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

2023-01-22 07:03:03 字數 3462 閱讀 1466

二、指導思想與任務目標

(一)發展定位。

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域性,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九次黨代會的部署,努力實現工作指導轉變,依託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城市圈,對接天津濱海新區,服務環渤海,面向東北亞,以建設高效生態經濟區為目標,以改革開放和技術進步為動力,以完善基礎設施為先導,以園區經濟為載體,遵循迴圈經濟理念,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現代加工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成全省重要的現代農業經濟區、現代物流區、技術創新示範區和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區,成為促進全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新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二)指導原則。

堅持統籌規劃,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促進黃河三角洲發展與全省總體發展戰略和「十一五」規劃有機銜接,堅持區域統籌、經濟社會生態統籌,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實行區域發展統一規劃、重要資源統一管理、重大建設統一指導,科學高效一體化開發,促進生產要素合理配置,推動區域優勢互補、良性互動、錯位發展,打造特色區域品牌,共創發展新優勢。

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保護優先,以環境承載力為依據,科學確定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空間布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著力發展迴圈經濟,嚴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專案,推進節約發展、集約發展、生態發展、高效發展、可持續發展,維護渤海灣和黃河下游流域生態平衡。

堅持高起點開發,集約高效發展。以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順應集群化、資訊化、國際化和生態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綜合優勢,按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開發,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高附加值產業和高階產品,著力提高專案規模和質量,促進結構優化公升級,走集約集群、互動互補、創新創優、高質高效的產業發展之路。

堅持突出重點,分步有序開發。積極借鑑深圳特區、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開發建設經驗,在搞好總體規劃布局的基礎上,把握好開發建設的時序和規模,抓住重點,集中力量,先行突破。依託港口和開發基礎較好的沿海地帶,加大土地、開放、專案、稅收、人才、生態等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促進要素、產業加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帶動整個區域有序快速開發。

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市場經濟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完善服務體系,推進行政管理、金融、土地、財稅等綜合配套改革,**引導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有機結合,營造招商引資、合作共贏的良好環境,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努力提高市場化運作水平。

堅持全方位開放,推進經濟國際化程序。把擴大開放貫穿於開發建設的全過程,在思想觀念、管理體制、執行機制等各環節加快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國內外產業集群式轉移,擴大出口規模,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以開發促開放,以開放帶開發。以交通接軌為先導、產業接軌為重點、企業接軌為主體,加強與周邊地區特別是天津濱海新區的全面對接和交流合作,在高階製造業和服務業領域實行錯位競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堅持科教興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人才聚集機制,增強人才智力支援。積極推進科技進步,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培育有自主智財權的品牌和企業,努力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實力。

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和諧社會。實行產業布局、服務設施、居住社群和環境維護統籌規劃,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培育現代城鎮體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文明富足平安的和諧新區。

(三)發展目標。

按照統籌規劃、科學開發、優化提公升、加快發展的要求,圍繞把該區建**與自然更加和諧、經濟社會更加協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統

一、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經濟區的目標,綜合考慮需要與可能,積極進取,量力而行,「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綜合實力和效益快速提公升。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左右,到2023年達到5300億元左右,力爭比2023年翻一番。地方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58∶30。

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

生態環境特色更加突出。迴圈經濟發展成效顯著,資源利用率有效提高,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24%左右,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累計下降2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生態系統多樣化得到有效保護和提公升,建設國際知名的濕地自然保護區。

基礎設施體系綜合配套。基本建成高標準防潮體系,水資源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初步形成港口、鐵路、公路、航空相互銜接、快速暢通的綜合交通網路。2023年,港口吞吐量力爭達到4000萬噸左右,增長3倍;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6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700公里,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分別增長1倍以上。

特色城鎮化程序明顯加快。形成規模等級合理、職能分工有序、基礎設施完善、交通聯絡緊密、城鄉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城鎮化水平力爭達到50%。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壯大。

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台階。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400元和7000元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在此基礎上,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5000美元左右,成為經濟全面繁榮、社會文明和諧、人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美好的地區。

三、空間布局

以科學配置土地資源為出發點,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和城鎮化發展規律,統籌考慮區域內經濟布局、城鎮發展和未來人口分布,明確區域主體功能,科學界定土地開發利用保護性質,指導合理布局,避免盲目布點、無序開發,促進規模集約、產業集聚、人口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構建主體功能清晰,發展導向明確,開發秩序規範,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到2023年,開發建設優質糧田100萬畝;集約建設一批重點物流及工業園區;新增養殖水面90萬畝,總量達到150萬畝;新增自然保護區面積60萬畝,總量達到560萬畝。

(一)產業布局。

按照產業集聚、城市輻射、園區帶動、突出重點、率先突破的發展理念,著眼於現有資源、產業基礎和開發潛力,充分考慮區域分工和聯絡,突出區域特色,按照「四點、四區、一帶」布局。即:加快東營、濱州、濰坊、萊州四個港口建設,重點規劃建設四大臨港產業區,形成北部沿海經濟帶,初步規劃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建成全省的生態產業基地、新能源基地和全國的迴圈經濟示範基地。

四區,即東營、濱州、濰坊、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依託港口和鐵路交通幹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臨港工業、臨港物流和現代加工製造業,推動人才、物資、資金、資訊等生產要素的高效流動和快速集聚,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成為北部沿海經濟帶的關鍵支撐。

專欄4  四大臨港產業區

東營臨港產業區域位於東營市東北部和東部臨海、臨港區內,主要為國有荒灘鹽鹼地,起步區約1000多平方公里,重點建設化工、電力、臨港產業、物流等產業集聚區,打造區域內重要的化工產業基地、電力**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區域物流中心和產品集散中心。

關於建立兩區建設專項資金黃河三角洲

區域重點專案庫的通知 黃三角6市建設辦公室 發展改革委 2011年省 設立 兩區 建設專項資金以來,黃三角各地按照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專案申報指南,堅持突出重點和優中選優的原則,認真把關,嚴格篩選,確保了專項資金申報專案的質量,對促進專案建設 帶動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專案申報過程中,個別地方還...

關於黃河三角洲地區東營市水資源管理的深入思考

摘要 介紹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東營市水資源情況,存在的問題,提出全面加強水資源管理的對策措施。關鍵詞 東營市水資源分析可持續發展 黃河三角洲位於渤海南部黃河入海口,包括山東省的東營 濱州和濰坊 德州 淄博 煙台市的部分地區,共涉及19個縣 市 區 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佔山東全省面積的1 6 總...

區域規劃作業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分析思考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分析思考 30年前,給予珠三角 特殊政策,靈活措施 就是當時的八個字,珠三角 闖出一條新路 依託改革 試驗田 的政策優勢 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成為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和市場體系最完備的地區,同時也是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並帶動廣東省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廣東地區生產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