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來歷與傳說

2021-03-04 02:03:22 字數 628 閱讀 4873

現在山西民間,五月五日祭奠汾神台駘,祭品中就有粽子。

粽子的來歷、粽子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公尺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公尺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

草木灰水浸黍公尺,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公尺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公尺外,還新增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

品種增多,公尺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唐代:粽子用公尺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

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公尺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侷限。明代:

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公尺,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本文**:成都好吃網

春節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 更歲交子 之意,子 為 子時 交與 餃 諧音,有 喜慶團圓 和 吉祥如意 的意思。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

十二生肖來歷的傳說

在久遠的年代,天空一片純藍,青山一片蒼翠,江河日夜奔流,人類不斷繁衍 一日清晨,玉帝駕坐靈霄寶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禮未已,便見太白金星急急上前奏表 萬歲,臣日前下凡省察,人間祥和昌盛。但因沒有時間管制,人類不能辨別季節迴圈 不能辨別年尊年幼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長此以往,人間怨聲載道,世態不穩。為此...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包粽子比賽時的背景朗誦 這裡有一段有趣的傳說。西元前340年,愛國詩人 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公尺,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 筒粽 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