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空間組合論讀後感

2021-03-04 02:03:23 字數 2411 閱讀 1246

公共建築建築技術原理課程接近尾聲,期間也讀完了建築空間組合論這本建築入門書,收穫頗多。

記得在之前的課程中有然後我們做過對具體建築的形式美的分析,我當時選擇的是貝聿銘先生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首先在我看了這本書後結合這本書來說說對這建築的新感受吧。

一、以主從分明而達到統一

在建築設計的領域中,從平面組合到立面處理,從內部空間到外部體形,從群體布局到細部裝飾,應處理好主從關係達到統一。貝聿銘設計的藝術博物館東館,平面由兩個三角形所組成。它的主體和重點是在等腰三角形平面的藝術博物館上,而不是在其一側的直角三角形平面的藝術研究所上。

從博物館本身來講,它的重點和中心則在**大廳上。

二、以不對稱的均衡達到統一

貝聿銘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乙個等腰三角形和乙個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中軸線在西館的東西軸線的延長線上,又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相平行,加強了兩者的聯絡。

研究中心的入口偏處一隅,不引人注目。劃分這兩個入口的是乙個稜邊朝外的三稜柱體,淺淺的稜線,清晰的陰影,使兩個入口既分又合,整個立面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儘管並不完全對稱,但卻在大體上保持了均衡,達到了一種穩重和統一。

三、以相似形求得和諧統一

平面的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兩者相似,其中等腰三角形的中軸線與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相產生平行的關係,將其產生和諧的感覺。

四、運動中的韻律和節奏

近現代建築強調從運動和行進的連續過程中來觀賞建築體形的變化,貝聿銘設計的藝術博物館東館,平面大多由銳角組成,當人在行進中時,乙個面的逐漸傾斜、變小、完全消失。第二個新麵的逐漸變大、完全出現。然後出現第三個面……這種不斷的變化、時起時伏、時而消失、時而出現的要素,構成了一種運動中的韻律和節奏上的變化

在看完建築空間組合論之後,我懂得了初步的分析建築的方法。這讓我十分激動。

再來說說這本書吧

本書共有九章,除了上述的總論之外其餘的章節都是介紹的建築中的精髓,那就是空間。建築說白了就是限定乙個個空間,比如說客廳、餐廳、臥室、洗手間等等,這都是簡單的分割,內容上的分割。還要更困難的是形式上的分割,通過分割空間來尋找一種感覺,一種建築師心中對美的感覺,並通過空間傳播給大家。

好的建築會有一種讓人很舒服的感覺,因為空間劃分的非常好,不僅滿足了內容上的需要,更體現了一種精神的境界。比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的十字。光和十字都是純潔和聖潔的代表,兩者結合給人一種精神的洗禮。

這就是空間的魅力,難以掌握,又讓人如痴如醉。

前面我也用讀後的眼光來分析了東館,當然,我是更喜歡建築的美感的。

首先美的本身的抽象性和複雜性導致人們的審美標準不會太一致。比如東方人對美的感覺就和西方人有不小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美的體驗也會改變。

特別是本世紀初由於功能、技術、材料的發展,在建築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革命性的變革,古典建築形式幾乎完全的被否定。可以看出美是沒有一套固定的標準的。完全相反的東西都可以是美麗的。

社會會進步,人們的思想也會進步,作為建築師思想體現的建築必然也會發生改變。所以說美是多樣統一的,在同一種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現代建築和古典建築即使在表面上大相徑庭,但是在遵循多樣統一的形式美規律的普遍原則這一點上,則是毫無例外的。每乙個要素在整體中所佔的比例和所處的地位,將會影響到整體的統一性。每乙個東西都有重點和次要的,建築也不例外。

在乙個有機的整體中,各組成部分是不能不加區別而一律對待的。他們應有主與從的差別;有重點與一般的差別;有核心與外圍組織的差別。如果平等地對待所有的要素,整體就會難免很鬆撒單調,而失去統一性。

我們一般要很注意這一點,在處理重點與次要的時候。突出重點,以次要的作為陪襯,是最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我們喜歡把重點放在正**,次要的放在它兩邊。

這樣的話會很突出重點,可看多的話又難免會單調。所以我更喜歡將重點放在一邊,而次要的附庸在主體上。不再是死板的對稱,而是更為活潑的突出。

突出主從的方法有很多種。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就是通過大小來表現,中國的故宮就是很好的例子,大的永遠就是好的,就是皇上用的。還有就是通過位置來表現,處於正中間的是主體,故宮也很好的符合了這點。

但上述說過,這樣做有點死板,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大潮流。在現代建築中,所謂的突出重點,就是指在設計中充分利用功能特點,有意識地突出其中的某個部分,並以此為重點或中心,而使其他的部分明顯處於從屬地位,這也可以達到主從分明,完整統一。也就是說,主體和從體在外表上可能沒太大的差別,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你會慢慢體會到其主次之分。

這就需要建築師需要對空間很強的劃分能力,以空間來決定主次,這才是最高境界。

在讀完建築空間組合論之後,我又讀了藝術史方面的書。聯絡上下,頗有感想。其實,我想,建築上公升到最後,也就是審美的問題了,形式美與空間美並存的建築,相信一定是乙個好的建築。

身為建築學的學生,我想,我們的眼光一定不能僅僅侷限於建築,我們要對其他的藝術形式也進行欣賞,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而不是只盯著建築不放。畢竟,這些都只是傳達藝術的不同的媒介,建築與其他的區別就是賦予其功能。

建築空間組合論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建築學入門書籍,三十多年來經久不衰說明其優秀,是我們這些初學者的必讀書。

語感論讀後感

一 語文新視角 知識中心說 佔據我們大中華的背景下,語感中心說 悄悄崛起。這意味著統治多年的,早已根深蒂固的 知識中心說 出現了裂縫。王尚文先生不拘泥於原有語文界對於語感的認識和把握,挑戰語文本質的東西,提出了語文教學論,就像新中國的推翻舊社會一樣,摒棄了原本的基本制度,從全新的角度創立出了治國之法...

論求知讀後感

在培根的筆下,把求知寫的富含哲理,但也提到了如何去求如。比如怎麼樣讀書。想想我自己,以前我是不怎麼愛讀書的,但在管理處倡導的 好讀書 讀好書 活動中,開展了適合自己的閱讀。漸漸地體會到了讀書所帶了樂趣和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想這便是一種求知吧。特別是在讀一些富有哲理書中,有些道理以前不懂,但隨著年齡和...

《君主論》讀後感

君主論 這本書是我第一次自己花錢買的書,還是網購。身邊擺的書大部分都是蹭來的。這時不得不佩服一下袁枚的觀點 書非借而不能讀也。所以每每看著那厚得嚇人的 國富論 我就頭皮發麻。這本書是在趕去太原的火車上看完的,跟身邊的人不一樣,我一上車便不想再說話,陌生人的故事像 一樣,總是遙遙。這本爭議很大的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