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桌球的心得體會

2021-03-04 05:35:47 字數 4991 閱讀 6576

重心移動

重心從右到左時,右腳內摳,左腳外旋,配合腰髖轉動

重心從左到右時,左腳內摳,右腳外旋,配合腰髖轉動

近台正手位對攻球

動作要領:左腳稍前,右腳稍後;大小臂夾角90~120度;高點期擊球中上部,重心要移動。

注意:拍型不要過於前傾,否則就摩擦了,就成拉球了。

近台攻球是桌球的基本技術,應該在平時練習中多多體會,這樣有利於增加球感,近台攻球總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速度快,借力中發力。

對付下旋球時如果在下降期拉就比在上公升期成功率高很多

對付高吊一定不能等高點以後,一定要在上公升期攻打或彈打,一般效果不錯。

增強旋轉的方法:

1、 球拍切球要薄一些,只要不打滑,切得越薄就越轉,經驗告訴我們,轉球不響,響球不轉。

2、 擊球的力量要大,只要擊球的力量不通過球心,那麼力量越大球就越轉。

第四板搶攻通常是第二板接發球採用穩健的技術後採用,但第二板球必須質量高,如擺短不可出台,搓長要轉而長,高吊要轉也要控制落點等,如果第二板質量不高,就會被對方接發球搶攻了。

球性練習 (17:08):拋球

(1) 低拋(球放在非持拍手掌心內,手不要過於蜷著)

(2) 高拋(手稍稍向下沈一下,但不低於檯面,發力時要猛)。拋球的目的是為了發好球,拋球時手掌要在桌球檯面之上,端線以外,拋球高度必須超過16厘公尺,拋球要盡量垂直。低拋時發力要柔,高拋時發力要猛。

基本步法 (25:25):

(1) 側跳步:

向左側跳的時候,蹬地腳是右腳,向右側跳的時候,蹬地腳是左腳,側跳的時候,步幅要稍大一些。

(2) 併步跳 (26:15):

併步跳比側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併步跳的方向不僅可以向左向右,還可以向斜前方,斜後方。

(3) 碎滑步 (27:18):

碎滑步的步幅要小,跟進要快,身體重心保持平穩,起伏不大,可以向左向右,斜前方,斜後方滑動。

(4) 交叉步 (29:15):

向左前交叉時,右腳在左腳前橫跨一步,後交叉時,右腳在左腳後橫跨一步,髖部要隨步伐靈活轉動

中臺正手位攻球

直板正手攻球

要領:站位離球檯約 1公尺,左腳稍前,右腳稍後,手臂自然彎曲,拍面接近垂直,腰髖向右轉動,手臂引拍至身體的右後方,在來球得下降前期擊球的中部,以擊打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上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揮動,腰髖向左轉動,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擊完球後,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重心轉動要大,用力要明顯

擊球力量:擊球動作幅度越大,擊球力量也就越大,用腰腿配合發力擊球,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揮拍速度,在揮拍速度達到最快時擊球,擊球時機過早或過晚,擊球力量都不大,我們常說的增加爆發力,就是指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快的速度,在球拍觸球的瞬間,以最快的速度擊球

中臺正手側身位攻球

直板正手側身攻球

要領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身體基本保持側向,手臂自然彎曲,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下降前期擊球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來球落點本方球檯中部稍後,上旋或不轉,逆斜線球)。

直板快推

左腳稍前,右腳稍後,身體離球檯約40厘公尺,球拍引至身體前,拍面稍前傾,保持半斜狀,在來球的上公升前期時,擊球的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來球的反彈力迅速向前上方推出,在推球的過程中,食指和中指緊緊夾註球拍,拇指保持放鬆以利於發力。(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落點多變,速度快,能調動和壓制對方,可為正手攻和側身攻創造機會)

直板加力推

在推擋的過程中,引拍位置適當抬高,上臂盡量後收,肘部貼近身體,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上部,向前發力,在發力時,中指始終頂住球拍的背面,加強手腕發力,同時,還要借助身髖的力量,發力擊球。

