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讀後感

2021-03-04 02:16:34 字數 1527 閱讀 5111

--臨床10班何玉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乙個年代,他群雄割據,他就是----三國,有一本史冊經典永存,他就是----《三國志》。

公元184年,張角兄弟三人舉兵10萬,發起著名的「黃巾起義」。漢末戰亂年代就此拉開序幕。起義軍被消滅後,漢王朝名存實亡,各路諸侯和各地**無心為行將就木的大漢王朝做事,互相之間展開爭鬥,希望可以一統天下。

三國是乙個戰亂的時代,但是三國同時又是乙個機會擺出的時代;三國是乙個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但是三國又是乙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有著神機妙算的諸葛孔明,有著白衣渡江的陸遜,也有著老謀深算的司馬仲達。但是我最推崇的還是三國的君主。

蜀國開國皇帝----劉備(劉皇叔);吳國開國皇帝----孫權;魏國奠基人----曹操。

劉備,劉皇叔一生忐忑,作為中山靖王之後,卻家道沒落,從小靠編草鞋為生。184年在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下起兵對抗黃巾賊。因作戰有功獲封安喜蔚,卻因毒打上司棄官而逃。

後來投奔公孫瓚,參加反董聯盟,被封平原相。因為曹操攻打陶謙,請劉備幫忙,後陶謙卒,劉備領徐州牧,卻被呂布攻打丟失。走投無路,投奔曹操。

因曹操猜忌,出走,來到袁紹,但在官渡之戰,曹操勝。無賴劉備來到荊州,得到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乙個人----諸葛孔明。在諸葛亮的計謀下,和孫權聯盟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並佔據荊州大部,自領荊州牧。

後按照諸葛亮的計畫,取得宜州,奠定了蜀國的基礎。

可以說劉皇叔一生都很忐忑,沒錢沒權,沒兵沒地,但是他卻成功的拿下蜀地,當上了皇帝。不得不說這有著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是個人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他是皇族,以及時大儒盧植的學生,這使得他有著一定的政治資本,使得他在早期諸侯之間混的不錯。

其次,他有著北方人的義氣,不然關羽也不會再曹操如此待遇下還忘不了他大哥,不然劉備也不會為了他二弟發動夷陵之戰,最終導致自己的死亡。最後,他懂得禮賢下士,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謀士,就是在他三顧茅廬下得到的。

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吳國開國君主----孫權。相比劉皇叔的忐忑一生,他就輕鬆多了,他繼承了他父親和大哥的戰果,一開始起點就比較高,但不能說他不如劉備。因為他也是一路艱辛。

在孫權剛剛當權的時候,首先下面的大將中有人不服,其次南越莽人起兵造反,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最後在二張和周瑜的力挺下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但是不久,曹操舉兵伐吳,他果斷擯棄國內降曹的意見,連劉抗曹,從此有了歷史上關鍵一戰----赤壁之戰。後怕劉備做大,採納呂蒙建議,拿下荊州殺死關羽。

並同劉備的夷陵之戰中去的勝利,使得劉皇叔只能遺憾白帝城。

作為三國中最後乙個稱帝的他,可謂一生榮光,只有他以繼承人的身份把霸業變成了帝業,但是晚年的他昏庸無道,殺了不少大臣,使得吳國一步步走向沒落。成也孫權,敗也孫權。

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馬融注尚書曰:殄,絕也,絕君子之行。

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三國志》讀後感

書如其史,史如其書。三國是英雄輩出,人物淵藪的時代,雄主創業,賢士立言,虎將建功,真可謂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功業固然多在可見之處,然而賢明君主常在不可見處建奇功。劉備原為織蓆販屢之徒,起於毫末之間,前半生顛沛流離,屢戰屢敗,先後投奔公孫瓚 田楷 陶謙 袁紹 曹操 劉表,長寄人籬下,乏功業可陳。...

《東亞三國志》讀後感

最近幾年,乙個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乃是國內的比較文化研究界,彷彿一夜之間便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熱鬧態勢 不但大量專業 紛紛出爐,百花齊放 而且諸多比較文化研究所在各大高校遍地開花,枝繁葉茂。讓人一下子便體悟到何謂 國際化 之於 文化研究 的巨大滲透力與影響力。然而,作為普通閱讀者,細觀這些並非沒有含...

名師點評三國志讀後感的解釋

掌握ne5000e 80e 40e產品的體系結構 掌握ne5000e 80e 40e的單板構成 掌握ne5000e 80e 40e換板操作 了解ne5000e 80e 40e公升級操作 三國志 讀後感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乙個時代,群雄割據,它就是 三國 有一本史冊,經典永存,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