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常樂 基本脈絡整理 辯論實戰原創

2023-01-13 02:33:05 字數 910 閱讀 7787

知足者常樂

定義:知足定義為滿足於現狀,無可非議。「知足者」說明知足的物件是人,以社會、國家為物件的「知足」最終只能在個人身上體現。

知足的事件,是定義在時間線上的單件事情上,並不會使人生停滯不前。

標準:常樂的標準是通過某種態度對待一件事產生了幸福感或滿意感。

辯題推導:

1. 知足是一種感恩,感恩物件是現在所擁有的東西。這是外在條件給予我們的幸福。

2. 知足是一種對於自我才能的肯定,是對自身行為的認可。這是內部條件賦予我們的幸福。

3. 知足者不會庸人自擾。這很好的避免了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時間精力的浪費。

思路:1. 不否認不知足的積極推動意義,但強調樂的滋味是知足帶來的而非不知足。

知不知足是處事方式態度的一部分,不應該連同其他消極或積極的處事方式態度**討論。由一種處事方式推向」肯定存在另某種處事方式「是站不住腳的。

2. 我們肯定不知足是萬事萬物的起源,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它所帶來的壓力具有一定的積極推動意義(儘管知足帶來的安慰或是鼓勵有不遜於此的推動意義)。但是光有「不知足",無法讓人在心理上自我認同,樂從何而來?

3. 我們承認不知足所帶來的動力。而知足也可以給我們帶來動力,而且是不亞於壓力轉化而來的動力。

動力不等於快樂。快樂**於幸福感、滿足感。動力是否帶來快樂取決於事件的結果如何。

人的情緒取決於現狀。由不滿足帶來的動力或許可以帶來憧憬,但憧憬不一定可以給我帶來快樂,因為情緒是基於現狀的。

大致反法:

1. 知足指的是單個時間線上的。一件事的知足不會對下一件事情的到來影響。現在的知足不影響下一件事情仍會到來的現實。而知足,還可能對下一件事情產生積極的影響。

2. 在消極事件上的消極情緒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不能怪罪在知足常樂上。兩者不能被**的討論。

3. 知足指的是單個時間線上的。一件事的知足不會對下一件事情行動動機產生影響。

知足者常樂的作文

做人一定要學會知足與滿足,不能只有一味地貪念,而失去了幸福的人生。合理保持對於人生的希冀和渴望,但是不要太過,要懂得知足和滿足。生活中,需要人們去珍惜的東西實在太多。父母之愛,手足之情,朋友之誼,都需要人們去一生的精力去精心地呵護 支援和珍惜。而當人們在珍惜世間上的一切美好時,又必須要懂得知足和滿足...

養生知足者常樂

導讀 知足者常樂。從古到今,許多名人在知足中學會養生,他們感悟知足,崇尚知足,並留下不少喜聞樂見的知足詩,讀之感受良多,受益匪淺。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生寫過不少知足詩,其中有首 寄張十八 詩就是這樣寫的 飢止一簞食,渴止一壺漿,出入止一馬,寢興止一床這首詩寓意深刻,發人深省。人生在世,不管你擁有多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