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常識

2022-12-16 21:42:02 字數 5764 閱讀 5423

中國建築史序號一

朝代原始社會

年代距今9000~2023年

歷史特點建築特點

1.幹闌式建築2.木骨泥牆

建築技術

隼卯技術出現

代表建築或遺址

1.浙江餘姚河姆渡2.西安半坡、陝西臨潼姜寨

代表人物

備註二者均屬仰韶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

二(一)(二)

奴隸社會夏商

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476年西元前2023年~西元前2023年西元前2023年~西元前2023年

奴隸社會大發展時期

迄今發現的規模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築

建於長方形土台上,長面朝前,有縱有橫,布局已具庭院的雛形

鄭州**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最早的庭院式建築黃陂盤龍城**遺址河南偃師屍溝鄉早商遺址殷虛,晚商都城遺址

青銅器、甲骨文

(三)西周

西元前11世紀~

西元前771年嚴格的等級制度

周制——「三朝五門」

中國第一四合院陝西岐山鳳雛

村湖北圻春幹闌式建築

魯班西周在建築上的突出貢獻就是瓦的發明始修長城

(四)春秋

西元前776年~西元前476年高台榭、美宮室1序號

三(一)(二)

朝代封建社會戰國秦

年代西元前475年~公元581年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6年

歷史特點建築特點建築技術代表建築或遺址代表人物備註

含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戰亂頻仍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

城市規模擴大

木工已有河北平山縣的一塊銅板錯金銀很高水平的「兆域圖」

已知的最早的建築總平面圖阿房宮即秦始皇擬建的超宮的前殿

都城與宮殿均不遵周禮,採用「東西堂」

有溫室、冰室,建築技術進步

秦始皇的陵墓——驪山陵,未掘「秦俑學」修馳道、築長城

(三)漢

西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包括王莽新朝)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公元265年~公元581年

都城與宮殿均不遵周禮,採用「東西堂」

東漢末魏、蜀、吳三國鼎立戰亂

黃腸題湊:漢代帝王陵制,用栢木斷類成的墓室,栢木心為黃色,木斷頭皆朝內,故稱。

(四)三國

河北臨章縣鄴城,有中軸線,有明確的分割槽中國第一座輪廓方正的都城

(五)兩晉、南北朝

包括:兩晉——1.五胡十六國、北魏——a.東魏——北齊;b.西魏——北周

——2.東晉、宋、齊、梁、陳除北周外,都城與宮殿均不遵周禮,採用「東西堂」

佛寺、佛塔及石窟寺的出現是本時期建築最大的成就

1.公元516年北魏胡靈太后在洛陽建的永

寧寺塔,是一座方形平面的九層木塔現存的河南登封嵩山嵩嶽寺塔,建於北魏公元523年,是一座15層的密簷式塔,是我國地面之上真正的建築遺存中最早的一座

舍宅為寺。南北朝盛行的社會風尚。

總結:綜觀此階段歷時900餘年,以漢代為高潮。1.

中國建築作為乙個獨特的體系,到漢代已經確立。2.木構架體系、院落式布局等特點已基本定型。

後期由於佛教哲學與藝術的傳入,以及中國哲學中玄學的興起,建築形象趨於雄渾而帶巧麗的風格。2序號

三(一)

朝代封建社會中期隋

年代公元581年~公元2023年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歷史特點建築特點建築技術代表建築或遺址代表人物備註

此階段包括隋、唐、五代、宋、遼、金

有規劃地建城

最突出的建築成就就是新建一隋匠——

座都城——大興城

趙縣的安濟橋,是一座敞肩拱橋,比歐洲同類橋梁早2023年

宇文愷李春

遺存至今最著名的建築是河北隋匠——

山東濟南柳埠的神通寺四門塔,平面為方形的單層石塔,建於公元611年

(二)唐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歷史上有過多次「滅法」,如「三五一世」滅法,使現存木構佛殿很少有早年間的

大明宮的尺度比明清北唐代最巨集偉的建築當推武則天京紫禁城的尺度大的的「明堂」。是一座底方上圓的多,就是非主殿的麟德三層樓閣,98m見方,高86m。殿也是太和殿面積德三最早的一座木構建築山西五颱倍。

山南禪寺大殿,建於公元782年;木構用料已具模數、鬥最大質量最好的木構是山西五拱功能分明,尤其是脊台山佛光寺東大殿;建於公元之下只用大叉手而不施857年;侏儒柱。

