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水 氣熱狀況

2022-12-28 11:06:05 字數 5397 閱讀 9137

第六章土壤水、空氣和熱量

主要教學目標:學會分析土壤肥力要素水、氣、熱之間的關係。由於土壤水分的重要作用,因此首先要求學生掌握土壤水的形態學觀點和能量學觀點。

在基本知識掌握的基礎上,並能系統地處理土壤水、氣、熱三者的相互關係和調節措施。

主要內容:

第一節:土壤水的型別

第二節: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第三節:土壤水分能量的分析

第四節:土壤水分的管理與調節

第五節:土壤空氣和熱量

第六節:土壤水、氣、熱的相互關係

第一節土壤水的型別

土壤學中的土壤水是指在乙個大氣壓下,在105℃條件下能從土壤中分離出來的水分。土壤中液態水數量最多,對植物的生長關係最為密切。液態水型別的劃分是根據水分受力的不同來劃分的,這是水分研究的形態學觀點。

這一觀點在農業、水利、氣象等學科和生產中廣泛應用。

一、吸濕水

土壤顆粒從空氣中吸收的汽態水分子。

從室外取土,放在室內風乾若干時間後,表面上看似乎乾燥了,但把土壤放在烘箱中烘烤,土壤重量會減輕;再放置到常溫常壓下,土壤重量又會增加,這表明土壤吸收了空氣中的水汽分子。

土壤的吸濕性是由土粒表面的分子引力作用所引起的,一般來說,土壤中吸濕水的多少,取決於土壤顆粒表面積大小和空氣相對濕度。由於這種作用的力非常大,最大可達一萬個大氣壓,所以植物不能利用此水,稱之為緊束縛水。

二、膜狀水

土粒吸足了吸濕水後,還有剩餘的吸引力,可吸引一部分液態水成水膜狀附著在土粒表面,這種水分稱為膜狀水。

重力不能使膜狀水移動,但其自身可從水膜較厚處向水膜較薄處移動,植物可以利用此水。但由於這種水的移動非常緩慢(0.2—0.

4mm/d),不能及時供給植物生長需要,植物可利用的數量很少。當植物發生永久萎蔫時,往往還有相當多的膜狀水。

三、毛管水

當把乙個很細的管子(毛細管)插入水中後,水分可以上公升的較高於水平面,並保持在毛細管中。

毛管水:由於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液態水。毛管水可以有毛管力小的方向移向毛管力大的方向,毛管力的大小可用laplace公式計算:

p = 2t/r

式中的p為毛管力,t為水的表面張力,r為毛管半徑。

根據毛管水是否與地下水相連,可分為2種型別:

毛管懸著水:降水或灌溉後,由地表進入土壤被儲存在土壤中的毛管水。

毛管上公升水:或毛管支援水,土壤中受到地下水源支援並上公升到一定高度的毛管水。

影響毛管上公升水的因素:地下水水位和毛管孔隙狀況

毛管水上公升高度用下式計算: h=75/d,d為土粒平均直徑(上公升高度與顆粒直徑間關係見的附表)。

若假設土粒的d為0.001公釐,據公式得出h為75公尺,但這個資料無法從實驗中得到證實。實際上,一般毛管水的上公升高度不超過3—4公尺,這可能是由於毛管直徑太小,當達到一定長度後,很容易被堵塞。

四、重力水

降水或灌溉後,不受土粒和毛管力吸持,而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動的水,稱為重力水。植物能完全吸收重力水,但由於重力水很快就流失(一般兩天就會從土壤中移走),因此利用率很低。

五、地下水

在土壤中或很深的母質層中,具有不透水層時,重力水就會在此層之上的土壤孔隙中聚積起來,形成水層,這就是地下水。

在乾旱條件下,土壤水分蒸發快,如地下水位過高,就會使水溶性鹽類向上集中,使含鹽量增加到有害程度,即所謂的鹽漬化;在濕潤地區,如地下水位過高,就會是土壤過濕,植物不能生長,有機殘體不能分解,這就是沼澤化。

第二節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一、土壤絕對含水量

1、重量百分數:土壤水分的重量佔烘乾土的百分率。

2、體積百分數:

