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學》複習

2021-03-04 01:41:37 字數 5093 閱讀 4081

1.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或地形險峻、有較厚的鬆散岩土體、有較大範圍的匯水區的地區,在強降雨、雪或者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

2.抗壓強度:岩體、土體在單向受壓力作用破壞時,單向面積上所承受的荷載。

3.風化作用:組成地殼的上部岩體,在太陽的輻射、水、大氣及生物等各種作用下,其成分和結構不斷地發生變化。這些使岩體成分和結構發生變異的地質作用,稱之為風化作用。

4.優勢面:對岩體穩定性起控制作用的結構面以及對氣,液體介質具有控制性之結構面。

5.活動斷裂:全新世(1.2萬年)以來形成的活動過的斷裂。

6.工程場地:指個體工程(特大型工程)地區或群體工程地區場地形態有麵狀帶狀線狀或點狀,其範圍可能從幾個平方公里至幾百平方公里,對大城市可達幾千平方公里。

7.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多見於山區和丘陵區的溝谷中,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洩方式之一。

8.構造體系:地殼各部分發育的各種地質構造形跡如褶皺,隆起,凹陷,斷裂等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彼此互相依賴,互相制約,構成具有內在聯絡的許多不同形態,不同力學性質、不同等級和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聯絡的各項構造形跡所組成的構造帶以及它們之間所夾的岩塊和地塊組合而成的總體

9.**:由於地球內部物質的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也稱構造**。

10.**震級:**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

根據黎克特制震級的定義,在震中100公里外,**儀監測到最大振幅為1微公尺(千分之一公釐)的**波,**便是0級;10微公尺的**就是1級**,1公釐的**就是3級**。以此類推,黎克特制震級每上公升1級,**儀記錄的**波振幅增大10倍。

11.岩體是指由結構面和被結構面所分割的岩石構成的整體。

12.**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我國將**烈度劃分為12度。

13.完整性係數:岩體與岩石的縱波速度平方之比,採用動力法可以測定完整性係數。

14.岩體結構:岩體被結構面切割構成岩體的結構體,由結構體(岩石)和將結構體分割開來的結構面組合而成的地質體。

15.當膠粒與溶液作用時,能吸助溶液中的離子並使之與其牢固地結合帶電,組成乙個層,這層離子成為電位離子,由於靜電引力的作用,在帶電的膠核周圍又吸附一層與之反號的電荷離子,稱反離子層。這樣膠核表面有兩層電荷,形成膠體的雙電層。

16.土結構的具體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1) 形態學特徵:結構單元體的大小、形狀、表面特徵及其定量的比例關係。

(2) 幾何學特徵:各單元體在空間上的排列狀況。

(3) 能量學特徵:各單元體間的連線特徵。

(4) 空隙特徵。

17.土的壓縮係數:土體在側限條件下孔隙比減小量與有效應力增量的比值(mpa-1),即e-p曲線中某一段的割線斜率。

地基中壓力段應取土的自重應力至土的自重應力與附加應力之和的範圍。曲線越陡,說明在同一壓力段內,土孔隙比的減小越顯著,因而土的壓縮性越高。

18.體積壓縮係數:壓力變化時土體積的變化率(體積應變)。

19.壓縮係數:e-lgp曲線上直線段的斜率。

20.壓縮模量es:土在完全側限條件下豎向應力與相應的應變增量的比值。

21.變形模量e:指土在無側限條件下受壓時,應力與應變的比值。

22.前期固結壓力pc通常指土層在過去歷史上曾經受過的最大固結壓力。

23.前期固結壓力與現有自重應力的比值稱為超固結比。根據用力歷史,土可分為正常固結土、超固結土和欠固結土三類。

24.區域穩定性:區域穩定性是指內力作用引起的構造運動,特別是斷裂活動、**活動對於工程建設地區穩定性的影響。這種影響通過斷裂的蠕動、錯動和**對工程造成危害。

因此,研究重點是抓活斷層的特徵,發展條件及現今構造應力場的分析,指出了劃分老、新、活三類斷層的概念。所謂活斷層主要是指影響到全新世的斷裂。

二、填充題:

