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集觀經濟學

2023-01-21 22:33:06 字數 5254 閱讀 3177

第一章導論

內容提示

巨集觀經濟學研究什麼?

巨集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巨集觀經濟模型

一、巨集觀經濟學研究什麼?

現代經濟學一般分為縱橫兩大體系:

一是經濟學流派(觀點、方法、政策互不相同的各種經濟學說);

二是經濟學基本原理(從各種經濟學流派的學說中抽象出來並融為一體的經濟學基本原理),又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巨集觀經濟學。

巨集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為研究物件,研究收入、就業和**水平等巨集觀總量,又稱總量經濟學。巨集觀經濟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國民收入的決定。

主要內容包括: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就業(失業)、物價(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經濟週期和經濟增長、巨集觀經濟政策等。

當代經濟學共有10大流派

凱恩斯主義學派;

現代貨幣主義;

理性預期學派;

供給學派;

公共選擇學派;

倫敦學派;

弗萊褒學派;

制度學派;

瑞典學派;

激進政治經濟學派

巨集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的基礎;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三大模型;

(1)簡單凱恩斯模型

(2)is-lm模型

(3)ad-as模型

國民收入的變動 ——

短期:失業和通貨膨脹問題

中期:經濟週期問題

長期:經濟增長問題

開放條件下國民收入的決定及其變動——國際經濟問題問題;

實現經濟均衡的對策:巨集觀經濟政策。

二、巨集觀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巨集觀經濟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17世紀中期——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通論》出版以前:萌芽時期

(2)2023年《通論》出版——20世紀70年代以前:建立與形成時期

(3)20世紀70年代以後:新發展時期

古典經濟學對巨集觀經濟學的研究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提出了國民財富的概念,如威廉·配第;亞當·斯密;

研究了經濟增長問題,如**了人口增長、資本積累、農業、部門間**、國際**、經濟政策等對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社會資本再生產與流通的過程,魁奈《經濟表》中對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過程的分析,是古典經濟學中巨集觀經濟分析的典範;

薩伊定理;

研究了貨幣問題,如提出了貨幣數量論(李嘉圖等)、分析了利率與借貸資本的關係等;

分析了國家職能和國家經濟政策問題,如提出了「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國家),國家對經濟的作用是間接的;研究了財政政策。

古典經濟學家對巨集觀經濟學的分析具有以下特點:

以經濟增長為巨集觀經濟以致整個經濟學的中心;

以價值理論為基礎,但在勞動決定價值還是生產成本等其他因素決定價值卻有不同看法;

所用的巨集觀分析方法是一種總體分析,而不是以後廣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法。

新古典經濟學對巨集觀經濟學的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出了新古典巨集觀經濟模型;

提出了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均衡分析等巨集觀經濟分析方法(瑞典學派),如維克塞爾的比較靜態分析、繆爾達爾、林達爾的動態均衡分析等;

發展了經濟週期理論;

對國民收入核算理論進行了研究,密切爾、庫茲涅茨;

進行了經濟政策的實踐,如瑞典較早採用國家干預政策,俄林主張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羅斯福新政」等。

現代巨集觀經濟學形成與發展的前提:

20世紀20、30年代,庫茲涅茨、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nber)等從概念和統計上為國民收入核算奠定了基礎;

凱恩斯《通論》為巨集觀經濟學的建立奠定了基本框架;

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弗瑞希(r. frisch)、丁伯根(j. tinbergen)

現代數學的發展。

現代巨集觀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革命,標誌著現代巨集觀經濟學的形成;

20世紀60年代,建立了完整的凱恩斯主義巨集觀經濟學體系;

20世紀70年代以後,非凱恩斯主義巨集觀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

凱恩斯《通論》在以下幾個方面為現代巨集觀經濟學奠定了基礎:

突破了傳統的充分就業均衡理論,建立了一種以失業為特點的經濟均衡理論;

把國民收入的決定作為巨集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

用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來分析國民收入的決定;

建立了以總需求分析為中心的巨集觀經濟學體系;

用總量分析方法將貨幣與生產聯絡起來,建立起一種對實物經濟與貨幣進行總體分析的貨幣理論;

明確提出國家直接干預經濟的政策主張。

哈羅德、希克斯、薩繆爾森等人對凱恩斯經濟學的發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其貢獻主要有:

建立了is-lm模型;

發展了消費函式理論;

發展了投資函式理論,如提出了加速原理等;

發展了貨幣理論,如托賓的資產組合理論;

出現了總供給理論;

發展了經濟增長理論;

發展了通貨膨脹理論;

發展了開放經濟理論;

建立了巨集觀計量模型;

發展了巨集觀經濟政策理論

20世紀70年代以來巨集觀經濟學的新發展

20世紀70年代初「滯脹」的出現使正統凱恩斯主義巨集觀經濟學的統治地位發生動搖,新古典綜合派試圖修改自己的理論以使其適應經濟形勢的需要,新劍橋學派則對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進行批評;

興起了非凱恩斯主義巨集觀經濟學,主要有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等;

新凱恩斯主義的興起;

運用適應性預期和理性預期對菲利普斯曲線進行了重新解釋;

巨集觀經濟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些重大變化,如提出了實際經濟週期理論、新政治巨集觀經濟學、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等

兩部門經濟收入與支出流量迴圈模型

兩部門經濟是指由居民戶和企業(廠商)所組成的經濟。將兩者聯絡起來的市場包括:產品與勞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金融市場。

居民戶與企業之間存在兩大流量:實物流量與貨幣流量。

居民戶通過產品市場向企業購買消費品與勞務,企業則通過要素市場購買居民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

居民戶的消費支出及其儲蓄所轉化的投資構成企業的總支出,企業對生產要素的支付構成居民戶的全部收入。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

為什麼要對國民收入進行核算?

