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小乾坤大,方寸顯真情 童志斌《項脊軒志》課堂實錄

2023-01-30 11:18:06 字數 4963 閱讀 5999

《項脊軒志》教學實錄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學童志斌   324000

一 、 匯入: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篇經典老課文,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歸有光,曾被前人譽為「明文第一」(投影「讚譽」)

而《項脊軒志》這篇從心靈深處「流」出來的至情美文,正是他的代表作。人們常說,「精書不厭百回讀」,「名著是常讀常新的」,雖然這之前我們已經學過這篇課文,但是,當我們第二次面對它的時候,我相信,我們一定都會有新的感悟與收穫。

二、文字**:

(一)重要的生活場所

1.同學們,本文的標題是《項脊軒志》,顧名思義,文章所寫的是「 項脊軒」 ,以及與之有關的人和事。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文中在提到「項脊軒」時,除了用「軒」這個名稱,還有另外的名稱嗎?——請問是哪乙個字?

2.(稍頓,投影「軒室」)

請看,作者時而稱「室」,時而稱「軒」。他是隨意地使用這兩個名稱的嗎?——還是有專門的講究呢?

(稍留時間給學生思考,議論))——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項脊軒,最初只不過是乙個極其普通的小房間,後來,才成為歸有光個人所專用的 「書房」。那麼,課文有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小房間,是什麼時候,成為歸有光的書房的呢?(投影「軒室二」,突出「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句)――「束髮」,約15歲。

3.我想,大家一定都已經看出來了,從「親自束髮讀書軒中」一句開始,作者用「軒」這個名稱,而在此之前,都是稱「室」。原因是什麼呢?(先請同學自由討論,再請同學個別回答,最後明確)看來,在歸有光的心目中,項脊「軒」是有著特殊內涵的。

在他「束髮讀書」之前,這個小房間只不過是普通一「室」。只有當他擁有了這個「室」,並且將它作了一番細心的整修、布置之後,真正意義上的「軒」才算是誕生了。所以,當作者稱「軒」的時候,這當中,包含了他對這個生活場所的特殊感情。

那麼,文章末尾為什麼仍舊稱其為「室」呢?(稍停)——哦,後來,原先的「軒」被荒廢了,自然又回覆到「室」的狀態了。

4.項脊軒,這個特殊的生活場所,給歸有光的生活帶來了什麼特殊的內容呢?(投影「可喜」)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後半段文字,――確切地說,我們不是朗讀,而是自由地表達你自己內心的感受。當你本人擁有這樣乙個獨立的小天地,你心裡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學生自由朗讀)

5.這是怎樣的乙個所在呢?――你看,作者擁有多麼逍遙愜意的生活呀:有「庭階寂寂,小鳥啄食;明月半牆,風移影動」的自然環境,也有「偃仰嘯歌,冥然兀坐」的自由生活。

――面對這樣一幅生活畫面,我們是不是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眼前的畫面,令我們聯想到我們所熟知的幾位前輩文人來。(投影「陶潛」)

6.請看,「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什麼是「容膝」呢?(生自由作答,明確)對呀,陶淵明這個小天地也是極其狹小的所在,可是,他卻如此怡然自得。

劉禹錫也是這樣:身居陋室,他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多麼自在呀!

同學們,陶淵明的園田居,劉禹錫的陋室,歸有光的項脊軒,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在這樣任人逍遙的自由天地中,他們有著共同的生活感受:遠離塵囂,怡然自得,恬然自安。

不過,陶與劉可以忘情地沉醉於個人小天地中,歸有光也可以這樣嗎,他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完全地超然物外呢?(生思考討論)

(二)年輕歸有光的心態

1.是的,不能。(投影「喜怒」)這個小天地,帶給了他無限的情趣,卻也同時讓他體會到了人間悲情。那麼,是什麼東西讓他感到內心傷悲呢?(投影「庭中」)

2.請問,作者這段描述,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生思考討論,個別回答,明確)這個「庭」院,原先是乙個「通南北為一的整體」,現在呢?「牆往往而是」,而且,「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原先完整、和諧、井然有序的乙個大家庭,如今已經分崩離析,變得混亂不堪了。

這意味著,歸氏家族家道中落了。

3.面對著家道中落的事實,長期接受傳統思想教育的歸有光,內心是怎樣的感受呢?(投影「庭中」二,突出「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一句)(請同學個別朗讀,體會這句話中所流露出來的心態)——不難看出,歸有光此時心裡是無限的痛惜,失落,還有無奈。因為,(投影「家庭」)這個大家庭,昔日曾經是風光無限的。