1.土的壓縮曲線是壓縮與壓力的關係曲線,用於研究土的壓縮(壓密),即研究壓縮與壓力的關係。

2.土的固結曲線壓縮與時間的關係曲線,用於研究土的固結過程,即研究壓縮與時間的關係曲線。

3.多數巖、土體(尤其是土體)的破壞通常部是剪下破壞。

4.標準泥石流能明顯區分出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

5.泥石流按其結構和流動性質分類主要有黏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兩類。

6.泥石流按其物質組成及物理力學特性分類主要有泥流,泥石流和水石流等。

7.泥石流按其流域地貌特徵分為標準型泥石流,山坡型泥石流和溝谷型泥石流等。

8按水的補給**分為暴雨型泥石流、冰雪融水型泥石流、潰決型泥石流等。

9.河流地質作用包括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10.河流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作用和化學侵蝕作用。

11.河流機械侵蝕作用主要有下切侵蝕作用、側向侵蝕作用、溯源侵蝕作用。

12.泉按補給源的性質可分為上公升泉和下降泉

13.土體的主要特性是:

土體孔隙性-鬆散沉積物、土體壓縮性、土體滲透性、流變性

14.岩體的主要特性是

1)裂隙性 2)不均勻性 3)各項異性

15.土體變形引數

1)壓縮模量、變形模量 2)壓縮係數、固結係數等 3)泊松比

16.岩石變形引數

1)彈性模量 2)變形模量 3)泊松比

河流搬運作用包括機械搬運作用和化學搬運作用。

17.水質點的運動形式有層流、穩流、環流、渦流。

18.暫時性水流的地質作用主要有雨蝕作用、片流地質作用和洪流地質作用。

19.地下水按埋藏條件分為(上層滯水)包氣帶水,潛水和承壓水。

20.地下水按賦存介質條件分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22.粘土礦物的粒徑很小(小於0.005mm),簡稱粘粒;小於0.002mm稱為膠粒。

24.粘土礦物是構成粘土顆粒的主要成分,是控制粘性土工程性質與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粘土礦物是一組復合的層狀矽酸鹽礦物,具有高分散性、高親水性、吸附性強及離子置換效能。

25.從工程地質角度土中的液態水可分為結合水,毛細管水和重力水(自由水)。

26.土的微結構模型分為

1)蜂窩狀結構

2)骨架狀微結構

3)基質狀微結構

4)紊流狀微結構

5)層流狀微結構

6)疇狀或磁疇狀微結構

7)偽球狀微結構

8)海綿狀微結構

27.岩體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岩體強度,岩體強度取決於構造強度,構造強度主要受岩體中的優勢面控制。

28.岩體結構的基本要素是構成岩體的結構體(岩石)和將結構體分割開來的結構面。

29.岩體結構的基本模式是結構面和結構體的組合,它決定岩體的特性。

30.岩體的主要結構型別如下:

(1)整體結構(巨型塊狀結構);

(2)塊狀結構;

(3)鑲嵌結構(火成岩的侵入結構);

(4)層狀結構;

(5) 碎裂結構(微風化岩體);

(6)層狀碎裂結構;

(7)散體結構(強風化岩石);

31.岩體的基本質量的定量分級是根據岩石的堅硬程度與岩體完整性指數等指標確定的。

32.岩石堅硬程度主要採用岩石單軸飽和抗壓強(rc)來確定。

33.岩體完整性係數又稱裂隙係數,為岩體與岩石的縱波速度平方之比,用動力法可以測定完整性係數。根據岩體完整性係數對岩體完整程度進行分類,可分完整,較完整,較破碎,破碎,極破碎五類。

34.岩體的流變特性,造成了岩石的附加變形。當應力超過某一定值時,岩石的總變形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折向上方,則可能導致岩石破壞,這個臨界應力值,就是長期強度τ0。

35.風化係數:波速比kv為風化岩石和新鮮岩石壓縮波速度之比。

**誘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a,b,c,e)

a.滑坡 b.泥石流 c.堰塞湖 d.地面沉降 e.海嘯 f.採空區塌陷

三、問答題

1.簡述泥石流的形成機制。

泥石流的形成有三個基本條件:有陡峭地形,且有較大範圍的匯水區,如群山之間的高角谷地;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岩土體),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

