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補考試卷

2022-12-25 20:48:04 字數 1964 閱讀 2868

瀘寧中學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補考試卷

(滿分60分.考試時間45分鐘)

班級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下列地形區位於北方地區的是( )

a. 四川盆地b. 黃土高原c. 柴達木盆地 d. 塔里木盆地

2. 下列哪一項是描述我國北方民俗狀況的( )

a.水運是一種常用的交通工具

b.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c. 居民的食品以大公尺為主

d. 人民傳統的體育專案是溜冰和滑雪

3.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勢高 b. 緯度高 c. 沙漠廣 d. 深居內陸

4.青藏高原上兩個重要的農業區是( )

a.湟水谷地、河西走廊 b.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c.藏南谷地、寧夏平原 d. 寧夏平原、河西走廊

5.世界七大洲中,被稱為第一大洲的是

a.北美洲 b. 非洲 c. 亞洲 d. 歐洲

6.我國少數名族最多的省份是( )

a.雲南 b. 廣西 c. 廣東 d. 台灣

7. 被稱為「高原之舟」的是( )

a. 駱駝 b. 三河馬 c. 灘羊 d. 犛牛

8. 台灣省東部瀕臨的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9.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是( )

a. 藏 b. 新 c. 瓊 d. 內蒙古

10.珠江三角洲外資主要來自( )

a.港澳 b. 台灣 c. 日本 d.美國

11.黃土高原重要的生態問題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變暖 d.酸雨

12.我國著名的**水道是( )

a.長江 b.黃河 c.松花江 d.珠江

13.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和港口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廣州

14.長江沿江地帶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①土地荒漠化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鹽鹼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下列關於我國國情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口眾多 b.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

c. 人均耕地多 d. 工業化程度高

16.南方地區農業生產特色是( )

a.旱地農業 b.水田農業 c.灌溉農業 d.河谷農業

17.「西氣東輸」工程起止點為( )

a. 新、滬 b. 青、蘇 c. 甘、滬 d. 新、蘇

18.我國的「南大門」是( )

a.海南島 b.珠江三角洲 c.台灣省 d.南海

19.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界山指的是( )

a.天山 b.秦嶺 c.黃山 d.太行山

20.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

a. 20w和160w b. 20e和160w

c.0和180 d. 20w和160e

二.填空題。

21.讀圖完成下列各題(共10分)

(1)讀圖可看出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分別是:

a 地區 b 地區 c 地區 d 地區

(2)界線 a 確定的主導因素是 ;界線 a是帶(溫度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也是區與區(乾濕地區)的分界線,同時,它與一月 ℃等溫線,年降水量公釐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

22.讀下圖,回答問題(共10分)

(1)珠江三角洲位於省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

(2)本區氣候型別是 _____氣候。

(3)a為______海、d為鐵路。

(4)填出圖中序號的名稱:

①_ (城市經濟特區);

③ (特別行政區特別行政區)。

(5)珠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與港澳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分工合作模式

(6)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後,我國**實行政策,在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在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08年普通高中會考補考試卷

8 在人類歷史上,總是有人幻想設計 永動機 但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都成功,其原因是 a 它們不符合技術的目的性 b 它們不符合技術的創新性 c 它們違反了基本的科學原理 d 它們沒有技術專利 9 小黃準備設計一條兩用椅子,既可作為椅子使用,又可作為梯子使用。在設計分析時他不需要考慮的是 a 作為椅子使用...

期末補考試卷A 改

深圳高階技工學校2008 2009 學年第二學期 實用語文 二 課程考試試卷 c卷 一 視聽表達題 14分 1 從面試官的提問你可以看出聯想公司需要員工具備哪些能力?3分 2 在回答面試官的問題中,你認為哪一次回答最好,說明理由。4分 3 王小姐能被聯想公司聘用嗎?為什麼?7分 二 閱讀題 27分 ...

會考試卷數學

2008年甘肅省普通高中夏季會考 高二數學模擬試卷 一 選擇題 本題有22小題,每小題2分,共44分 選出各題中乙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 多選 錯選均不給分 1 已知集合,則等於 abcd.2 則下列各式正確的是 a.b.c.d.3 函式是 a.奇函式b.偶函式 c.既是奇函式又是偶函式 d.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