4.當然,在這個大家庭內部,為這個家族的命運憂心忡忡的,肯定不止歸有光一人。還有誰呢?(學生自由作答,然後投影「象笏」)——對,是那位慈愛的祖母。

聰明的歸有光,當然能從祖母這兩句話(「兒之成,則可得乎」「他日汝當用之」)中感受到沉甸甸的份量。這就難怪,回憶起大母時,歸有光會「長號不自禁」。

5.(投影「二母」)我想,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大家一定產生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回憶起母親時,「我」的情感表現是 「泣」,而回憶到大母時,卻是「長號不自禁」。

(學生思考討論,個別回答,明確)原因是:回憶起兩位長輩親人,她們對晚輩無微不至的關愛,讓歸有光感動,所以他流淚了。不過,大家肯定都已經注意到了她們說話的內容並不相同。

母親說的是「兒寒乎,欲食乎?」是對子女日常生活的關心,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問寒問暖」。而祖母呢?

當然也有對孫兒生活上的關懷,而更重要的是,她的話當中包含了對孫兒的——對,是期望,殷切的期望。這種期望,在歸有光眼裡,成為了壓在他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復興家族的責任。長輩的這種關愛越多越深,他肩上的份量就越重。

6.其實呀,也不止是祖母的期望給了歸有光以壓力,他在回憶自己的母親時,又何嘗不是如此?(投影「期望」)為什麼母親對年幼的歸有光提出這樣嚴格的要求呢?就是因為,母親也和祖母一樣,對歸有寄予了厚望。

正因為如此,在真正實現長輩的願望,完成他的使命之前,當歸有光回憶起慈祥的長輩時,他禁不住地就悲從中來,不能自已。

7.當然,肩負著這樣沉重責任與使命,單有眼淚還不夠,單有責任意識也還不夠。對,一定得有雄心,得有行動。請問,從課文中我們有沒有看到歸有光復興家族的積極行動呢?

(投影「竟日」)是呀,年輕的歸有光,已經很自覺地將長輩的關愛與期望化為實際行動。在那個時代,要想改變現狀,要振興家族,最有交的途徑便是刻苦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所以,他「扃牖而居」,整天默默地呆在項脊軒中,足不出戶,時間一長,甚至「能以足音辨人」。

8.歸有光這樣閉門苦讀,那麼,他在科舉仕進道路上的前景是怎樣的呢?(投影「生曰」)這是《項脊軒志》在選入教材後,原著中被略去的一段文字。其實這段文字相當重要,我們可以從中真切地把握住歸有光的心靈脈搏。

9.歸有光為什麼會聯想到這兩個歷史人物呢?蜀清與孔明,他們兩人之間有什麼共性嗎?歸有光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麼呢?(學生思考討論,個別回答,明確,形成板書)

蜀清守丹穴

孔明居隴中

有光處敗屋

昧昧一隅——功成名就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歸有光有沒有「功成名就」?沒有。他還沒有實現長輩們的願望。

不過,年輕的歸有光,此時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怎樣的預期呢?他對自己的前途是悲觀還是樂觀的呢?——當然是樂觀的。

哪怕周圍的人都將他看成「井底之蛙」,他本人卻覺得,雖然目下自己身處「敗屋」,「昧昧一隅」微不足道,可是,完全可以像蜀清與孔明那樣,最終功成名就,揚名天下。

10.(投影「青年」)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歸有光在19歲時所寫的文字。可以看出,這其實已經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其情感脈絡來看,由最初的「喜」,筆調明快;之後轉「悲」,文字轉凝重;最後呢,筆調還是轉向積極、明快。

11.有了上述認識,我們現在大概可以對課文第四段的文字作新的**了。(投影「青年」二,突出「軒凡四遭火」一句)這句話,就其內容而言似乎無關緊要,而且,粗一看還會覺得有點兒費解。作者在敘述「軒凡四遭火」這一事實時,筆端流露出的是怎樣一種情感呢?