地形地貌條件:往往在群山綿延地帶,且有陡峭地形,且有較大範圍的匯水區,如群山環繞高角谷地。

2.泥石流防治的基本措施

分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全流域綜合治理。在以坡面侵蝕及溝谷侵蝕為主的泥石流地區、應以生物措施為主、輔以工程措施;在崩塌、滑坡強烈活動的泥石流發生(形成)區,應以工程措施為主,兼用生物措施;而在坡面侵蝕和重力侵蝕兼有的泥石流地區,則以綜合治理效果最佳。

3.影響岩體風化的因素。

1)岩石成分和結構:岩石的礦物成分影響著風化速度、程度和風化產物的型別、特性。礦物的生成條件與地表風化條件差異越大,則礦物的抗風化穩定性越低;差異越小,則抗風化穩定性越高。

就岩石的結構而言,岩石的顆粒越細,粒度越均勻,則抗風化能力越高;斑晶,粗晶結構岩石風化速度要比細晶,隱晶結構快。

2)地質結構:斷裂構造發育地區,岩體完整性差。具有高應力的深切河谷區,因應力釋放而發育卸荷裂隙帶,風化作用也較強烈。

3)氣候:氣溫,雨量和濕度對岩體風化有很大影響。

4)地貌:在坡度較陡的微地貌單元上,風化產物易被剝蝕,在坡度平緩的微地貌單元上風化產物則易於積存,因而有較厚的風化殼。

5)地下水:地下水的化學成分及其迴圈條件,對風化速度和程度有較大的影響。因為地下水可以促使岩石的溶濾、水化、水解等作用的進行。地下水迴圈良好的地區,往往形成較厚的風化殼。

4.**時震源區積聚的能量,以彈性波的形式釋放出來。識數**波型別及其特徵。

縱波-壓縮波,質點傳播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

橫波-剪下波,質點傳播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面波-主要在地表傳播,能量最大,面波的傳播較為複雜,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使地表做橫向的剪下,其中剪下運動對建築物的破壞最為強烈。

5.簡述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

成因控制論

結構控制論

優勢面理論

人地調和理論

6.區域穩定性主要研究內容

區域穩定性問題是大型的工程建築和水利樞紐工程地質研究中首先應於解決的問題。區域穩定性的研究以**和活動性斷裂為核心。可能誘發的其他地質災害。

研究的方法應具有系統性、綜合性。

研究目的是為了保證工程建設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9.岩體穩定性評價基本思路

1)除了測定單個和綜合的性質指標外,應對所研究的岩體劃分工程地質巖組。

2)劃分岩體結構型別,結合相應研究目的找出影響岩體穩定性的關鍵面-優勢面。

3)通過優勢面的組合分析,找出優勢分離體判斷其可能的失穩變形機制。

工程地質學複習

工程地質學概論 緒論1 工程地質學 是一門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問題,為工程建設服務的地質學科,它是地質學的分支學科,屬於應用地質學的範疇。2 工程地質條件 是指工程建築物所在地區地質環境各項因素的綜合,包括 岩土型別及其工程性質 地質構造地形地貌 水文地質 工程動力地質作用 天然建築材料。3 工...

工程地質學複習重點

第2章岩石的成因型別及其工程地質特徵 地球的構造 地殼 crust 由固體岩石構成,分矽鋁層 花崗岩層 和矽鎂層 玄武岩層 地幔 mantle 上地幔主要是矽氧,呈熔融狀態,是岩漿的發源地 下地幔主要是鐵鎂氧化物和硫化物。地核 core 由鐵鎳組成,密度大。外核是液態的,核心是固態。地殼運動主要起因...

工程地質學總結

第一部分水文地質學基礎 第一章地下水概論 1.1自然界中的水 1.1.1 地下水 這一名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地下水是指賦存和運動於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包氣帶及飽水帶中所有含於岩石空隙中的水均屬之。狹義的地下水僅指賦存於飽水帶岩土空隙中的水。自然界的水分布於大氣圈 水圈和岩石圈之中,分別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