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複習提綱

2023-01-10 21:24:12 字數 5171 閱讀 2297

第二章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

第一節物質的分類和利用

.常見物質的分類

.混合物和純淨物

純淨物:由同種物質組成。

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

.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例如,金剛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屬於混合物)。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淨物(結晶水合物因有固定的組成和性質,屬於純淨物)。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通常指含碳的化合物(co、co2、h2co3和碳酸鹽除外)。

三. 金屬和非金屬的比較

第二節物質的轉化的規律

一、單質、氧化物、酸、鹼、鹽各類物質的相互關係

1、寫出金屬到鹼性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2ca+o2==2cao

2、寫出鹼性氧化物到鹼的化學方程式

cao+h2o==ca(oh)2

3、寫出鹼到鹽的化學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4、寫出非金屬到酸性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c + o2co2

5、寫出酸性氧化物到酸的化學方程式。

co2+h2o==h2co3

6、寫出酸到鹽的化學方程式。

h2co3+ca(oh)2==caco3 +2h2o

二.金屬單質與其化合物的轉化關係

1.金屬金屬氧化物鹼鹽

2.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鹽

物質轉化10條主要規律:

①金屬單質+氧氣金屬氧化物

②非金屬單質+氧氣非金屬氧化物

③金屬單質+酸氫氣+鹽

④金屬單質+鹽另一種金屬+另一種鹽

⑤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⑥非金屬氧化物+鹼鹽+水

⑦酸+鹼鹽+水

⑧酸+鹽新酸+新鹽

⑨鹼+鹽新鹼+新鹽

⑩鹽+鹽新鹽+新鹽

⑾非金屬氧化物 + h2o =酸(除二氧化矽,一氧化碳除外)

⑿某些金屬氧化物 + 水→鹼(可溶)

三.金屬的冶煉

(1)還原法:

在金屬氧化物中加入還原劑,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氧,而使其還原成金屬單質。如木炭和氧化銅的反應 c+2cuo高溫 2cu+ co2↑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2)置換法:

在金屬鹽溶液中加入比鹽中金屬活潑的金屬,可置換出鹽中的金屬。

如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置換法比還原法優越,置換法操作簡便、安全、節約原料。

四.有關純度的計算(書本p50頁例題必須掌握)

1.純度=純淨物質量/混合物質量*100%

2.組成元素的質量分數=某組成元素的質量/純淨物的質量*100%

第三節常見的材料

一.合金

合金一般通過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一起熔合成均勻液體後凝固而成。人們所使用的金屬材料中,絕大部分都是合金,如青銅、鋁合金等。合金的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都低;合金的強度或硬度大都比純金屬高。

二.金屬的鏽蝕和防護

金屬鏽蝕的原因有周圍介質的作用(如水,氧氣和二氧化碳等)和金屬的內部結構兩方面。針對金屬鏽蝕的原因,金屬的防護方法有保護膜法(油漆、搪瓷、金屬鍍層等)和改變金屬內部法(如不鏽鋼),前者由於成本低,簡單、方便,應用較廣。

三.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合成材料

常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水泥、玻璃和陶瓷。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有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廢棄的有機合成材料性質穩定,不容易被降解,會破壞土壤結構,引起白色汙染。

第四節材料的發展

1.材料的反展史

原始人用石頭製作石斧、石刀;古代人隨著火的使用開始使用瓷器;春秋晚期,我國開始煉鐵;西漢時掌握濕法煉銅技術;新型材料使人類進入資訊時代。新型材料的出現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2.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現或正在發展的、具有優異特性和功能、並能滿足技術進步所需要的材料,如奈米材料等。以奈米為單位的超級微小顆粒,稱為奈米材料。

奈米材料與普通材料在相比在機械強度、磁、光、聲、熱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3.環境保護

對環境保護主要有以下措施:

1 燃料:煤、石油製品脫硫處理,減少so2的汙染。

2 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3 「三廢」:經處理達標後排放。

4 生產工藝:採用「綠色工藝」進行生產。「綠色工藝」是無汙染或低排放的材料製造過程。

第三章能量的轉化與守恆

一、能量的相互轉化

1.各種形式的能量有:電能、熱能、化學能、生物能,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光能、太陽能、水能、風能,原子核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2.能量的相互轉化實質上是能量的轉移和轉化過程,包括「消耗能量」、「利用能量」和「獲得能量」。能量的轉化普遍存在,如動能轉化為勢能,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生物能轉化為勢能,電能轉化為光能和熱能等。

二、能量轉化的量度(1)

1.做功是表示能量轉化的多少。

2.做功的兩個必要出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

3.功的定義: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4.功的公式:w=f·s(功=力×距離),

f: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s:物體在f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5.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為「焦」,符號為「j」,1焦耳=1牛·公尺

重要提示:

1.物體做功的多少,只與f和s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物體具體的運動狀態(是而勻速、變速)無關,與是否受摩擦(即物體表面是否粗糙)等因素也無關。