(學生個別回答,明確)對,很明顯帶有慶幸、樂觀的意味。他覺得,這間「百年老屋」,雖然簡陋,卻「有神護」。這個「神」,大體上可看作是歸氏祖先。

列祖列宗們護佑著這老屋,在護佑著這個家族,自然也在護佑著年輕的歸有光。

所以,雖然眼前還有困難,但是未來是值得期待的。——這就是站在我們眼前的歸有光,年輕的歸有光,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歸有光。

(三)中年歸有光的心態

19歲的歸有光,寫成《項脊軒志》之後,帶著長輩們的殷切期望,伴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繼續在「軒」中閉門苦讀聖賢書。同時,他的生命也恰如一部書,一頁一頁地向後翻開。(投影「生平」)請看,20歲,他考中了秀才;後來,他結婚了,再後來,年輕的妻子離他而去……我們都很想知道,事隔多年之後,歸有光為什麼又拿起筆來,補寫了後面的兩段文字呢?

(投影「中年」)

1.請問,這兩部分文字,前後的寫作時間到底相隔了幾年?(根據課文內容,與學生一道明確)5年加6年加2年——對,至少是13年。此時的歸有光,已是過了三十而立之年的中年人了。

當他面對項脊軒,回首往事,審視自己走過的路的時候,他心裡又會想些什麼呢?

從課文內容(「時至軒中」等句)可以看出,項脊軒,在歸有光19歲之後,在他結婚之後,仍然是他最重要的生活場所。與少年時代一樣,這個小書房,所給予他的感受還是那樣複雜,有歡笑,也有哀傷。

2.只不過,此時的歸有光,無論是感到「喜」還是感到「悲」,他的情感都已經比先前平穩得多,也不會像先前那樣「長號不自禁」了。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從他的字裡行間感覺到他內心複雜的況味。——雖然,他的表達是那樣的含蓄。

(投影「中年」二,突出「庭有枇杷樹」一句)(請幾位同學個別朗讀,談各自的體會)

同學們都能體會到這句話中所隱含的無限的憂傷之情。你看,院子裡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種下的,是誰種下的?(明確「手植」義)對,是歸有光妻子親手種下的。

所以,見物如見人。看到它,想起昔日的溫馨生活,禁不住便悲從中來。

3.也許,還不止於此。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年歸有光的妻子,選了一棵樹苗,在院子裡挖了樹坑,將樹苗放下去,培上土。然後呢?

——然後為它澆水;然後,每天來看它,看著它一天天長高、長大——可以肯定,妻子種下這棵樹的時候,是滿懷著希望的。希望它茁壯成長,枝繁葉茂。而且,種下的是一棵枇杷樹,所以,當然還希望有朝一日它能夠開花,結果。

光陰荏苒,這棵昔日的小樹,如今已經「亭亭如蓋」了。面對它時,妻子的音容笑貌,就清晰地浮現在歸有光的眼前。(投影「妻子」)他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妻子那充滿信任與期待的目光。

小樹枝繁葉茂,而自己呢?母親,大母,還有妻子,她們的殷切期望,都化為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可如今,過了而立之年,還是功業無成,這怎不令他黯然神傷呢?

三、小結與思考:

1.同學們,前面我們說過,這篇經典散文,是從作者心裡「流」出來的,它是歸有光的一段內心世界的外化。因而,我們才有可能經由文字,貼近歸有光,走進歸有光的內心,從而把握他由青少年到中年時期的心路歷程。我們已經知道,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有摯愛親情,更有復興家族的責任感。

——這種思想情感,貫穿全文,也貫穿了歸有光的一生。

大方六小2019森林防火實施方案

大方縣第六小學2014年 森林防火工作實施 方案大方縣第六小學 2014年3月12日 大方縣第六小學2014年森林防火 工作實施方案 森林火災是一種破壞森林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危及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自然災害。為了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中小學生的森林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最大限度減少森...

辦公室小運動

4 沒事兒梳梳頭頭腦更清醒 無論男女,在辦公室裡放把梳子,沒事兒的時候梳梳頭,可以讓你神清氣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梳子最好選擇牛角梳或黃楊木梳,當然,如果沒有梳子的時候,也可用手指代替。梳頭時沒有刻意的步驟,由前往後梳,將頭髮梳順,接著逆向梳,盡量不留死角。每分鐘約30下,每天1 2次,每次3分鐘左...

大方三中醫務室工作總結

2014 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 學校衛生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的體魄 健全的人格是乙個學生順利接受教育的先決條件。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是學生成長的兩根支柱,它關係到學生的生存 做人 求知和發展。在學校領導的直接指導和親切關懷下,學校醫務室圍繞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認真落實學校衛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