將大興城改稱長安城,作為都城,繼續完善。後在長安城東北隅城牆之外修建一座大明宮,逐漸成為唐代的政治中心。軸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屋頂平緩、出簷深遠造型莊重美觀。

唐代的木塔已無一倖存,磚塔尚有數座:1.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2.長安縣的稱,用於官署。

興教寺玄奘墓塔,此兩座屬樓閣式塔;3.西安薦福寺小雁塔;4.河南登封法王寺塔;5.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後三者屬密簷式塔。

唐塔一般是方形平面,單層塔壁,以木樓板,木扶梯分層。淨藏禪師塔是八角形平面,是已知的用八角形平面的首例。3序號

(三)朝代

五代年代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歷史特點

多戰亂,北方尤甚

建築特點

建築技術代表建築或遺址

蘇州虎丘的雲岩寺塔,原9層,現存7層,是八角形平面,雙層塔壁的磚塔。

南京棲霞山舍利塔也是此時期的遺物。

木構殿堂現存:

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2023年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2023年現存最高磚塔:河北定縣開元寺料敵塔,高84公尺

第一座琉璃面磚塔:河南開封祐國寺塔,俗稱鐵塔

現存最高石塔:福建開元寺雙石塔

代表人物

相傳《木經》為哲匠喻皓所著

備註它是磚塔中由唐代的方形單層塔壁,向宋塔的多邊形平面,有塔心室轉變的第一例。汴梁地處南北兩種建築風格之間,同時受北方唐代的壯碩與南方五代秀麗風格的影響,形成了宋代的建築風格。

(四)宋

公元960年~公元2023年

宋建都汴梁,今開封

城市的裡坊制被突破,拆除坊牆,臨街設肆,沿街建房,形成開放城市。是中國城市史上的乙個重要轉折點。宋朝宮殿的創造性發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點是使用工字型殿

風格趨於精緻綺麗,屋頂形式豐富多樣,裝修細巧,門窗、勾闌等櫺格花樣很多

將作監丞李誡於公元2023年著《營造法式》,確立「以材為祖、材分八等」

宋代家具改革:由跪坐的幾案發展為垂足坐的桌椅。造園之風甚烈,宋徽宗的「艮嶽」更成為亡宋的導火線。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建築規模不大,但精緻,屬南方

風格,多採用穿斗架,具南方地方風格。

木構有斜撐構件,結構合乎力學原理,水平已達相當之高。

遺留至今的兩處最著名的建築:

天津薊縣獨樂寺的山門和觀音閣(公元984年),木塔。現存最大的木構樓閣的精品。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公元2023年),俗名應縣木塔。現存年代最早且是獨一無二的樓閣式木塔。

遼的統治者積極吸取漢族文化,其建築可直視為唐代建築的延續

(五)遼

公元916年~公元2023年

由北方契丹族統治,與北宋對峙4序號

(六)朝代金年代

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

歷史特點

金破宋都汴梁時,帶去圖書、文物及工匠

建築特點

在中都興建的宮殿被成為「工巧無遺力,所謂窮奢極侈者」;開中國建築用色強烈之始。

建築技術

減柱造、移柱造之風盛行,被認為「制度不經」

代表建築或遺址代表人物

備註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內柱僅留兩根,是減柱造的極端之例北京西郊的盧溝橋,長265m,是一座聯拱石橋,橋欄望柱頭上石獅子極多,以數不勝數著稱

總結:綜觀此階段歷時700餘年,以唐代為高潮。1.

長安城規模之大,被列入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城市中的世界第一。2.唐代是中國建築發展的最高峰,其大建築群布局舒展,前導空間流暢,個體建築結構合理有機,斗拱雄勁。

建築風格明朗、雄健、偉麗。3.本階段中國建築體系達到成熟。

序號三(一)

朝代封建社

會後期元

年代歷史特點建築特點建築技術代表建築或遺址代表人物備註

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

此階段包括元、明、清

元大都基本符合《周禮考工記》中所述的「王城之制」,布局上基本符合「方九里,旁三門,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規矩木構趨於簡化,用料及加工都較粗放。

元代宮殿喜用工字形殿。

元大都規劃周密,街道平直,市政工程完備,郭守敬引西山和昌平水源解決漕運主要表現為斗拱縮小,柱與梁直聯,澈上明造,減柱造仍在使用

是由蒙族統治,是中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列入正統的第乙個統一的大帝國

最突出的建築成就就是新建一規劃設計元曲與唐詩

座都城——大都城,多用工字殿,此乃繼承宋代傳統,多使用多彩琉璃、高階木料紫檀、金色紅色裝飾、壁上掛絲毛製品的帳幕等。

元代建築的代表作:山西洪洞縣廣勝寺下寺正殿。/山西芮城道觀寺永樂宮元初建築,內中壁畫著稱;永樂宮原址山西永濟,因修三門峽而移建芮城,是我國文物保護遷建古建築較成功的一例