1、每隔一段時間通過比較產出水平對經濟情況的健全程度作出判斷。

2、追蹤經濟的長期程序,以觀察經濟是在增長、保持不變還是下降。

3、制定保證並促進經濟健康程度的政策。

什麼是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是測定乙個國家和地區在特定時期內的經濟活動和特定時點上的經濟成果的一整套方法和原理,它是經濟、統計、會計和數學緊密結合的產物。

世界上曾經存在兩種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一是物質產品平衡體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mps),為前蘇聯和東歐等國家使用;

二是國民收入核算體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由庫茲涅茨、公尺切爾、斯通等人提出。

主要內容

1、國內生產總值(gdp)

2、gdp的構成與計算方法

3、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

4、國民收入恒等式

5、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應用及其侷限

6、習題

一.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是指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關鍵點:市場價值,最終產品與勞務(有形的和無形的),一國範圍,一定時期。

如何避免國民收入的重複計算?

區分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

最終產品是指那些不再被用於生產過程,或雖被用於生產過程,但不會被一次性消耗或一次性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產品。

例如,乙個汽車製造廠在利用購進的各種零配件組裝汽車時,各種零配件(如輪胎)一次性轉移到新產品中去,所用的電被一次性消耗掉,它們被稱為中間產品,只有組裝完的成品汽車才是最終產品。

案例:羊毛衫生產過程中的增值價值

gdp中不包括非生產**易

gdp是指一定時期內「新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

—— 不計算以前時期生產的產品的價值,如年底的存貨,只計算淨存貨即年初與年底的差額。

不計算二手物品的支出。

二. gdp的構成與計算方法

1. 支出法或最終產品法;

2. 收入法或要素成本法;

3. 部門法。

—— 較常用的是收入法和支出法

1. 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支出(等於最終產品和勞務的總售價)來計量gdp)

在現實生活中,最終產品和勞務的使用者有消費者、企業投資、**購買和出口等。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消費(c)、 投資(i)、**對物品和勞務的購買(g)以及淨出口(x-m)等幾個方面支出的總和,即

gdp = c + i + g + ( x – m )

(1)消費(consumption,c ) 是居民或個人用於物品和勞務的支出。

c = 耐用消費品 + 非耐用消費品 + 勞務

耐用消費品:小汽車、電視機、洗衣機

非耐用消費品:食物、衣服

勞務:醫療、理髮、旅遊

(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居民個人消費中 )

(2)投資( investment,i ) 是為了未來生產更多物品和勞務而用於購買物品的支出。

i = 固定資產投資 + 存貨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新廠房、新裝置、新住宅

存貨投資:存貨價值的增減

(支出法計算gdp的投資指的是總投資)

(3)**購買(government purchase,g ) 是指各級**用於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包括公務員的薪水和用於公務的支出。

如**建立法院、提供國防、外交、公共運輸和公共教育等服務。**購買只是**支出的一部分。

**支出=**購買+**轉移支付+公債利息

**轉移支付和公債利息不計入gdp中。

(4)淨出口( net export,ne ) 是國外購買國內生產的物品(出口)與國內購買外國生產的產品(進口)的差額。

淨出口 = 出口(export,e ) - 進口 ( import,m )

綜上分析得到用支出法核算gdp的計算公式

gdp = c + i + g + ( x – m )

2. 收入法

收入法是通過各生產要素獲得的相應收入即企業為了生產產品和勞務所花費的成本來核算gdp。

用收入法核算gdp應該包括以下專案:

(1)工資、利息和租金等生產要素的報酬;

(2)非公司企業主收入,如小店主的收入;

(3)公司稅前利潤,包括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

巨集觀經濟學

巨集觀經濟學 複習提綱 第一講序論 巨集觀經濟學是對整個經濟行為的研究 它分析長期的經濟增長以及總產出的週期波動 失業率和通貨膨脹 貨幣供給和預算赤字 國際 和國際金融。與之相對應的是研究個別市場 及產出行為的微觀經濟學。所有的市場經濟需要面對的三個核心的巨集觀經濟問題是 1 產出和就業率為什麼有時...

巨集觀經濟學

凱恩斯理論的主要內容和貢獻1重新解釋了 充分就業 概念2提出了 有效需求不足 消費函式和儲蓄函式的關係1消費函式和儲蓄函式互為補數,二者之和等於收入2若apc和mpc都隨收入增加而遞減,但apc mpc,則aps和mps都隨收入增加而遞增,但aps流動性偏好含義與貨幣需求動機1對貨幣的需求,又稱流動...

巨集觀經濟學重點

第十二章 國民收入核算 1 gdp和gnp的定義及兩者的區別 國內生產總值gdp 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我國國家統計局的定義 指按市場 計算的乙個國家 或地區 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民生產總值 指一國所有常住居民一年內所生產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