直板反手減力擋

身體重心稍公升高,球拍迎前,在來球的上公升期擊球,擊球時手臂和手腕稍後收,以緩衝球撞拍的力量,產生一種吸球的感覺。

如何減力。桌球多以發力為主。如何減力是長短球結合的關鍵,減力就是在接觸球的瞬間將球拍稍微後收,緩衝球撞拍的力量,達到台內短球的效果。

直板正手擋

在正手擋球過程中,身體重心略提高,前臂稍抬起,拇指用力,前臂略內旋,把球拍固定住,蓋住來球右側的中上部,球拍角度大約70度,正手擋球是小巧的過渡性技術,它不以力量取勝,常常以逸待勞,控制對手取得先機。

直板反手推下旋

在推下旋時,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後仰,向前下方用力,在來球高點期,擊球中下部,以上臂和前臂發力為主,向前下方用力推切摩擦,產生較強的下旋球。

直板反手推擠(側切)

用於對付高吊弧圈球和加轉弧圈球效果非常好,因為球拍接觸球的旋轉軸越近,球和球拍的摩擦力越小。

要領:在看清來球的情況下,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觸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尤其要注意,球拍在接觸球的時候,要有向側面摩擦的力量。

直板反手反面攻球也叫直板橫打(拉)。

要領:用直拍反面擊球,站位離台大約40至50厘公尺,左腳稍前,收前臂於左腹前,身體重心稍下降,手腕內曲,前臂內旋,拍面前傾,在來球的上公升期向右前上方擊打,摩擦來球的中上部。

直板正手位發下旋球

要領: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身體稍向右偏斜,上體略前傾,持拍手置於持球手後方,拋球時盡量垂直上拋,高度要超過16厘公尺,持拍手向右後上方引拍,當球回落到離球網稍高時,前臂迅速向左前下方揮動,擊球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前臂伴有外旋動作。

直板側身位下旋發球

要領:與正手位基本相同,身體的側向位置比正手位要大,在發球的過程中,還要借助腰髖轉動的力量,增加發球的旋轉。

直板正手位發不轉球

要領:動作結構與直板正手位發下旋球一樣,所不同的是不轉發球是擊球的中部,以推擊為主,而下旋發球則是擊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以摩擦為主。二者應該有效的結合起來,做到盡可能的相似,也就是說,在發不轉球的時候在推擊之後,要做出乙個摩擦球的假動作以迷惑對手

直板側身位發不轉球

要領:與直板正手位發不轉球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身體站位的側向角度更大,我們一定要牢記在擊球時接觸球的中部以撞擊為主略帶摩擦,使球的轉速不超過20轉/每秒。

直板反手慢搓斜線

搓球是對付台內短球的一項重要技術

要領:身體靠近球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球拍適當後引,拍面後仰,向右前下方用力,在來球下降前期或高點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在擊球的過程中,手腕略有擺動,以增強搓球的下旋力,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直板正手慢搓斜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身體的側向位置要大於反手慢搓,向右後上方引拍,拍面後仰,向左前下方用力,在來球下降前期或高點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直板反手快搓斜線

要領:與直板反手慢搓斜線動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擊球的時期,反手快搓斜是在來球的上公升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所謂快搓是指擊球點較早,而不是突然用力,手臂要保持適當平緩。保持接球的節奏感。快搓比慢搓出手早,回球快,慢搓出手晚,回球較轉,慢搓以轉取勝,快搓以快取勝。

橫板正手快搓斜線

要領:與直板反手快搓斜線動作基本相同。站位近台,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拍面稍後仰,在來球的上公升期,向左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

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直板正手快搓直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檯,身體重心適當提高,上體略前迎,球拍適當後引,拍面稍後仰,在來球的上公升期,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下方用力,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直板反手搓不轉球

要領:身體靠近球檯,左腳稍前,向身前引拍,拍面稍後仰,在來球的高點期撞擊球的中部,最後向前做出摩擦的假動作。

直板反手快擺直線

快擺技術也叫擺短,能夠抑制對手的進攻要領:身體靠近球檯,身體重心適當提高,身體迎前,球拍略後仰,伸臂迎球,當球在上公升前期時,接觸球的中下部,直接向前下方發力,球拍保持半橫狀。

