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到大三的學生的就業存在的問題

2021-03-04 05:42:01 字數 3413 閱讀 3015

自身因素

1.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眼高手低

在大學畢業後,一般來說,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願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應屆畢業生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要讓大學生成功就業,就得讓眼高手低差距成零。人才招聘,是根據社會的有效需求與求職者的實際能力素質。作為學生,往往直接根據學科專業成績學歷文憑來確定就業期望值,這在素質教育下行得通,學科專業就直接對應著社會需求,成績學歷文憑就直接反映著能力素質水平,不存在眼高手低問題,畢業就能成功就業;但在應試教育下就行不通,學科專業成績學歷文憑只反映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與死背功夫,不反映實際能力素質,也就是只把就業期望值讀高了,大學畢業理所當然就等於失業。

解決就業的路子有兩條:要麼把「手低」提到「眼高」水平,這得需要素質教育,必須腳踏實地,急不得,急也沒用;要麼把「眼高」降到「手低」水平,這得改變人們的主流心理,社會主流務實了,大學生就會「隨大流」都得務實就業。

2過度自卑與自負

就業心理的自卑感和自負感。畢業生由於自身條件不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和自負心理。自卑心理表現為對自身條件和能力估價過低,輕視自己的一種消極有害的心理狀態,有這種感覺的畢業生往往過於關注自己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

這些畢業生以自己相貌平平、學校名氣小、專業不熱門、沒有家庭背景、社交能力不強為由,妄自菲薄,自感低人一等,缺少勇氣,不敢競爭,對前途感到無望,整天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棄,臨近畢業,並不積極主動爭取各種就業機會,而是虛度畢業前的求職時光。與自卑相反,有的畢業生因自己專業緊俏,或自身條件比較優越而自命不凡,對自身弱點和短處認識不夠,過多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產生一種自負心理,表現在求職時往往狂妄自大、不屑一顧,對用人單位吹毛求疵,不願承擔艱苦工作,總認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結果喪失了許多就業機會,最終也處於受挫境地。

3對社會認知不夠

很多大學生把工作的包袱甩給父母,自己沒有勇氣去面對激烈的競爭,這是不應該的。無論你學的什麼專業,無論你的學歷高低,步入社會就要像小學生一樣謙虛謹慎的學習,從新認知。職場少了幾許書生氣,多了些許衝殺;職場少了幾許浪漫,多了些許現實。

如果你想要長大,就應該勇於擔當、勇於挑戰。大學生步入社會,少問:為什麼,多說:

沒問題。苦練執行力、思考力、表達力。這些對你的未來乃至人生都至關重要。

4對未來目標不明

大一到大三的大學生,有的目標清晰,有的茫無目的。有目標固然可喜可賀,但有沒有時間規定?可行性如何?

沒有目標的就更加不知所措了。以三年為限,給自己設定乙個清晰的目標,並圍繞這個目標做出乙個可行性計畫。並把這個目標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讓他們時刻督促提醒你。

在實際工作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計畫,直至達成自己的目標。比如:當我第一次站上講台,我就給自己設定目標:

做一名優秀的講師。

5社會實踐不夠

開展就業市場的體驗活動,加強對就業形勢的認識。大學生主要在校園生活,對社會的了解很多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往往失之片面和膚淺,缺乏辨證觀、全域性觀和發展觀,粗糙、片面、僵化,帶有強烈的狂熱性和盲目性,對社會分析缺乏現實依據和可行性分析論證,容易產生好高騖遠的就業理想。為了讓大學生了解社會,可利用寒暑假,讓學生開展就業調查、招聘會求職感受、崗位見習、掛職鍛鍊等活動,通過調查和親身體驗,了解就業形勢和自身情況,了解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素質要求,了解應對未來社會競爭需做好的知識、技能、素質等諸多儲備,能為畢業就業打下素質儲備和觀念認知的基礎。

就業形勢的了解對引導大學生定位人生,謀求個人發展具有指導作用,有助於他們及時調整心態,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發展航道,確定適合自身擇業的初步規劃。

外界因素

1高校擴招帶來巨大的就業壓力。從2023年開始,我國高等院校連年擴招,致使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大幅度增長。高校畢業生從2023年的66萬,到2023年的610萬,10年間增幅近10倍。

高校擴招與大學生就業難有沒有必然的聯絡?有人依據所謂的「常數法則」來否定擴招與就業難的聯絡。常數法則是指:

