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養老體制

2023-01-18 01:45:04 字數 3150 閱讀 4198

(2)、統籌層次低。目前還沒有建立國家層面的統籌局面,絕大部分還是市縣級統籌,只有個別省份建立了省級統籌,養老保障制度的「適用性」和「便攜性」差,有關養老保險具體的改革方案、政策制度和**的調劑等問題都是由地方**決定,而各地在繳費和待遇標準等具體政策方面千差萬別,老工業區及一些經濟不發達的貧困地區收不抵支,養老**難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調劑,致使勞動力跨區域流動也存在著諸多的困難。

(3)、養老保險收支嚴重不平衡。隨著人口老齡化高峰期的臨近,支付壓力日益增大。

(4)、養老保險轉軌成本高。

(5)、養老保險**保值增值能力低。

(6)、養老保險繳費率高。全國23%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明顯高於世界10%的水平,也超過國際20%的警戒線水平;養老保障標準低,城市基本養老保險月均1000元,而農村不到100元。

3、養老資源嚴重缺乏

老年人口數量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使得社會養老資源的總量明顯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總的來說就是養老設施總量供不應求養老床位供求數量嚴重匱乏,供需矛盾突出。公立養老院入院難,民營養老院生存困難。在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同時,又表現為供給相對過剩,有些養老機構設施落後,生活缺乏情趣;有些又過於奢華,收費過高,致使許多老年人望而卻步。

加上養老服務隊伍的職業化建設滯後

,我國現有養老服務隊伍遠不能適應快速老齡化的社會現實需求。最突出問題是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乏。同時,服務隊伍的整體素質較低,專業水平、業務能力和服務質量不能有效滿足服務物件的需求。

三、解決方法及對策

(一)、中國特色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總體思路

基於以上分析,中國應對老齡化不能簡單照搬西方高福利的模式,必須國情出發,走一條中國特色「積極、健康、保障、和諧」老齡化的新路子。

1、積極老齡化

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採取主動戰略,動員社會、集中資源、有所作為,從思想認識、物質基礎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構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格局;引導社會創造條件,為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機會,使其繼續融入主流社會,成為穩定發展的積極因素。

2、健康老齡化

構建健康發展的老齡社會。積極開展健康促進行動,倡導「健康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構建老年健康服務系統,實現老年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狀態;鼓勵年輕時進行「健康儲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質量。

3、保障老齡化

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挖掘人口紅利,創造社會財富,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的資源儲備;樹立「人人都會變老、投資老年人受益全人群」的理念,構建國家、集體、企業、家庭、個人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責任分擔體系;建立低成本高效益、低標準廣覆蓋的管用實用養老保障制度,化解保障資金「支出壓力大、使用效率低」的兩大難題,實現經濟供養有資金、生活照料有渠道、精神慰籍有途徑、臨終關懷有安排的目標。

4、和諧老齡化

統籌微觀需求和巨集觀影響的關係,不僅考慮老年人口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等個體需求,更要考慮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以及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影響;統籌人口數量與結構的均衡關係,老齡群體與生產、分配、消費等的均衡關係,個體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均衡關係;構建「不分年齡、人人共享」格局,實施社會資源在代際之間的公平分配制度;從生命全週期視角出發,由重保障的「事後補救」轉向重應對的「事前干預」,使人口老齡化應對可持續。

(二)、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戰略的新思考

1、人力資本綜合開發戰略

老齡化問題的關鍵是撫養比公升高,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勞動力素質是提高撫養能力的基本途徑。但目前降低撫養比的關鍵在於增加就業,通過實施人力資源綜合開發戰略,為人口老齡化創造豐厚的物質財富。

(1)、實現人口紅利。實施就業優先策略,實現潛在人口紅利向現實人口紅利轉變。完善促進就業、鼓勵創業、扶助失業等系列相關政策,充分發揮潛在人口紅利。

同時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中小企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崗位。

