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的換算教學設計

2022-12-23 03:15:02 字數 2281 閱讀 2949

任課教師教學內容

班級三年級

學科數學

授課時間

一課總課時數時2

長度單位的換算

教學能力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目

目標標情感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能說出換算時的思考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口算卡片。教學步驟:一、複習舊知1、複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

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理解已學過的長度單位中相知識鄰單位之間的換算方法。目標

(2)提問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關係是什麼。把這些長度單位按照從小到達的順序進行排列。

2、學生口答下列問題。

1厘公尺=()公釐10公釐=()厘公尺1分公尺=()厘公尺10厘公尺=()分公尺1公尺=()分公尺10分公尺=()公尺3、思考後回答,說說你是怎麼想的。(1)2個1厘公尺裡面有幾個1公釐?(2)5個10厘公尺裡面有幾個1分公尺?

4、談話:剛才我們複習了前面學習的知識,接著就來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單位之間的換算)

二、**新知教學例3

1、厘公尺和公釐之間的換算。出示教材5角硬幣的**。

提問:從圖中我們知道乙個5角硬幣的直徑長度是多少?(板書:

2厘公尺)如果換成用公釐作單位又是多少呢?(板書:2厘公尺=()公釐)我們可以怎樣想?

根據提示討論。(1)1厘公尺是()公釐?(2)2厘公尺是()個10公釐?

(3)就是()公釐?

讓學生討論,並指名回答。(讓同學連起來說一說。)

(4)學生回答2厘公尺就是2個10公釐,即20公釐厚,組織學生動手量一量,驗證2厘公尺與20公釐的長度關係。

小結:當我們要把以厘公尺為單位的長度換算成以公釐微單位的長度時,我們根據1厘公尺等於10公釐,想幾厘公尺就是幾個十公釐,也就是幾十公釐就可以了。

2、厘公尺與分公尺之間的換算。出示教材課桌**。

談話:從圖中我們知道了課桌的高度是80厘公尺,它以厘公尺為單位,這樣的長度如果以分公尺為單位,是幾分公尺?你們能按照剛才換算厘公尺和公釐的步驟來說一說80厘公尺=()分公尺嗎?

學生獨立思考後,討論交流,教師提問:

(1)10厘公尺是1分公尺,80厘公尺有()個10厘公尺?(2)()個10厘公尺就是()分公尺?(3)80厘公尺等於()分公尺?

(4)在學生回答了80厘公尺裡面有8個10厘公尺,即8分公尺後,組織學生動手量一量,驗證80厘公尺與8分公尺之間的長度關係。

小結:當我們要把以厘公尺為單位的長度換算成以分公尺為單位的長度時,我們根據10厘公尺等於1分公尺,想幾十厘公尺裡面有幾個10厘公尺,也就是幾分公尺。

思考:把分公尺換算成公尺,該怎麼想呢?3、組織練習。

50公釐=()厘公尺20分公尺=()公尺40公釐=()厘公尺300厘公尺=()公尺20厘公尺3公釐=()公釐80厘公尺+8分公尺=()分公尺(同桌交流,選一題說說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評價,全班交流)。4、歸納總結。

提問:比較剛剛學習的厘公尺換算成公釐與厘公尺換算成分公尺的情況,它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點?你發現了什麼?

(1)它們之間的進率都是10。

(2)厘公尺換算成公釐,是將高階單位換算成低階單位計量,換算時乘以單位間的進率。(3)厘公尺換算成分公尺,是將低階單位換算成高階單位計量,換算時除以單位間的進率。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4題。

先說一說這些題目與教材中的例3有什麼不同?應該怎麼想?請同學分2人小組討論,把結果填在書本上。然後指名學生回答。

2、完成「練習五」第8題。

請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以不同長度單位計量的長度應該怎麼比較大小,教師提示應該先統一長度單位。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認真聽。

3、完成「練習五」第10題。

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1)繩子對折再對折,將繩子平均分成了幾份?(4份)(2)求每段繩子多長,就是求什麼?

怎樣列式?(4分公尺÷4=1分公尺)(3)如果這根繩子長2分公尺,你知道怎麼算嗎?四、課堂小結

1、剛才我們學習的是長度單位的簡單換算,在進行長度單位換算時,要先想換算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再根據進率來推算結果。

2、你還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在乙個和諧民主的環境裡學

教學效果

習,才能培養出心智健全、張揚個性的學生。

教師也要細緻引導,通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實際應用

課後記教學效果修改意見

鞏固所學。

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

多給學生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事情所需時間,在頭腦中

修改意見

建立表象,在估測其他事情時可借鑑作比較。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 時間的計算 教學案例 竇如星 竇莊子聯校 教材分析 時間的計算 是小學數學第五冊時.分.秒的基礎上教學的。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一年級就認識了時針.分針。並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 60分。但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比較複雜.時間又時時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因此,教材從教...

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

2011 2012學年上學期三年級數學期末試卷 學校班級姓名座號成績 一 口算 6分 6 745 5200 800 24 6 8 33000 1500 760 6035 7 27 53240 1205000 500 3600 600 二 我會填 27分 1 3千公尺 公尺 6500千克 噸 千克 6...

冀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評價試卷

冀教版三年級數學第五冊第1 2單元形成性評價試卷 我是聰明的一休,我能填得快又準!20分 1 如果把乙個圖形兩側的圖形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2 619 185 41 先算 法,再算 法,結果是 3 根據每組第乙個算式的得數,寫出第二個算式的結果 276 100 376538 200 338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