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暑期培訓

2022-12-18 06:45:06 字數 5848 閱讀 6837

2010暑期培訓—資訊科技

引子教育的過程不是填滿罐子,而是點燃火炬;

充分利用自身既有之長,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山東省2023年高考基本能力資訊科技部分

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

義務教育階段資訊科技「課程標準」

1.初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教育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圍繞著它。課程作為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改革和發展必須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主旋律。從這個意義講,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著眼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創新能力的發展),著眼於促進學生當前與未來生活質量的提高,著眼於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成為新課程的新視野。

1.初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1)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①課程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②課程要面向每一位學生

③課程要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2)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①課程要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②課程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

(3)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①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

②學生個人的知識與經驗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③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與認識

1.初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4)提倡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①自主學習

②小組合作學習③**學習

(5)新課程改革主旋律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①一切著眼於培養學生創新素質

②營造乙個民主、和諧、自由、安全的教學環境(6)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①教學過程是乙個交往的過程②教學交往的前提是平等

③教學交往的主要形式是交流與對話

1.初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7)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①教師要樹立課程意識

②課程是一種教學事件,教學是一種課程開發③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8)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①要樹立發展性評價的意識②評價標準應該多維化

③評價方法應該多樣化④評價主體應該多元化⑤以學論教

2.初中資訊科技課程定位

國家規定的必修學習領域內容包含於綜合實踐活動在我省作為地方課程設定操作性、實踐性、**性與小學及高中課程相銜接

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肩負著雙重任務:

一是為現代資訊社會提供合格的、具備良好資訊素養的勞動者;

二是為高中學校輸送合格的、具備良好資訊素養的新生。

3.初中資訊科技課程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資訊科技課程的總體目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學生的資訊素養體現在:

具有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應用資訊科技的興趣與願望;了解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掌握資訊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基本技術;能夠借助資訊科技創造性地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了解與資訊科技應用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主動防範不良資訊,抵制不良資訊行為,初步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責任感。

初中階段的資訊科技課程的目標在於使學生通過學習經驗的積累與積極的反思,達到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協調提公升,初步學會思考資訊科技的價值並初步形成積極而健康的態度。

什麼是資訊素養?

為什麼把課程目標定位於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課程目標是如何表達資訊素養的

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的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構建。1.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資訊及資訊科技的概念與特徵,了解利用資訊科技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資訊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資訊科技的發展趨勢。(2)能熟練地使用常用資訊科技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學習資訊科技的能力,能適應資訊科技的發展變化。(知識目標)

2.過程與方法

(1)能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或歸納需要利用資訊和資訊科技解決的問題,能通過問題分析確定資訊需求。

(2)能根據任務的要求,確定所需資訊的型別和**,能評價資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

(3)能選擇合適的資訊科技進行有效的資訊採集、儲存和管理。

(4)能採用適當的工具和方式呈現資訊、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5)能熟練運用資訊科技,通過有計畫的、合理的資訊加工進行創造性探索或解決實際問題,如輔助其他學科學習、完成資訊作品等。

(6)能對自己和他人的資訊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能歸納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能力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資訊科技蘊含的文化內涵,激發和保持對資訊科技的求知慾,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資訊科技、參與資訊活動的態度。

(2)能辯證地認識資訊科技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日常生活學習的影響。

(3)能理解並遵守與資訊活動相關的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負責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資訊科技。

(情感目標)

教學實施中如何培養和提公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1.注重培養學生的資訊情感意識,促使學生主動了解、應用資訊科技

2.注重培養學生的資訊能力,促使學生適應資訊科技的發展

3.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倫理道德,促使學生自覺依法進行與資訊有關的活動4.重視學生對資訊、資訊處理相關知識及資訊科技基本知識的學習,促使學生把握資訊科技的根本

5.重視問題解決和學科整合,促使學生親身經歷處理資訊、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等資訊科技過程

6.重視環境設計,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新

7.重視技術思想與文化思想的挖掘,提高學生對資訊科技重要作用的認識

四、初中資訊科技教學評價策略

評價理念評價實施

★「評價」是課程實施的乙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新課程綱要已經改變了在評價

中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注重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國家相關檔案明確提出《資訊科技》課程的評價原則及方式: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

1.評價理念

1.評價理念

◆評價目標:更新觀念,全面認識教學評價的多重價值,注重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和發展性功能;

◆評價內容:促進評價內容多元化,除關注學業成就、公升學率外,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素質與潛能的發展;

◆評價時機:既重視結果,又關注過程,促進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

合;◆評價方法:教師要在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和使用簡明有效、形式多樣的評價方法,並重視對實踐的不斷反思和改進;

◆評價主體:重視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和主體地位,使評價成為多主體積極參與、共同成長的互動活動。

2.評價實施

(1)將學習目標及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2)倡導運用多種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3)不同時期的評價

課堂評價(發展性、表現性):提問、演示、任務、觀察、檢測、模擬……階段評價(診斷性、形成性):書面測試、上機操作、成長記錄、作品製作(評價要素、指標權重)、問題求解、研究性學習……

結果評價(終結性):期末考試、等級考試、模組考試、公升學考試、創新實踐活動……

青島版教材

初中資訊科技教材使用建議

青島版教材特點青島版教材結構青島版教材運用

1.青島版教材特點

滲透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選取實用、前沿的內容,盡力克服「偏軟、偏微軟」的弊端,拓展了資訊科技學科的內涵。

注重創設高度真實的學習情景,幫助學生根據實際需要,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實用的、易遷移的知識與技能。

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分散到不同學年的實踐活動中,力求通過任務需求的提公升引領學生螺旋上公升式學習。