(2)、挖掘人口紅利。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由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加強對提高人口素質、開發人力資源的投入,加強對優化人居環境、引導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

(3)、延長人口紅利。提高老齡人口素質和知識技能,延長老齡人口的健康期,適當拉長就業和準就業年限,從而延長人口紅利期。積極開展健康促進行動,鼓勵年輕時「健康儲蓄」,構建老年健康服務系統,延長健康預期壽命;適時延長退休年齡,創造、增加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機會,完善職工培訓和再學習機制,最大限度創造就業機會,以延長勞動者的就業年齡。

2、國民養老保障提公升戰略

構築國民養老金制度、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商業養老保險的「三支柱」養老保障模式。

(1)、通過國民養老金制度,構築乙個普惠的保障底線。資金通過**強制性的收費或社會保障稅等形式籌集,保障所有老年人最低收入水平,無論其就業或供款記錄。該層次意在體現公平,實現資金的代際分配,從而促進社會公平。

(2)、通過個人賬戶養老金制度,促進國民收入在一生內的平衡。將現行個人帳戶從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中剝離出來,和職業年金一起組成第二層次。

(3)、通過商業保險制度,提高多元化的養老保障服務。

3、老服務社會化戰略

加快建立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群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社工提供服務為載體,城鄉一體化、投資多元化、管理規範化、隊伍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堅持家庭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地位,符合我國的國情。我國人口老齡化特點決定單純通過建立養老機構解決養老問題不現實,必須發揮家庭的重要作用。從政策扶持、公共投入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制定發展居家養老的政策法規,鼓勵和支援家庭養老。

積極推進社群居家養老服務,採取多種方式解決居家養老的資金和人力瓶頸。加強社群服務設施、組織、資訊平台建設。通過人口計生網路改造,在區、街道(鄉鎮)和社群(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網路。

積極支援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經營性的養老機構布局遵循市場化原則,但**可利用產業規劃進行調節,鼓勵社會資本興辦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部分養老機構則向高階發展,走優質**的發展之路,滿足部分老年人的高階需求。

(三)、全民健康促進戰略

1、樹立健康發展理念。

2、構建健康發展的老齡社會。積極開展健康促進行動,倡導年輕時進行「健康儲蓄」,「健康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構建老年健康服務系統,實現老年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狀態。

3、老齡社會無障礙化改造。

4、加強老年人**輔具研發與應用。

四、參考文獻

1、《中國養老現狀分析》 馬光遠、張鴻

2、《對我國目前養老制度現狀的認識》 王麗娟

3、《中國養老體制的問題及出路》 佚名

中國養老服務產業聯盟簡介

中國養老服務產業聯盟 由致力於養老服務的產業鏈相關產品的研發 生產 推廣 應用 合作的企事業單位自願組成。聯盟的宗旨是提供乙個交流 合作 創新的開放平台,對養老服務方面的優秀方案以及先進理念 技術產品進行集中推廣,同時推進物聯網技術產品在 智慧型養老 服務方面的廣泛應用和產業化,推進技術創新與產業集...

談中國的教育

中國的教育問題是乙個很大的問題,一直以來是中國 以及教育研究者或一些學者思考的物件。我才疏學淺,對中國教育這個大問題的見解有很多鄙陋,但以大學生自居的我也想說說我的看法。中國的教改了很多次,但問題好像絲毫沒有解決,不滿意的聲音還是很多,有些學者甚至說中國的教育給年輕人的毒害實在是太深了,依我看來這樣...

談中國詩自習

第十課談中國詩 使用時間 2015年月日 第一自習 一 基礎檢測 1 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a.我們對於 比較文學 是個陌生的概念,讀讀錢鍾書的 談中國詩 或許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b.具有文學良心和鑑別力的人像嚴正的科學家一樣,避免泛論 概論這類高帽子 空頭大話。c.中國詩用疑問語氣做結束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