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農廣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的作用

2021-05-27 01:55:16 字數 3706 閱讀 9249

今年**1號檔案突出強調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振興發展農業教育,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這是**科學把握現代農業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形勢下加快推進「農業技術整合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資訊化」同步發展的重大部署。我國是乙個農業大國,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偉大戰略目標中,農業始終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自立的基礎。

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時代,農業將隨著科技進步,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是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生力軍,農廣校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培養科技創新的新型職業農民中承擔著義不容辭的主體作用,任重而道遠。筆者僅此談談個人的膚淺認識,與大家共同**。

ww.一、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新形勢下的必然要求

1.當前農業勞動者素質現狀

我國是乙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13億人口有9億多在農村,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較低。據統計,全國農林牧場副漁業勞動者4.57億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

03億人,佔22.5%,小學文化2.07億人,佔45.

4%。由於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還不發達,即使是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民也沒有受過系統職業培訓,更談不上資格准入。這是導致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不足40%的根本原因。

提高勞動者素質是時代要求,具有戰略性意義。

2.現有農村勞動力現狀

一數量萎縮:據統計,農民工數量已達到2.5億,而且每年還在不斷遞減,務農農民,尤其是高素質的青壯年農民急劇減少;二是結構失衡:

留守農村農民以老年、婦女居多,務農農民平均年齡已達到50歲以上;三是素質堪憂:務農農民中,小學、初中文化程度佔到70%以上;四是後繼乏人:農村新生代勞動力絕大部分在結束求學後選擇「跳農門」、進城務工,務農農民成了國民素質的「低窪地帶」,高效率農業設施裝備難以利用、高水平農業科技成果難以轉化,成為制約現代農業發展的突出瓶頸問題。

將來「誰來種地、誰來進行科技推廣創新」成為當務之急。

3.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的標準

關於高素質人才的標準,早在2023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中外教育專家普遍認為「未來人才的素質應具有積極進取和創新精神;具有在急劇變化的社會中有較強的適應力,樂於樹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對人類的責任感;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一種全新的人才標準。而對於新型職業農民來說,它的標準應是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體。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力量源泉,未來社會的要求如下:

①能夠系統地掌握農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各種作物的栽培管理技術,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②善於學習,敢於試驗示範,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③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產品的菅銷技巧。

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培育新型農民就是培育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的未來,就是培育農業現代化的未來,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未來,這是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4.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竟爭日趨激烈,而競爭的焦點就是人才的競爭,誰掌握了高新技術,誰就會在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以自然資源和低科技水平的舊經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知識經濟時代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走科技創新、知識增長的經濟發展道路。農廣校是普及、推廣農業科技,開發創造人力資源,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培養新型農業勞動者參與社會競爭的主陣地,對推動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提高綜合培訓能力充分發揮培訓職能

1.加強農廣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育能力

農廣校作為農民教育培訓的專業機構,是我國農業科技廣譜性培訓的主渠道,農民中等職業教育的主陣地。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必須要加大投入,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配備現代化教學裝置,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所以,在教育改革和機構改革過程中,農廣校的辦學力量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辦學經費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增強辦學後勁,保證教學有裝置、下鄉有工具、學習有場所、實習有基地。加快推進農民教育資訊化步伐,構建農民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2.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作為一名農廣校教師,教學法的最高境界中不再是傳授了多少知識,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員的思維空間,培養了學員的學習創新能力,掌握了多少農業高新實用技術,傳送了多少科技致富資訊等。所以農廣校教師自身要轉變教育觀念,按照高素質勞動者的全新人才標準和素質要求首先提高自身學力,達到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有機結合。其次,教師工作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觀,加強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要。

3.加強教學研究,培養現代農業勞動者

農廣校是一所面向三農、市場和社會辦學的**中專學校,是融**教育、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於一體的學校。在教研過程中,既要研究**的學習特點,又要注重學員職業技術的提高,突出現代素質的培養。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都對勞動者的現代素質做了準確而美妙的描述:

①學會生存②學會認知③學會做事④學會共同生活。有的學者認為,現代勞動者或現代人應具備以下八種品質,即會生存、會生活、能合作、會學習、能負責、會創造、能關心、會健美。農廣校要培養現代新型農民,就要按以上標準,結合農廣校實際和當地農民素質狀況開展教學。

三、農廣校在培訓新型職業農民中的有效方法

1.兼顧廣譜性培訓、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和農民職業教育,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培訓模式,堅持送教下鄉,要把教育培訓辦到農民家門口,將教育培訓與農時季節、生產環節、關鍵技術緊密結合,讓農民就地就近「幹中學、學中幹」,辦農民滿意的教育培訓。穩定現有職業農民隊伍,建立資格准入制度,加大農業職業培訓證書和技術教育證書(綠色證書)的培訓,同時吸引農村「兩後生」(即初中、高中畢業後不再公升學的學生)學農務農,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業生產一線就業創業,不斷壯大職業農民隊伍。

2.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按素質教育進行教改

農廣校進行的是遠距離**教育,要改革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脫離時代和當地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教育課程體系,把學科體系、社會需要和學員發展三者有機結合,科學地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和培訓層次;改革教材、教學內容,組織專家、學者和實踐經驗的教育工作者編寫適合農村**學習特點的教材,反映科學技術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的傳授;要理論聯絡實際,增加實踐技能教學課,注重學員綜合能力培養。

3.改革教學方式,加強直觀性教學

農廣校要發揮網路優勢,堅持「四個面向,四個服務」的辦學宗旨,按需因人施教,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多專業、多渠道、多層次辦學。充分利用先進的聲像設施和教學試驗實習基地,教學中採用講授和聲像相結合,專題講座與案例分析相結合,講解與操作相結合,不斷完善網路**教學,將高深的理論變為直觀的、感性的知識,激發學員學習興趣,使學員一學即會,會就能用,用則有效,使科學技術大眾化、趣味化、靈活化。

4.聯合辦學,多元化培養人才。農廣校要加強教改,走聯合辦學的路子,積極推進農業高等教育向農村延伸,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對農業大戶和以農業大戶子女免試推薦入學,定向招生、定向培養。

借雞下蛋,優勢互補,根據人才市場的需要,按照產業化思路,將辦學推向產業化、市場化、商品化、大眾化,按需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培養人才。

總體來說,農廣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要以今年**一號檔案精神為指標,始終堅持把農民是否需要、農民是否接受、農民是否滿意,作為衡量農民教育培訓效果好不好、質量高不高的標準,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能力為核心,圍繞提高質量和效果,不斷探索新型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新機制和新措施,推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不斷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2023年**1號檔案.

[2]《教育——財富蘊藏其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

[3]《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

如何發揮農廣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的作用

今年 1號檔案突出強調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振興發展農業教育,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這是 科學把握現代農業發展規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形勢下加快推進 農業技術整合化 勞動過程機械化 生產經營資訊化 同步發展的重大部署。我國是乙個農業大國,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偉大戰略目標中,農業始終處於舉足輕重...

2023年農廣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施方案

由於2014年出色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後,2015年我單位又一次被確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為了更好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一 培訓專業及課程安排 此次我培訓基地培訓專業有蔬菜專業 畜牧專業 沼氣工專業 蔬菜專業課程安排有黃瓜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番茄田間管理制度等。畜牧專...

農廣校學習計畫

安全學習計畫 為認真徹落實安委 2012 10檔案精神,進一步促進我校安全工作形勢持續穩定,按照川安辦 2013 6號 自安辦 2013 4號檔案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計畫。一 總體目標 著實強化學校教職員工安全教育和安全監管長效機制,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促進學校安全穩定。二 組織領導 為確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