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總平面設計規範

2022-12-15 18:06:05 字數 5512 閱讀 2816

1《海港總平面設計規範》(jtj 211—99)

1.0.3海港總平面設計應貫徹節約岸線、節約用地、節約能源和安全生產的方針,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防治汙染。

3.1.1港址選擇應符合國民經濟發展和沿海經濟開發的需要,並應滿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港口的性質和規模應根據腹地經濟、客貨流量及集疏運條件確定。

3.1.2選址應根據港口性質、規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則,合理利用海岸資源,適當留有發展餘地,並應進行多方案比選。

3.2.11*選址應充分考慮港口工程與泥沙運動間的相互影響,避免導致港口嚴重淤積和海岸或河口的劇烈演變。4.1.1平面布置應以港口發展規劃為基礎,合理利用自然條件、遠近結合和合理分割槽,並應留有綜合開發的餘地。各類碼頭的布置既應避免相互干擾,也應相對集中,以便於綜合利用港口設施和集疏運系統。

4.2.3*船舶迴旋水域應設定在進出港口或方便船舶靠離碼頭的地點。其尺度應考慮當地風、浪、水流等條件和港作拖船配備、定位標誌等因素,可按表4.2.

3確定。迴旋水域的設計水深可取航道設計水深。

船舶迴旋水域尺度表4.2.3使用範圍

有掩護的水域,港作拖船條件較好,可藉岸標定位無掩護的開敞水域或缺乏港作拖船的港口允許借碼頭或轉頭墩協助轉頭的水域

迴旋圓直徑(m)

2.0l2.5l1.5l

受水流影響較大的港口,垂直水流方向的迴旋水域寬度為(1.5~2.0)l;沿水流方向的長度為(2.5~3.0)l

注:①迴旋水域可占用航行水域,當船舶進出頻繁時,經論證可單獨設定;②l為設計船長(m)

4.2.9*港池和航道間的連線水域,應滿足船舶進出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據港池與航道間的夾角和船舶轉彎半徑確定。

船舶轉彎半徑,自航為3倍設計船長;拖船協助作業為2倍設計船長。

4.3.3有掩護港口的碼頭前沿高程為計算水位與超高值之和,應按表4.3.3中的基本標準和複核標準分別計算,並取大值。

碼頭前沿高程表4.3.3

基本標準

計算水位

超高值(m)1.0~1.5

複核標準

計算水位

超高值(m)0~0.5

設計高水位(高潮累積頻率10%的潮位)

極端高水位(重現期為50年的年極值高水位)

注:①計算水位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海港水文規範》的有關規定確定;②位於陸沉地區的港口,碼頭前沿高程應適當留有沉降富裕量;

③當碼頭附近陸域過高時,為便於同鐵路、道路在高程上的合理銜接,碼頭前沿高程經論證後可作適當調整。4.3.

5*碼頭前沿設計水深,是指在設計低水位以下的保證設計船型在滿載吃水情況下安全停靠的水深。其深度可按式(4.3.

5-1)和(4.3.5-2)確定。

4.3.6*碼頭泊位長度,應滿足船舶安全靠離作業和繫纜的要求。4.4.4*除油品碼頭以外的其他危險品碼頭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4.4.4.1當危險品數量較少時,其裝卸作業可與港區其他碼頭泊位混合使用,但應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4.4.2當危險品數量較大且貨源穩定時,可設定專用危險品碼頭,其布置可根據危險品性質參照油品碼頭及其他有關規定確定。

4.4.5油品及其他危險品碼頭,應按國家有關規定配置相應的消防和安全設施。

4.5.8*防波堤和口門的布置應使港內有足夠的水域、良好的掩護條件、適應遠期船型發展、減少泥沙淤積及有利於減輕冰凌的影響,並應減少防波堤的長度。

4.5.11*防波堤口門的有效寬度b0應為設計船長的1.0~1.5倍,b0見圖4.

5.11-1。4.7.1*選擇錨地時,應考慮便於船舶尋找和方便設標,並滿足各類船舶錨泊安全要求。

4.7.3.1錨地的邊緣距航道邊線的安全距離:港外錨地不應小於2~3倍設計船長;港內錨地採用單錨或單浮筒繫泊時不應小於1倍設計船長,採用雙浮筒繫泊時不應小於2倍設計船寬。

4.7.3.2港外錨地水深不應小於設計船型滿載吃水的1.2倍。當波高(h4%)超過2m時,尚應增加波浪富裕深度。港內錨地水深應與碼頭前沿設計水深相同。

4.8.1*進港航道選線應結合港口總體規劃,適當留有發展餘地。必須在滿足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引航距離、航標設定、挖泥數量、施工條件和維護費用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4.8.7*單、雙向航道寬度可分別按式(4.

8.7-1)和式(4.8.

7-2)確定。4.8.8*進港航道水深應按式(4.8.