為劉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耳

宋詞並稱,與之相應的戲台建築較多,至今在山西臨汾等處仍有元代戲台留存

永樂宮建於2023年。清淨寺公元1341~1370

河南登封郭守敬建觀星台,是中國最早的一座天文台5序號

(二)朝代明年代

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

歷史特點

曾在南京、臨濠(鳳陽)、北京先後三次建都和宮殿

建築特點建築技術代表建築或遺址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址上建設北京城。。

代表人物

明末吳江人計成著《園治》;記述了明代造園的理論與水平。

工匠蒯祥與徐杲最為傑出。蒯祥能「目量意營」,「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人稱「蒯魯班」七世世系的「樣房」雷氏家族,人稱「樣式雷」,他們製作的建築模型稱為「燙樣」

備註製磚的技術與數量都得到了大的發展。萬里長城及其他許多長城均為明代所建明代家具用花梨、紫檀等木料,構件斷面小,榫卯嚴密緊實。美觀高雅。明式家具馳譽世界

在用磚甃砌元大都的土城時,去掉北邊不發達的五里,向南擴充套件一裡。

北京有一條長7.5km的中軸線,紫禁城宮殿規劃設計嚴整,造型壯通過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築都位麗,功能完備,是院落式建築的最於這條中軸線上。高典範砌磚技術的大發展,出現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磚拱券為結構的無樑殿

其塔身遍飾佛像、力士飛天等紋飾的彩色琉璃磚,絢麗壯觀

最著名的一處無樑殿是南京靈谷寺

的無量殿

南京報恩寺塔,列為當時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

明代中國佛塔又增加了一種型別

(三)清

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

定都北京,沒有沿用過去每改朝換代均要焚毀前宮室以煞王氣的傳統,繼續使用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清代為滿族統治

清代為團結蒙、藏民族,在**、清代在建築上的最突出成就表現在青海、甘肅、蒙古等地修建了若皇家苑囿上。幹喇嘛廟。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園和在承德

所建的避暑山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拉薩修建的布達拉宮、在呼和浩特修建的席力圖召,都是漢藏混合式建築

布達拉宮,清順治二年,公元2023年重建,最大的喇嘛教寺院。

6雍正十二年(2023年)頒布了《工程做法則例》,改宋式的以「材」、「契」為模數的方法為以「斗口」為模數,簡化了計算,標準化程度提高。

在承德避暑山莊周圍修建的「外八廟」結合山坡地形,仿建布達拉宮等建築,融合了漢藏兩式建築而有所創新,使中國建築有了乙個新的發展。

總結:綜觀此階段歷時600餘年,其中除元代受宋代影響外,呈現出若干新的趨向。明清建築則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建築的最後乙個高潮。

明代在經歷數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以後以一切恢復正統的國策,建築方面制定了各類建築的等級標準。明代修建的紫禁城宮殿、天壇、太廟、陵墓等都是規則嚴整的傑出之作。清代的造園和創造出體量極大的漢藏混合式建築也是值得肯定的發展。7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目錄一 人的稱謂 5 直稱姓名 5 稱字 5 稱號 5 稱諡號 5 稱齋名 5 稱籍貫 5 稱郡望 5 稱官名 5 稱爵名 6 稱官地 6 兼稱 6 謙稱 6 敬稱 7 賤稱 7 特殊稱謂 7 二 古代職官 8 爵 8 丞相 8 太師 8 太傅 8 少保 8 尚書 8 學士 9 上卿 9 大將軍 9...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大全

一 科舉教育 1 科舉制度概說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通過考試選拔 的一種基本制度。它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 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時1300餘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官制史角度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巨大進步。它所堅持的是 自由報名,統一考試,...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測試

10別人賢能的兒子 11別人的學生 賢侄賢弟仁兄等等 2 其他別稱 同窗 同門 同硯 寒窗 門生 東床 東坦 嬌客 外父 外姑 季父 冢子 庶子 良人 良君 細君3 稱謂前加上 家 或者 舍 表示對自己的謙稱1.家父 家嚴 家君 2.加母 家慈 3.寒舍 自己的家 4.家兄 5.舍妹 6.舍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