2.f和s必須是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同一時間內所作用的力和移動的距離)。

3.討論:塔式起重機下掛重物,當重物靜止不動,勻速向上運動、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三種情形中,鋼索的拉力是否做功。說明:做功時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三、能量轉化的量度(2)

1.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量。(能量轉化的快慢)

2.功率的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裡完成的功叫功率。

3.功率的公式:pp = fν。

4.功率的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

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

重要提示:

1.功率大小是由w與t共同決定的,做功多的物體不一定功率大。利用其變形公式p= fν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汽車上坡時要減速而加大油門,其解釋為:當p一定時, f與ν成反比,汽車上坡時,由於發動機的功率一定,司機採用降低速度的方法來獲得較大的牽引力的緣故。

四、 認識簡單的機械(1)

1.槓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槓桿,槓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

2.槓桿的五個要素:

(1)支點:使槓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常用o表示)。

(2)動力:使槓桿轉動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礙槓桿轉動的力(用f2表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表示)。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用表示)。

重要提示:

1.槓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

2.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3.作力臂的步驟:(1)找支點;(2)作力的作用線;(3)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4)標出力臂。

實驗**:槓桿的平衡條件

1.器材檢查: 槓桿和它的支架,鉤碼、尺、線。

2.實驗操作步驟。

(1)如圖3-13,將槓桿的支點支在支架上,調節槓桿兩端的螺母,使槓桿在水平位置處於平衡狀態。

思考:為什麼槓桿要處於水平位置平衡?

(2)在槓桿的兩邊分別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在槓桿上左右移動懸掛的位置,直到槓桿再次達到水平位置處於平衡狀態。

得出結論: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等於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即動力×動力臂 = 阻力×阻力臂。

若用符號表示可寫成:或

五、認識簡單的機械(2)

1.槓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這根槓桿就平衡。

2.槓桿平衡條件的表示式: 或

3.槓桿的型別:

(1)省力槓桿: >,<,省力、但多移動距離。如拔釘子用的車角錘、剪鐵皮用的剪子等。

(2)費力槓桿:<,>,費力、但可以少移動距離(省距離),如釣魚竿、鑷子等。

(3)等臂槓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如天平、定滑輪等。

重要提示:若,則槓桿的平衡被破壞,原來靜止的槓桿就發生轉動,若,則槓桿向f1的方向轉動,反之則向f2的方向轉動。

4.怎樣使用槓桿最省力

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可以看出:當作用在槓桿上的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使槓桿平衡所用動力越小,也就是說當動力臂最長時用的動力就最小。

為了使動力臂最長,施加的動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動力的作用點在槓桿上距支點最遠處;(2)動力方向應垂直於支點和動力作用點的連線。如圖3—15和圖3—16所示時作用在槓桿上的動力是最小的。

六、認識簡單的機械(3)

定滑輪:定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等臂槓桿;使用定滑輪時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槓桿;使用動滑輪可以少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4.滑輪組:定滑輪和滑輪組的組合,使用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5.使用滑輪組時,重物和動滑輪的總重由幾段繩子承擔,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

重要提示:

1.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槓桿。

2.使用定滑輪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與重物上公升的距離相等,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與物體移動的速度相等;使用動滑輪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兩倍,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物體移動速度的兩倍。

七、認識簡單的機械(4)

1.有用功:利用機械時,需要做的這部分功,叫有用功,常用w有表示。

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額外功,常用w額外表示。

3.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常用w總表示。即w有 + w額外 = w總。

4.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常用η表示。

5.機械效率的公式:

重要提示:

1.機械效率反映了有用功在總功中佔的比例大小,它沒有單位。

2.提高機械效率的力法:減少機械自身重(動滑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等來減小額外功。

九年級物理複習提綱

第十三章熱和能 第一節分子熱運動 1 擴散現象 定義 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擴散現象說明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分子之間有間隙。固體 液體 氣體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只是擴散的快慢不同,氣體間擴散速度最快,固體間擴散速度最慢。汽化 昇華等物態變化過程也屬於擴散現象...

九年級地理複習提綱

第一章第一節1 地球的形狀 不規則的球體。2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 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約4萬千公尺。3 什麼是緯線?什麼是經線?4 緯度的變化規律 赤道的為0 從0 向北增加為北緯,直到90 n 北極 向南增加為南緯,直到90 s 南極 5 經度的變化規律 6 兩個經緯網圖 7 南北半球分界線...

九年級上冊期末複習提綱

考試要訣 認真審題,看分值做題,分點作答 第一單元承擔責任服務社會 第一課責任與角色同在 p4 17 1 我對誰負責 責任的含義 p5中 責任的 p6上 我的角色 p6下 我的責任 p7下 2 誰對我負責?自己對自己負責p9上 下 他人對我負責p10中 每個人都要具備責任感的原因p11中 3 不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