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綜合試卷 含答案

2023-01-13 02:24:04 字數 1744 閱讀 9921

文化生活綜合練習一參***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4分)

二、非選擇題:

33、結合材料,說明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12分)

答:①我們要保護好文化遺產,正確對待傳統文化。(2分)

②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精華和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4分)。

③面對傳統文化,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批判是發展的必要前提,自始至終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古為今用。

(4分)

④在當代社會,我們要不斷推動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發展,實現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2分)

34、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談本屆藝術節給我們的文化創新有什麼樣的啟示?(12分)

35、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為什麼要積極提煉和踐行「廣東精神」?(12分)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文化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提煉和踐行「廣東精神」,對實現經濟文化強省起積極的促進作用。(3分)

②文化塑造人生。優秀、健康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廣東精神」 的徵集活動必將增強廣東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全省人民的滿腔熱情和幹勁,更好地推動廣東的科學發展。

(3分)

③踐行「廣東精神」,是新時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廣東精神」具有凝聚和動員群眾力量、展示廣東形象的重要功能,因此要把弘揚民族精神和「廣東精神」作為文化建設重要的任務,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建設經濟強省和文化大省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基因。(3分)

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立活動,是億萬人民參加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文化的積極性,使提煉「廣東精神」的過程成為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3分)(或:「廣東精神」適應時代要求、社會實踐需要而產生,也會推動文化創新、社會實踐的發展。

提煉和踐行「廣東精神」有利於提高廣東人民的文化素養、綜合素質,推動廣東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爭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

36、(1).結合材料二,談談為什麼要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10分)

①從社會作用看,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並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明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3分)

②從對人的影響看,文化影響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為,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

③從現實生活的需要看,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了令人憂慮的現象,要求我們奏響文化主旋律,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4分)

(2).結合材料

一、二、三,分析說明如何解決網路文化低俗化問題。(10分)

①國家: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援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3分)

②企業:要增強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職業道德,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3分)

③個人:要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禦落後、腐朽文化的眼力,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樹立法制觀念。(4分)

高三政治文化生活綜合檢測

本試題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 卷選擇題 共58分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必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 作用相結合。而...

文化生活教學反思

2012 2013學年第一學期教學反思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第六課第二框題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本節課講授有一定難度,用短短40分鐘,要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和精深,這需要精選教學內容,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從備課 試講到講授完本節課,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一 成功之處 1.在重點難...

文化生活清單 正

文化生活 必背知識點梳理 第一單元文化與生活 文化的概念 作用 一 文化的內涵 特點 實質 1 文化的內涵 它是相對於經濟 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 及其 其中,既包括 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 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2 文化的特點 文化是 特有的現象,是人們 的產物。每個人的文化素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