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檢測管理制度彙總

2023-01-13 11:51:04 字數 3865 閱讀 5862

12q/sxz05.01-2010 檢測操作管理制度1

q/sxz05.02-2010 暗室管理制度2

q /sxz05.03-2010 評片管理制度

1. q/sxz05.01-2010 檢測操作管理制度1

2. q/sxz05.02-2010 暗室管理制度2

3. q /sxz05.03-2010 評片管理制度3

4. q /sxz05.04-2010 檢測資料歸檔管理制度4

5. q /sxz05.05-2010 業務管理制度6

6. q /sxz05.06-2010 試驗檢測印章管理制度7

7. q /sxz05.07-2010 射線探傷安全管理制度8

8. q /sxz05.08-2010 數字修約規則11

檢測操作管理制度

q/sxz05.01-2010

1. 檢測人員進入檢測現場必須遵守建設單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正確佩帶安全防護用品。

2. 檢測儀器運輸途中要做好防震措施,並按儀器操作規程正確操作儀器。

3. 高處作業應繫好安全帶,檢查跳板是否牢固,並將儀器安全可靠的固定在檢測工作部位,防止人員、裝置高空墜落事故。

4. 做好安全用電工作,保證**電壓與儀器額定電壓相符,容器內作業照明應使用電壓。

5. 核對被檢工件是否與委託內容相符以及工件表面質量是否符合檢測要求,對不符合要求者應要求委託單位進行修整。

6. 嚴格按照委託檢測工件、檢測部位和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不得隨意更換檢測工件或檢測部位,否則將給予嚴肅處理。

7. 嚴格按檢測作業指導書規定的工藝引數進行檢測操作。認真做好檢測原始記錄,按檢測標準評定檢測結果。

8. x射線作業時,應按《射線探傷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9. γ射線作業時,應嚴格執行《放射性同位素管理制度》,做好γ源的運輸、保管、使用、防護等工作。

10. 做好現場檢測標識工作,繪製檢測部位示意圖。

11. 做好現場檢測器材的維護保養和保管工作,對儀器的非正常損壞或丟失儀器材料的將予責任者以嚴肅處理,必要時給予一定數額的罰款。

暗室管理制度

q/sxz05.02-2010

1. 暗室工作人員工作前應檢查暗室是否漏光,安全紅燈亮度是否合適以及顯定影液溫度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2. 增感屏應經常檢查並保持整潔、乾燥、無劃痕、摺疊,檢查暗袋(黑紙)是否漏光。保持工作平台清潔,以免裝片時汙染膠片。

3. 未用膠片應豎直存放,保持乾燥,用前檢查檢查膠片是否在有效期內。

4. 裁切及拆、裝暗袋時雙手應保持清潔,不得觸控膠片藥膜面,以防留下指紋、劃傷膠片。

5. 按所用膠片推薦配方配製顯、定影藥液,靜置24小時後投入使用,使用過程**現老化現象時,應及時更換或新增補充藥液。

6. 按照顯影、停影、定影、水洗、乾燥的程式處理膠片,保證顯、定影藥液的溫度。

7. 顯、定影操作過程中應使膠片上下移動,以使顯、定影均勻。並防止膠片之間互相粘連和劃傷。

8. 按規定的顯、定影時間處理膠片,顯影過程中根據顯影液的老化程度,注意膠片顯影程度,防止顯影不足或顯影過渡,保證底片黑度。

9. 將水洗後的底片,掛在鐵絲上自然乾燥或用不高於60℃的烘箱進行乾燥。

10. 乾燥後的底片應分類整理,交評片人員進行底片評定。

11. 暗室應經常打掃,保持乾淨整潔,膠片和其他器材、藥品等影擺放整齊。

12. 暗室所有器材影妥善保管,非正常損壞或丟失者,責任者應承擔全部責任,並處以一定罰款。

評片管理制度

q/sxz05.03-2010

1. 評片室應保持乾淨整潔,室內光線應柔和暗淡,其照明燈不應在底片表面產生反射。

2. 保證觀片燈亮度符合標準要求,發現燈管老化或損壞應及時更換。

3. 嚴把底片質量關,對底片的各項技術指標逐項檢查和測定。凡底片本身質量不符合標準要求者不得參與焊縫質量評定,應通知操作人員重新拍片。

4. 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焊縫質量評定,準確對缺陷進行定性、定量、定級、定位。

