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難句試釋

2023-01-14 22:00:04 字數 3665 閱讀 2331

第1章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 : 「殷有三仁也。」

【語譯】(紂王殘暴無道),他的同母兄微子逃走離開了他,其叔父箕子披髮佯狂降為奴隸,另乙個叔父比干因為勸諫而被殺死。(在談論到這幾個人的事蹟時),孔子說 : 「殷商末年有三位仁人。」

第2章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 : 「子未可以去乎 ? 「曰 : 「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語譯】 柳下惠擔任魯國的法官,屢次被撤職。有人對他說 : 「你為什麼不可以離開魯國(到別的國家去當法官)呢?

「(柳下惠回答)說 ; 「我如果正直地為人處事做法官,到**會不被多次撤職?如果背離道義阿諛權貴,為什麼要離開我的父母之邦呢?」

第3章齊景公待孔子,曰 ; 「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 ; 「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語譯】 齊景公和大臣們在一起討論給孔子什麼樣的待遇。景公說 : 「如果像魯國對待季孫氏那樣給孔子以上卿的待遇,我做不到;(孟孫氏在魯國是下卿),我可以給孔子以季孫氏和孟孫氏之間的待遇。

」 (不久,景公)又說 : 「我已經老了,沒有精力再重用孔子進行社會改革了。」孔子(知道後)就離開了齊國。

第4章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語譯】 齊國人送給魯國乙個女子舞蹈隊,(魯國的權臣)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問政事。孔子就離開了魯國。

第5章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 :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

【語譯】楚國的狂人接輿唱著歌兒從孔子乘的車子前面走過,所唱的歌詞是 : 「鳳凰啊,鳳凰啊,你為什麼這樣讓德行毀敗呢? 已經做過的事不能挽回了,未來怎麼做還是可以補救的。

算了吧,算了吧,現在那些當政者處境已經很危險了。」孔子從車子上走下來,想和他說話,他就快步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第6章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 : 「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 : 「為孔丘。」曰 :

「是魯孔丘與?」曰 : 「是也。

」曰 : 「是知津矣。」問於桀溺。

桀溺曰 : 「子為誰?」曰 :

「為仲由。」曰 : 「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 : 「然。」曰 :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闢人之士也,豈若從闢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 :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注釋】①耦而耕,兩個人在一起耕田。②問津焉,詢問渡口在**。③執輿者,在車上拉著韁繩的人,指孔子。

本來是子路拉著韁繩,子路下車去詢問渡口了,由孔子暫時拉著韁繩。④為誰,是誰。為,是。

⑤是知津矣,這個人應該知道渡口在**了。意思是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走了那麼多的路,當然應該知道渡口在何處了。這話含有諷刺意味,且語意雙關, 「津」兼指到達人生彼岸的渡口。

是,這(個人)。⑥子為誰,您是誰。為,是。

⑦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天下皆是滔滔也,天下到處都是像滔滔洪水一樣的危害百姓的壞東西。⑧而誰以易之,你們與誰一起去改變這種情況呢。而,你(們)。

誰以易之,以誰易之。以,與。⑨闢人之士,避開壞人的人,指孔子。

闢世之士,避開壞世道的人,自指。10、斯人之徒與,與斯人之徒,和這樣的人群在一起。與,和。

斯人之徒,這樣的人群。11、誰與,與誰,和誰在一起。12、丘不與易也,丘不與(爾)易也,我就不會和你門在一起搞改革了。

「與」字的後面省略了 「汝等」。易,改變,改革。

【語譯】 長沮和桀溺兩個人在一起耕田,孔子從一旁經過,叫子路去詢問渡口在**。長沮說 ; 「車上那為拉著韁繩的人是誰?」子路說 ; 「是孔丘,」長沮說 :

「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 : 「是的。

」長沮說 : 「這個人應該知道渡口在**了。」子路又向桀溺詢問。

桀溺說 : 「您是誰?」子路說 :

「是仲由。」桀溺說 : 「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

」子路回答說 : 「是。」桀溺說 :

「天下到處是像滔滔洪水一樣的壞東西,你又能和誰在一起去改變著種情況呢?況且,你與其隨從那位想避開壞人的人,還不如隨從那些避開壞世道的人。」說完了,又不停地乾著農活兒。

子路回到孔子身邊,把遇到的事兒告訴了孔子。孔子悵惘失意地慨嘆道 : 「我們既然不能和鳥獸生活在一起,不與這樣的人群生活在一起,又能與誰生活在一起呢?