適齡青年(18—22周歲)的總人數是乙個歷史形成的客觀事實,其數量是不受外界影響而變化的乙個常數。適齡青年的總量是早已存在的事實,不管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如何,都存在就業問題。因此,擴招與就業難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絡。

我們認為,這種觀點看似有理,其實值得商榷。因為它沒有考慮到這樣幾個因素:一是擴招增加了大學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他們的就業預期。

由於上大學的費用越來越高,巨大的經濟投入迫使大學生和其家庭把畢業後的經濟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舉債助讀的學生更迫切希望獲得高薪和具有發展前途的職業。而且,在許多人的觀念裡,上了大學就是「鯉魚跳龍門」,身份改變了,一定要找個好工作才算就業。大學生去當「殺豬匠」、當高階保姆、從事擦皮鞋的工作都談不上體面就業。

就業預期的提高,無疑帶來了就業的壓力。如果他們沒上大學,就不會有那樣高的預期,或許更能夠從容地就業。二是從社會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容納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過快增長造成大學生貶值現象;三是擴招導致教學班級規模擴大、教師授課任務加重、學生學習和生活環境惡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等等。

這些因素,無疑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雖然我們不能把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全部歸結於擴招,但它的確與擴招有很大的關係,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2高校專業設定與市場需求變化的錯位帶來的就業壓力。我國目前的就業矛盾既存在總量問題,也存在結構問題。在計畫經濟體制下,高校專業設定與市場完全脫鉤,因為「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高校畢業生統由國家分配,根本不用考慮就業問題。

隨著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市場需求對大學生就業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而高校專業設定並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重理論輕技能的現象非常突出,從而造成供與需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某些專業過剩致使一批大學生成為失業者,另一方面,由於某些專業技術工種斷檔而導致技術工人嚴重不足。

人才培養結構的嚴重失衡,加大了國內的就業壓力。

3——經濟發展不平衡對大學生就業帶來的壓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態勢,但也出現了結構不平衡等問題,以致帶來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脫節的矛盾。比如持續**的房價,使城市第三產業的培育、轉型、增長緩慢,而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指數高達0.

57,遠高於第二產業的0.3。因此,當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經濟、進出口、部分工業行業(汽車、鋼鐵)成為城市經濟,乃至全國gdp增長的「核心引擎」時,關聯性、內生性工作崗位卻很難被經濟增長帶動,以致出現經濟高速增長而就業崗位卻增長緩慢的現象。

4——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壓力。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直接影響到我國實體經濟,從沿海波及內地。企業倒閉,農民工返鄉。

外資企業和國有大中型企業開始裁員,至少開始調整和大幅壓縮招聘進人計畫。這使得本來嚴峻的就業問題「雪上加霜」,面臨近年來最冷的寒冬。

—5—用人單位的不合理要求帶來的就業壓力。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現實加大了畢業生之間的競爭,就業空間的狹窄為用人單位人為地提高就業門檻提供了條件。有的用人單位設定的招聘崗位,本科大學生甚至大專生已經足夠勝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給自己樹「金字招牌」,體現領導在形式上對知識的尊重,紛紛打出「招研究生」、「招名校生」等招牌。

有的人為地設定性別、身高、年齡等限制條件,門檻越來越高,致使不少大學生遭遇就業歧視和就業難。

一到十的數字管理四

第四篇 4m 四種層別 人,機,料,法 man,machine,material,method 品質的問題,不論是在產品或服務上,層別的觀念,需隨時掌握,4m法則之靈活應用,是企業解決問題的最基本工具,唯最終品質之改善,仍在於經驗的傳承,今不論何種產業,人機料法的問題,每日都是不斷重複的發生,今個人...

一到十的數字管理八

第八篇8 d,8大紀律 disciplines 世界三大車廠與其他國際知名之電子企業如dell,hp等公司,採用8d問題改善小組,其 8d所提出之8大紀律之專案如下 d0 awareness of problem 察覺問題 d1 use team approach 利用團隊方式運作 d2 descr...

廣告學概論一到三章的重點

廣告學概論 第一章1 廣告概念的定義 廣義的概念 經濟廣告 又稱商業廣告,它所登載的是有關促進商品或勞務銷售的經濟資訊,儘管內容多樣,表現手法不一,但都是為了經濟利益服務的 和非經濟廣告 除經濟廣告以外的各種廣告,如各社團的公告 啟事 宣告 尋人廣告 徵婚啟事等等 狹義的概念 特指商業廣告 2 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