5. 認真填寫射線探傷原始記錄,詳細記錄被檢工件的技術條件,探傷工藝引數,缺陷情況,評定級別等。

6. 底片評定採取複評制,複評人員應對評片結果及檢測記錄資料的正確性進行檢查。評片和複評人員均應在檢測記錄上簽字,並對評定結果準確性負責。

7. 評定結果應及時通知委託單位,對返修片應按1:1尺寸畫出缺陷平面位置示意圖,必要時到現場協助焊接人員確定返修位置。

8. 及時簽發檢測報告,檢測報告須經檢測責任師審核,授權技術負責**人簽發,並加蓋檢測專用章後方為有效。

9. 建立檢測報告發放臺帳,領取檢測報告時領取人應在檢測報告發放臺帳上簽字。

10. 所有檢測資料應妥善保管,工程完工後交檢測公司檔案室統一保管。

檢測檔案管理規定

q/sxz05.04-2010

1. 檢測資料歸檔範圍:檢測委託單、檢測工藝檔案(無損檢測施工方案、無損檢測工藝卡)、檢測原始記錄、射線底片、檢測部位圖、檢測報告、報告發放臺帳。

2. 歸檔要求

2.1 檢測委託單:各戶的檢測委託單應保持完整,不得隨意塗改。

2.2 檢測工藝檔案(工藝卡):內容完整、填寫正確,審批手續齊全。

2.3 檢測原始記錄與檢測報告:內容完整、填寫正確和檢測委託要求相符,簽字齊全。

2.4 檢測部位圖:在排版圖或單線圖上標示清楚檢測部位及返修部位,繪製、審核人員簽字齊全。

2.5射線底片:射線底片袋上標明工程名稱、工件名稱、編號等,射線底片與報告相符。

3. 歸檔時間:檢測工程結束後乙個月內交公司檔案室存檔。

4. 檔案管理源員應對歸檔檢測資料應進行驗收,並辦理手續。

5. 歸檔資料整理裝訂立卷歸檔,對射線底片放入底片當櫃存放,編制分類目錄,並建立臺帳,以便檢查與查閱。

6. 資料室應配製專櫃存放檔案資料,資料櫃存放地點應具備良好的衛生環境,應具有防盜、防火、防潮、防蛀等措施。

7.檔案管理員應經常檢查檔案儲存狀況,如發現破損、變質,應及時報告檢測公司經理,並採取補救措施或作技術處理。

8. 檔案資料的借閱:借閱檔案必須辦理借閱手續,閱後按期歸還,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個月,特殊情況須經檢測公司經理批准。

9.借閱檔案者必須維護檔案資料的安全、完整,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複製、摘q

q/sxz05.04-2010

錄、轉借他人。嚴禁撕毀、塗改、劃圈、丟失。

10. 檔案室的檢驗報告、原始記錄、射線底片等應至少儲存七年,七年後使用者需要可移交使用者,並辦理一教手續。

11.存檔檢測資料每年清理一次,超過儲存期限的檔案,由管理員列出清單,報技術負責人批准,指定專人監督檔案員銷毀,並辦理有關登記手續。

業務管理制度

q/sxz05.05-2010

1. 檢測公司在收到工程專案招標檔案後,由經營預算科負責商務標書的編制,技術科負責技術標書的編制,在標書編制過程中所有編制人員要嚴守商業秘密,最終由經營科負責匯**訂參與投標工作。

2. 經營預算科要認真做好工程中標後的合同評審和預算編製工作。

3. 合同(協議)由經營預算科負責簽訂或由檢測中主任授權人簽訂,檢測公司嚴禁員工個人私自對外承攬業務。

4. 接到檢測業務後,要由檢測公司任命檢測專案部長,專案部長根據工程專案的工作量編制人員、機械、材料計畫,保證按合同約定工期到達現場。

5. 綜合辦公室要做好人員的調配、員工的培訓、工資的分配、考勤工作。

6. 專案部進入施工現場後,專案部經理要做好單位、人員的資質向業主、監理和當地技術監督、環保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申報和備案工作。

7. 安全質量科負責公司的安全環境管理,員工的安全培訓,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全體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檢測作業前必須做好個人和現場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安全事故零目標。

8. 核算科負責編制年度、季度的業務計畫,並按月份、季度對業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

9. 全體員工要強化質量意識,嚴格按規程、規範、標準執行。嚴禁弄虛作假,確保檢測質量,做到公正、公平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無損檢測管理制度

1.本制度適用壓力容器的射線 超聲 磁粉 滲透無損檢測工作,無損檢測工作必須嚴格按有關技術規範標準進行。2.每台壓力容器無損檢測比例和合格標準應嚴格按 規程 和gb150標準執行,如產品圖樣上有特殊要求,還必須按圖樣要求進行。3.無損檢測必須由持有相應專業有效證件人員操作,無損檢測報告應由具有相應專...

無損檢測管理制度

1.目的 本章規定了無損檢測人員資格管理,無損檢測工藝管理 無損檢測裝置 試劑的管理 無損檢測實施的管理及無損檢測報告資料的管理等控制環節的基本內容,明確了責任人員 職責範圍和控制內容。2.適用範圍 本章適用於本公司壓力容器 壓力管道無損檢測全過程的管理。3.職責 3.1本要素由質管科歸口管理。3....

無損檢測工作管理制度

通過多年來的實踐,本公司對起重機械無損檢測人員資格 職責,無損檢測工藝的編制,無損檢測工作程式,無損檢測裝置條件以及無損檢測資料管理等基本要求做出規定,保證無損檢測正確 可靠並可追溯。經公司領導研究決定,無損檢測工作由公司技質處歸口管理,其工作質量實行無損檢測責任人負責制,特制定管理制度,望各級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