所事事」「又被遠遠地拋棄在公路邊」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人的境遇。

4.結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

(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瓦松」的?作者為什麼要寫「瓦松」?

[參***]實寫(「瓦松」名稱及藥用功能)、虛寫(夢中「瓦松」)兩方面。原因:與瓦「能沖洗出鄉村舊事」形成呼應,更能表達出對童年鄉村生活的懷念。

(2)文章最後兩段寫了「我」與「瓦」對語的情景,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參***]表現「我」對「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親切感;點明主題,表達「我」靈魂歸鄉的願望。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瓦松」是這種意象,已經把「我」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思鄉之情折射出來了。

總之,哲理散文的閱讀,要弄懂作者寫了什麼哲理、感悟,就必須仔細分析作者緣什麼而寫,即必須遵循尋找「理緣」,把握「理義」的步驟。

三、 哲理散文常用表現手法———象徵

象徵是哲理散文常用表現手法。掌握這種表現手法有助於實現由寓意物特徵到概括作者感悟、哲理的跨越,從而把握散文中心。

哲理散文以一種象徵思維去看待事物的自然屬性或結構與人的社會屬性之間對應關係,再從事物的自然屬性的主觀聯想,引申到人生的價值取向。用這種眼光看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變都變成了象徵意象,變成了人生的象徵。

賞析示例:

門美-克?莫利

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在一扇扇門內,隱藏著何等樣的奧秘!

沒有人知道,當他開啟一扇門時,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時鐘滴答響著,天已傍晚,爐火正旺,也可能隱藏著令人驚訝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許已經來過(就在你外出之時),把漏水的龍頭修好了。

也許是女廚的憂鬱症突然發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聰明的人總是懷著謙遜和容忍的精神來開啟他的前門。

我們之中,有誰不曾坐在某乙個接待室裡,注視著一扇門的謎一般意味深長的鑲板?或許你在等待申請乙份工作,或許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你望著那機要速記員輕快地走出走進,漠然地轉動著與你的命運休戚相關的門。

然後那年輕的女郎說:「克蘭-博利先生現在要見你。」當你抓住門的把手,你就會閃過這樣的念頭:

「當我再一次開啟這扇門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有各種各樣的門。有旅館、商店和公共建築的轉門。它們是活潑、喧鬧的現代生活方式的象徵。

難道你能想象彌爾頓或潘恩急匆匆地穿過一扇轉門麼?還有古怪的、吱吱作響的小門,它們依然在變相的酒吧門外面晃動,只有從肩膀到膝蓋那樣高低。更有活板門、滑門、雙層門、後台門、監獄門、玻璃門。

然而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而是一扇窗戶。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

開門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當侍者端給你晚餐的托盤,他歡快地用肘推開廚房的門。當你面對倒霉的書商或者小販時,你把門開啟了,但又帶著猜疑和猶豫退回了門內。彬彬有禮,小心翼翼的僕役向後退著,敞開了屬於大人物的壁壘般的橡木門。

富於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醫的女助手,開啟通往手術室的門,不說一句話,只是暗示你醫生已為你做好了準備。一大清早,一扇門猛然開啟,**走了進來――「是個男孩!」

門是隱秘、迴避的象徵,是心靈躲進極樂的靜謐或悲傷的秘密搏鬥的象徵。沒有門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無論乙個人在哪兒,只要他在一扇關著的門的後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

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狗也知道門的意義和痛楚。

你可曾注意過乙隻小狗依戀在一扇關閉的門邊?這是人生的乙個象徵。

開門是乙個神秘的動作:它包容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繁瑣儀式的一種新的形式。它包含著人間至樂的最高閃現:

重聚,和解,久別的戀人們的極大喜悅。即使在悲傷之際,一扇門的開啟也許會帶來安慰,它改變並重新分配人類的力量。然而,門的關閉要可怕的多,它是最終判決的表白。

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乙個結束。在門的關閉中,有著不同程度的悲傷。 一扇猛然關上的門是一種軟弱的自白,一扇輕輕關上的門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劇性的動作。

每乙個人都知道把門關上之後的接踵而來的揪心之痛,尤其是當所愛的人仍在左右,音聲可聞,而人已遠去之時。

精美哲理散文誦讀

信任 美 戴維 威斯格特 信任乙個人有時需要許多年的時間,因此,有些人甚至終其一生也沒有真正信任過任何乙個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夠討你歡心的人,那是毫無意義的 倘若你信任你所見到的每乙個人,那你就是乙個傻瓜 倘若你毫不猶疑 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乙個人,那你就可能也會那麼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個人背棄 倘若你...

哲理語句之

哲理句子 以其整天抱怨命運,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創造夢想。以其整天抱怨命運,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創造夢想。苦難是一所魔鬼訓練學校,能從這個學校畢業,才有跟命運叫板的資本。面對命運的作弄,堅強的人會把苦痛轉化成奮鬥的動力 而懦弱的人則浸泡在無休無止的抱怨裡,喪失了改變生活的勇氣。對於那些只知抱怨的人,哲理句子...

哲理語句之

哲理句子 關於適者生存哲理句子 1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最辛苦也是最美麗的生存之路。2 只有學會生存,擁有生存的能力,才能立足於社會,立足於生活,擁有夢想,從而獲得成功。生存能力即是生存本領。除了衣 食 哲理句子 讓你告別平庸的哲理句子 1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