土壤容積含水量%=土壤重量含水量*容重

意義:可反映土壤孔隙的充水程度,可計算土壤的固、液、氣相的三相比。

如土壤含水量(重量)20%,容重為1.2。則土壤容積含水量為20%*1.2=24.0%

土壤總孔隙度=1—1.2/2.65=55%

空氣所佔體積為55%—24%=31%

固相體積為100—55%=45%。

3、土壤蓄水量(立方公尺/畝)=每畝面積(平方公尺)*土層深度*土壤容重*土壤重量含水量

如土壤田間持水量為25%(重量),容重1.1。測得土壤自然含水量為10%,現將沒畝1公尺深的土層內含水量提高到田間持水量水平,問應灌多少水(立方公尺/畝)

應灌水量(立方公尺/畝)=666.6*1*1.1*(25%—10%)=110立方公尺/畝

4、水層厚度:單位面積上一定土層厚度內含有的水層厚度,可與雨量相比。

水層厚度(mm)=土層厚度(h)*土壤容重(d)*重量百分數%*10

5、水體積:水層厚度乘以面積。

二、土壤相對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佔飽和含水量的百分比或佔田間持水量的百分比。

三、水分常數:土壤含水量根據受土壤各種力的作用達到某種程度的水量,對於同一土壤來說,此時的含水量基本不變,稱為土壤水分常數,又叫水分特徵值,它是一些與植物吸收水分有關係的數值。

1、吸濕係數(最大吸濕水量)

是在相對濕度接近飽和空氣時,土壤吸收水汽分子的最大量與烘乾土重的百分率。

2、凋萎係數

當植物產生永久凋萎時的土壤含水量。此時土壤水主要是全部的吸濕水和部分膜狀水。

經驗公式凋萎係數=吸濕係數*(1.34~1.5)

3、田間持水量

當土壤被充分飽和後,多餘的重力水已經滲漏,滲透水流已降至很低甚至停止時土壤所持的含水量。

此時水分型別包括吸濕水、膜狀水和全部毛管懸著水。

田間持水量=吸濕係數*2.5

測定方法(野外):在野外地里灌水後,鋪上枯枝落葉防止蒸發,兩天後,重力水下滲,這時所測得的土壤含水量就是田間持水量。

4、全容水量

土壤完全為水所飽和時的含水量,此時土壤水包括吸濕水、膜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水分基本充滿了土壤孔隙,在自然條件下,水稻土、沼澤土或降雨、灌溉量較大時可達到全容水量。

4、有效水含量

土壤中的水分,並不是全部能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利用。土壤水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狀況。

一般情況下:

最大有效含水量(%)= 田間含水量%—凋萎係數%

有效水分含量(%)= 自然含水量%— 凋萎係數%

能被植物利用的有效水的數量比較複雜,受土壤質地、結構、土壤層位及有機質含量的影響較大。

第三節土壤水分能量的分析

一、 土水勢

土壤水和自然界其他物體一樣,含有不同數量和形式的能,處於一定的能量狀態,能自發地從能量較高的地方向能量較低的地方移動。土水勢是表示土壤水能量狀態常用的名稱。土壤水的「能」包括動能和勢能,但由於土壤水在土壤中的移動速度緩慢,所以只考慮它的勢能。

勢能是由力場中的位置決定的。土壤水分由於受各種力的影響,其勢能必然會發生變化,表現為水分的自由能降低。如果要把水從土壤中抽出,必然要施以相應的力作相應的功,以克服土壤中對水作用的各種力量。

土水勢就是土壤水在各種力的作用下勢能的變化。

由於作用力不同,土水勢可以分為幾個分勢:

基質勢:由土粒分子吸水和毛管力作用下所降低的勢能,是最主要的土水勢組成部分。

滲透勢:土壤水中溶質所降低的勢能,在一般土壤中忽略不計。

重力勢:在淹水條件下,由於重力作用水向下滲漏時產生。

土水勢是上述各分勢的代數和。

二、土壤水吸力

1、概念: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情況下所處的能態。

在概念上並不是土壤對水的吸力,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用土壤對水的吸力來表示。在數值上相當於土水勢的基質分勢和滲透分勢。

2、表示單位:用壓力作單位,即大氣壓或厘公尺水柱高;由於厘公尺水柱高資料太大,用起來不方便,這裡採用了pf值,即用厘公尺水柱高的對數值來表示。

3、測定方法

主要應用張力計法。主要原理是將充滿水的帶有素燒瓷杯(陶土濾杯)的金屬管埋入土中,素燒瓷杯有孔徑在1.0—1.

