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科質量控制標準

2021-03-04 01:28:38 字數 959 閱讀 2090

質量控制標準

醫學影像質量控制標準制定的目的,是以最低輻射劑量、最好影像質量,為臨床診斷提供可信賴的醫學影像資訊,以醫學影像檢查的成像過程的最優化而實現。

一、以診斷學要求為依據,滿足診斷要求為標準。

二、以能滿足診斷要求的技術條件為保證。

三、同時充分考慮減少影像檢查的輻射劑量。

醫學影像質量控制標準:

一、診斷學要求:

1、影像顯示標準:指在**影像上能顯示特別重要的解剖結構和細節,並用可見程度來表徵其性質。可見程度可分3級,隱約可見:解剖學結構可探知,但細節未顯示,只特徵可見;可見:解

剖學的細節可見,但不能清晰辨認,即細節顯示;清晰可見:解

剖學的細節能清晰辨認,即細節顯示。以上規定的解剖學結構和

細節能在**影像上看到,有助於作出準確的診斷。這取決於正

確的體位設計、患者的配合及成像系統的技術效能。

2、重要的影像細節:這些標準為在**影像上應顯示的重要解剖學細節提供了最小尺寸的定量資訊,這些細節也許是病理性的。

二、體位顯示標準:該標準以相應的攝影位置的體位顯示標準為依據。

三、成像技術標準:因x線攝影裝置的不同,在成像中未能滿足其中一些要求時,要加以改進和提高成像技術條件的引數。

四、受檢者劑量標準:該標準提供在各種攝影型別的標準體型下患者體表入射劑量的參考值。

五、**影像上解剖學的密度標準範圍:密度是構成影像的基礎對比度是影像形成的本質。本標準設定的不同部位特點解剖點的密度範圍,可作為定量評價**影像質量標準的參考值。

標準影像必須遵循的一般規則:

1、影像顯示能滿足診斷學要求;

2、影像注釋完全、無誤;

3、無任何技術操作缺陷;

4、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規範、照射野控制適當;

5、整體布局美觀,無影像診斷的變形;

6、對檢查部位之外的輻射敏感組織和器官應盡量加以遮蔽;

7、影像呈現的診斷密度範圍應控制在0.25~2.0之間。

醫學影像質量評價制度及標準量

影像科診斷組及技術組每月底進行一次醫學影像質量評價,總結經驗改正不足,並由專人負責詳細記錄結果。一 常規x線影像質量標準 醫學影像質量控制標準制定目的,是以最低輻射劑量 最高影像質量,為臨床提供可信賴的醫學影像資訊,他由醫學影像檢查的正當化和成像過程最優化來體現。醫學影像質量綜合評價應以成像過程最優...

醫學影像科裝置操作維護制度

1 醫學影像科所有影像裝置及pacs系統的管理實行技師長負責制,由專職工程師負責各台裝置的定期維護 保養和裝置檢修工作,保修裝置還應做好保修工程師的聯絡及維修 維護協助工作。2 裝置發生故障時,工程師應盡快予以維修,保證醫療工作正常進行。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匯報技師長,由技師長負責聯絡相關公司,安排維...

醫學影像科工作制度

1 定期討論在貫徹醫院 醫學影像方面 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 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並有反饋記錄檔案。2 各項x線 ct mri檢查,憑臨床醫師詳細填寫申請單進行檢查。急診患者隨到隨檢即時報告。各種特殊造影檢查,應當事先預約。3 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患者識別規範 查對程式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