直板反手快擺斜線

要領:身體靠近球檯,重心公升高,身體迎前,球拍略後仰,伸臂迎球,當球在上公升前期時,接觸球的中下部,在擺斜線的時候,球拍變向右前方,向右前下方發力。最好的落點是第二跳從球檯側面出台。

直板搓側旋(反手)

要領:身體靠近球檯,左腳稍前,右腳稍後,拍面稍後仰,在來球的上公升期或下降前期,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左前下方摩擦,搓出的球為左側下旋球,搓球后迅速還原,準備下一板擊球。

直板搓撇。(正手)

要領:身體在側身位,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球拍外展,在來球的上公升期,接觸球中部偏下的位置,向左前下方摩擦,這樣搓撇出來的球就是左側下旋球

直板正手位拉斜線或直線球

要領:左腳稍前,右腳稍後,身體站位大約離球檯60厘公尺,向後下方引拍(引拍不要過大),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下部,手臂向左前上方(斜線)或前上方(直線)加速揮動,(在接觸球的瞬間手腕由外展稍內收,容易控制球的弧線),重心由右腳移至左腳。

直板正手位挑球

挑球:動作小,球速快,回球帶有突然性,熟練掌握這項技術可以在實戰中先上手,爭取主動。

要領:當來球時,右腳向前邁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台內,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面對左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揮動。如果來球是下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下,稍加磨擦。

如果來球是上旋球,接觸球的中部偏上,多用擊打動作,保持球的速度。

直板側身位正手挑球

關鍵是:挑斜線要調整步伐,先上左腳,右腳跟進,位置合適時只上左腳,球拍面對右前方,向右前上方發力擊球。挑直線的方法與挑斜線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球拍面對正前方,向前上方發力擊球。

直板正手位突擊下旋球

特點是:球速快,動作小,擊球帶有突然性。由於下旋球來球前進力不大,突擊下旋球要靠主動發力,它是快攻打法的重要技術之一,是對付下旋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要領:發斜線球時,左腳稍前,離台大約 40~50厘公尺,引拍至身體的右後下方,在高點期擊球。拍面角度依來球的旋轉而調整。

下旋強時拍面稍後仰,擊球的中下部,下旋弱時拍面垂直,擊球的中部,擊球的剎那要有爆發力,球拍面對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發力擊球。發直線球時要求與上相同,不同的是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方發力擊球。

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球

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斜線球的要領:左腳向前上步,身體的側向角度較大。引拍至身體右後下方,在來球的高點期,球拍外展,面對右斜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發力擊球,擊球的剎那要有爆發力。

直板側身位突擊下旋直線球的要領:左腳向前上步,身體的側向角度比突擊斜線球要小,引拍至身體右後下方,在高點期擊球。球拍面對正前方,前臂手腕加速向前發力擊球,突擊時身體重心不要太低,不宜發死力,用中等以上的力量即可。

學習桌球的心得體會

桌球作為我們的國球,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當然,我也不例外。從初中接觸到桌球這項運動開始,我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但由於公升學原因,高中時期幾乎沒碰過桌球,所以,到了大學,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學習桌球,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終於,在大三下學期,我如願以償地選擇了桌球作為體育課來為我大學的體育課劃上...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我們常常困惑於智慧型到底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如何才能捕捉智慧型的光芒,在成本與利潤的銜接點上找到我們需要的平衡。我們也常常困惑,人的力量從何處來,到何處去,我們為何常常在龐大的市場面前驚慌失措,無從觀察。能夠回答這些問題,我認為只有 學習。列夫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 沒有智慧型的頭腦,就象沒有蠟燭的燈籠...

心得體會六五普法心得體會

作為民主法制建設基礎性工程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如何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 知法 懂法 守法 新型公民,這是擺在我們廣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回憶過去20多年的普法,對廣大公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無疑取得明顯成效,但從現實和長遠角度來看,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表現在確立工作思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