5um之間的細孔,瓷杯和管內充滿水,水可通過細孔與土壤水接觸,當土壤水勢小於瓷杯內水勢時,水分由細孔進入土壤。金屬管上端連線金屬表,水分由瓷杯細孔進入土壤後,管內形成負壓,當內外水勢相等時,真空壓力計上的負壓讀數即代表管外土壤水吸力。

三、土壤水分特徵曲線

1.概念:

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水吸力是乙個連續函式,土壤水分特徵曲線就是以土壤含水量為橫座標,以土壤水吸力為縱座標繪製的相關曲線。

土壤的水吸力或pf值越大,土壤水所受的吸力也越大,對植物的有效性就越小,當土壤對水的吸力超過了植物根系對土壤水的吸力說,即pf值大於4.5時,土壤水分就處於無效狀態。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水的吸力越低,土壤水本身的勢能就高,土壤水的可移動性和對植物的有效性就強。

2、土壤水分特徵曲線可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不同質地土壤達到萎蔫係數和田間持水量時,實際的含水量相差很大,但土壤水吸力相似。達到萎蔫係數時,土壤水吸力為15atm或15bar,pf為4.2;達到田間持水量時,土壤水吸力為0.

3atm或0.3bar;pf為2.8。

第二,不同質地土壤含水量相同時,其吸水力相差很大。

第四節土壤水分的管理與調節

一、土壤水分的測定方法

定量測定方法

1、烘乾法(標準法)

2、中子儀法

3、時域反射儀(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

4、張力計、電阻法、石膏法

5、壓力膜

二、影響土壤水分狀況的因素

1、 氣候:降雨量和蒸發量是兩個相互矛盾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條件下,難以人為控制。

2、 植被:植被的蒸騰消耗土壤的水分,而植被可以通過降低地表徑流來增加土壤水分。

3、 地形和水文條件:地形地勢的高低,影響土壤的水分。在園林綠化生產中,要注意平整土地。對易遭水蝕的地方,要注意修成水平梯田。

4、 土壤的物理性質:土壤質地、土壤結構、土壤鬆緊度、有機質含量都對土壤水分的入滲、流動、保持、排除以及蒸發等,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一定程度程度上,決定著土壤的水分狀況。

與氣候因素相比,土壤物理性質是比較容易改變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5、 人為影響:主要是通過灌溉、排水等措施,調節土壤的水分含量。

三、土壤水分的調節

1、灌溉和排水

2、耕作

3、施有機肥

4、地面覆蓋

地膜覆蓋,有很高的保墒、增溫效果。對裸露的地方用小石塊、粗沙或草炭、枯枝落葉、作物秸杆覆蓋。種植地被植物。

5、土壤增溫保墒劑土壤增溫保墒劑

化學成分:高分子脂肪類經皂化後的產物,黑色。

作用:防止地表蒸發,增加地表蒸發,增加地表溫度。

使用方法:稀釋後,直接噴灑在土壤表面。

國外的「tab」是一種高效的土壤保濕劑。遇水時,微粒體積可膨脹30多倍,能吸收超過自身重300——1000倍的水分,其中絕大部分可供植物吸收。

第五節土壤空氣部分

一、土壤空氣的組成

近地大氣組成:

氧氣20.94% 二氧化碳0.03% 氮氣78.08% 其他氣體0.95% 相對濕度60——90%。

土壤空氣組成:

氧氣10.35——20.03% 二氧化碳0.15——0.65% 氮氣78.8——80.2% 相對濕度100%

土壤孔隙和土壤含水量影響土壤空氣數量

二、土壤的通氣性的生態意義

第五章土壤鉀素養分與鉀肥

第一節土壤鉀素養分 教學目標 1 明確鉀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 2 了解土壤中鉀的含量 3 了解土壤中鉀的形態及有效性 4 掌握鉀在植物體內的生理作用 5 掌握植物在缺鉀情況下的一般症狀。教學重點 1 土壤中鉀的含量及有效性 2 鉀在植物體內的生理作用 3 植物缺鉀的一般症狀。教學難點 1 土壤中...

第五章人事

第五章人事 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人事概述 人力資源的含義 是指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豐富人的知識 提公升人的能力 激發人的活力 發揮人的潛能。廣義 包括 現實的人力資源 潛在的人力資源 未來的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特點 1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 2 人力資源的時效性 3 人力資源的時代性 4 人力資源具...

第五章總結

節1 數字基帶訊號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框圖組成 通道訊號形成器 編碼通道 接收濾波器 抽樣判決器。一 時域形式 基帶訊號 單極性 雙極性 歸零 不歸零。二 頻譜結構 1.穩態波v t 的功率譜密度pv 2.交變波u t 的功率譜密度pu 3.基帶訊號s t 的功率譜密度ps pv pu 三 常用碼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