鼓勵學生將學到的資訊科技技能應用到其他學科領域中,以推動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實現資訊科技作為學習物件和學習工具的雙重價值。注重對相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青島版教材結構

共有七年級(上、下)、八年級(上、下)、九年級(上、下)6冊教材;

七、八年級為乙個學段,內容為必修;

九年級為乙個學段,內容為選修,其中九年級(下)為總複習冊;

每冊設定2-4單元,共15課;

2.青島版教材結構

七(上)

第1單元資訊與資訊科技第1課資訊的特徵

第2課現代資訊科技與生活第3課計算機探秘

第4課使用計算機管理檔案第5課資訊保安與資訊道德單元小結

第2單元我的新學期第1課歡迎參加辯論會第2課為運動員加油

2.青島版教材結構

七(下)

第1單元資料處理第1課資料計算第2課資料分析

第3課資料的圖表化

第4課工作表的格式化與列印單元小結

第2單元網路技術基礎第1課計算機網路基礎第2課網際網路基礎

第3課網際網路的基本服務第4課網際網路的應用單元小結

2.青島版教材結構

八(上)

第1單元**設計與製作第1課建立站點

第2課設計**首頁第3課網頁中的**第4課網頁的美化第5課建立超連結

第6課**的發布與維護

第7課製作表單網頁單元小結

2.青島版教材結構

八(下)

第1單元演算法思想初步第1課演算法基礎知識

第2課利用e語言程式解決高斯問題

第3課e語言程式設計基礎第4課分支結構第5課迴圈結構第6課列舉法

第7課演算法的優化示例單元小結

2.青島版教材結構2.青島版教材結構

3.青島版教材運用建議

3.青島版教材運用建議

按時開課。初中的起始學段為七年級,如果每週安排1課時教學,七、八年級可完成必修內容的教學。九年級開始選修內容,九(上)旨在拓展資訊科技教育的內涵,九(下)為總複習冊,一方面複習鞏固,指向中考(或等級考試),另一方面與高中銜接。

領悟教材。通讀整套教材,領會教材編寫原則(生活化、趣味性、綜合性、時代性、整合性、結構化)、編寫意圖、編寫思路,熟悉教材編寫體例、單元及課的結構,明確相關欄目(閱讀與思考、學習目標、學習與**、實踐與創新、我的收穫等)的設定意義。

3.青島版教材運用建議

合理調整。本套教材小學與初中在縱向上互相銜接,高年段內容是低年段對應內容的自然延伸;每項內容又都在不同水平上整合了資訊科技工具(軟體、硬體)、資訊科技原理、資訊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安全、規範、社會意義等。各項內容在橫向上互相聯通,內容也相互交融,沒有絕對的先後順序,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重新整合。

精心設計。對於操作類的課(**、動畫製作),倡導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教學設計;常態課要關注學生生活經驗和實際水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無定法。

教材內容大致分為理論類和操作類兩類,在教學實踐實踐中要依據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講解法、演示法、**法、實驗法、遊戲法、競賽法、任務驅動法、問題解決法、案例分析法等)。

3.青島版教材運用建議

注重情景。新教材在情景創設、引起學生的興趣等方面下了工夫,因此老師們一定要充分理解、理性對待、合理運用教學情景,某些連貫性的情景一定要駕馭好。強化實踐。

以教材中的「實踐與創新」為載體,突顯資訊科技學科實踐性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習評價的功能,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公升。

提公升素質。新教材對教師的要求:加強學習,提公升素質;課堂教學,精心設計;重視評價,促進發展;加強交流,善於合作;感性接受,理性批判;深入鑽研,勤於反思。

3.青島版教材運用建議

°活±用教材。°活±用教材就是在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科學地拓展教材內容,有效地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和自主實踐的機會,充分發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禁搬教材。教材總會反映出主編及編寫組的個人傾向或意圖,所採錄範例或列舉的事例等總是反映出編者熟悉或喜歡的東西,但這些東西不一定是你熟悉的,你學生喜歡的。因此,我們研習教材更多地是理解、體會編者的編寫意圖,領悟教材章節(包括教學範例與事例)所要達成的目標,從而根據本校的教學實際而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不是完全照搬教材。

科學檢測。教材的理解、把握與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終結性評價。正如高中資訊科技教學會受山東省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基本能力測試的導向和影響一樣,初中資訊科技教學也會受到市統一期末考試、中考的影響。

新課標下的資訊科技教學

課程目標

普通高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公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我們把義務教育階段資訊科技課程的總目標定位為: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暑期資訊科技培訓心得

準備的過程是糾結的,也是很有壓力的,但完成之後的欣喜與成就感也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體會的。做中學,學中做,是不變的真理。二 鬱老師的 撰寫讓我有動筆的衝動,又讓我對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產生油然的敬佩之情。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教書匠,怎樣在我們平凡的人生中盡量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許鬱選民老師就做到了。我也...

暑期資訊科技培訓心得

生有涯而學無涯,學習豐富並拓展人生 資訊科技的全區暑期培訓如期舉行,給我的感覺是既有壓力感又有成就感,更多的是有了新啟發,引發了新思考。這次培訓讓我感受到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但學習新知 感受新事物讓我的人生更加豐富,讓我體會到學習新知會讓有限的人生得到極大的拓展。這次的培訓不管是我要準備講的,還是我...

2023年暑期教師資訊科技培訓總結

學校教師發展中心要求上交假期中市裡組織的培訓總結,於是簡單寫了一下 xx年8月20號下午至22號,市教科院組織的高中資訊科技培訓在 實驗中學如期舉行。這次培訓共有資訊科技骨幹教師100多人,他們來自於 市各個地區的高中學校,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不少優秀的年輕教師。此次培訓,主要突出 三步四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