如果天下的事情都符合道義,我就不必和你門在一起謀求改革了。」

第7章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 ; 「子見夫子乎?」丈人曰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 : 「隱者也。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 :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與?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語譯】 子路陪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手杖挑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 ; 「您看見了我的老師了嗎?」老人回答說 :

「你這個人,四肢不會勞動,各種作物分辨不清楚,(又冒失地發問),誰知道你的老師是什麼人? 「說完,便把手杖插在地上去除草。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在一邊(等待)。

老人留子路在家裡住了一宿,殺雞煮飯給子路吃,又叫兩個兒子與子路相見。第二天,子路趕上了孔子,把遇到的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說 :

「這位老者是一位隱士啊!」就讓子路返回去再看看他。子路返回到老人家裡時,老人已經走了。

子路說 : 「不做官就不能為社會服務,這是不符合道義的。(老人的招待符合長幼之節),長幼之節尚且不能廢棄,君臣大義又怎麼可以廢棄呢?

想潔身自好而隱居,這就丟掉了最為重要的君臣關係。君子出來做官,只是為了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與責任。至於我們的注張難以行得通,我們早就知道了。

」第8章逸民: 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 :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 「 謂 「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 「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注釋】①逸民,隱居放逸不做官而志趣高潔之士。②伯夷等八人的事蹟。多數已不可考。

③不降其志,不降低自己的理想。④不辱其身,不辱沒自己的身分。⑤言中倫,所說的話符合倫常和邏輯。

⑥行中慮,行為符合自己的思慮,即行為經過深思熟慮。⑦其斯而已矣,他們也就是如此罷了。⑧放言,說話無拘無束。

⑨身中清,自身行為廉潔乾淨。10、廢中權,通權達變地自願放棄貴族的特權地位。廢,放棄(特權地位)。

權,權變,做事能適應情況的變化。11、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我與他們不相同,無論怎麼都可以。孔子主張積極入世,為社會服務,可仕則仕,可止則止,所以說 「無可無不可」。

第九章大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於河,播鞀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于海。

【注釋】①大(太)師、亞飯、三飯、四飯、少師,都是樂師的職稱名。②鼓,敲鼓的樂師。③播鞀,敲小鼓的樂師。

④摯、幹、繚、缺、方叔、武、陽、襄,都是人名。⑤入於河,遷居到黃河邊。入於漢,遷居到漢水邊。

入於海,遷居到海邊。⑥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以這些樂師們都紛紛逃亡。

第10章周公謂魯公曰 : 「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語譯】 周公對魯公說 : 「 君子不要怠慢自己的親族,不要讓大臣抱怨不被重用信任。老臣故人若無重大錯誤,不要拋棄他們。不要對乙個人求全責備。」(魯公,指周公的兒子伯禽)

微子鎮小學學生校外住宿

微子鎮小學學生校外住宿 家長租家陪讀 情況匯報 為了確保校外住宿學生安全,開學後我校針對校外住宿學生以及家長租家陪讀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在桑愛苗托教中心住宿的有27人,在張賽玉托教中心住宿的有21人。鄰村學生家長在校外租家陪讀的有72人。我校考慮到在校外住宿學生的安全,於9月23日...

論語子罕第九 9 3 詳解及心得體會

博文詳解 編織麻冕原是存在於禮的條文之中,但現在為了節儉而改用絲,這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可見孔子提倡的禮並不是僅僅守著僵化的條文。另外孔子認為人行禮應該是要由心出發的,這樣的話,禮並不違反本性,也就是有人順著自然而行禮了。宋 學家程頤說 君子處世,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 害於義,則不可從也。也就是說...

微子鎮小學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倡議書

尊敬的學生家長 同學們 毒品是萬惡之首,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大其深重的災難,使中國人民蒙受了近百年 東亞病夫 的恥辱。如今,毒品猶如洪水猛獸,仍時時刻刻威脅著我們。面對乙個個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之禍吞噬,我們深感憂慮和痛心 面對在痛苦中苦苦掙扎的涉毒青少年和他們夜夜無眠的父母,我們充滿深深的同情 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