8-1)和式(4.8.8-2)計算。

4.10.3港區陸域布置應結合裝卸工藝流程和自然條件合理布置各種運輸系統,並應合理組織港區貨流和**,減少相互干擾。

5.1.2*裝卸機械裝置應根據裝卸工藝的要求選型,並綜合考慮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能耗低、汙染少和維修簡便等因素。

5.1.7採用大型移動式裝卸機械時,應設定檢修和防風抗颱裝置。

5.3.7對受粉塵濃度影響可能引起**的場所,應有報警裝置和防爆措施。對自燃、易燃貨物應限制堆存高度和堆放時間,並採取必要措施。

5.5.5*散糧碼頭的裝卸機械採用斗式提公升機時,應配備完好的速度檢測、打滑、測溫和過熱保護等安全裝置,殼體上應設洩爆孔蓋。

5.5.8*散糧碼頭的裝卸工藝流程應具備入倉、出倉和倒倉等工藝流程,工藝流程系統應密封可靠,並應配備完善的吸塵系統。

5.6.7貨櫃碼頭危險品箱應根據危險品箱的運量及危險品種類,按照國家有關危險品貨物裝卸和存放的條例確定存放場地和存放方式,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相應的消防和安全設施。5.6.10*貨櫃堆場流動機械及車輛執行道路應設定明顯的車輛執行路線標誌。5.7.3.2輸油幫浦的電機應選用防爆型,有困難時應採取有效的防爆措施。

5.7.8*輸油管線的穿越和跨越應符合下列規定。

5.7.8.1輸油管線穿越鐵路時,應加設套管或涵洞。套管頂距軌頂的距離不得小於1.0m,兩端伸出路基邊坡不得小於2.0m。

5.7.8.2輸油管線穿越主要道路宜加設套管。套管頂距路面不得小於0.8m,套管兩端伸出路肩不得小於1.0m。5.7.8.3套管內的輸油管不應有連線焊口。

5.7.8.5輸油管線跨越港區鐵路、道路時,軌頂或路面以上的淨空高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港區鐵路,蒸汽及內燃機車為5.5m,電氣機車為6.

5m,並符合鐵路建築限界要求;(2)對港區道路為5.0m,並符合道路建築限界要求。

5.7.11油罐裝置、輸油管線和輸油臂等應按有關規定設定防雷和接地裝置。輸油臂應設絕緣法蘭,碼頭上並應設供油船使用的接地裝置。

5.7.12*油罐應設定溫度、液位等控制儀表,報警裝置及其他必要的附件。

6.2.10*鐵路站場路基面寬度應按配線設計確定。從站場外側的線路中心至路基面邊緣寬度,不應小於3.0m。

梯線和調車牽出線經常有調車人員上下調車作業一側,不應小於3.5m。6.3.5港內道路邊緣至相鄰建築物的淨距不應小於表6.

3.5中的數值。

道路邊緣至相鄰建築物的最小淨距表6.3.5

相鄰建築物名稱

建築物面向道路一側無出入口

建築物面向道路一側有出入口,但不通行機動車輛

建築物邊緣

建築物面向道路一側有流動機械出入口

建築物面向道路一側的出入口經常有汽車出入時

地上管線支架、柱、杆等邊緣貨堆邊緣圍牆邊緣

最小淨距(m)

1.53.04.56.01.01.51.0

注:①表中最小淨距:對有路肩的道路自路肩邊緣算起,對無路肩的道路自路面邊緣算起;②有特殊要求的建築物及管線至道路邊緣的最小淨距,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

6.4.2.2*港口道路與鐵路平面交叉時,道路應具有良好的瞭望條件,並應滿足國家現行標準規定的視距要求。當不能滿足視距要求時,港外道口及港內交通繁忙的道口應設定看守,碼頭前方或庫場作業地帶的道口,應設定報警、色燈訊號。

7.1.4*新建的排水系統應採用分流制。

7.1.7緊鄰山地丘陵的港口,港區排水設計應考慮排洪措施。

7.2.6港口陸域消防用水量、水壓及火災延續時間等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j16)的有關規定執行。

7.2.8*港口生活用水、船舶用水和客運站用水的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的有關規定。

7.2.20港區負有消防給水任務的管道,其最小直徑不應小於100mm;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於120m。

7.3.12*危險品貨櫃周圍應設定獨立排水管、渠,並設定汙水收集設施,汙水不得匯入貨櫃堆場排水系統。8.2.8*港口配電線路設計,在鹽霧或腐蝕性氣體嚴重的場所,易燃、易爆的場所,必須採用銅導線或銅芯電纜。8.2.11*電纜溝、電纜遂道應有防水、排水措施。

8.2.14電纜直接埋地敷設時,埋設深度不應小於0.7m。8.2.15*電纜橋架敷設電纜應符合下列規定。

8.2.15.2在室內採用電纜橋架敷設電纜時,其電纜不應有黃麻或其他易燃材料的外護層。8.2.15.10電纜橋架與各種管道平行或交叉時,其最小淨距應符合表8.2.15的規定。

電纜橋架與各種管道的最小淨距(m)表8.2.15管道類別

一般工藝管道

具有腐蝕性液體或氣體管道

有保溫層

熱力管道

無保溫層

平行淨距0.40.50.51.0

交叉淨距0.30.50.51.0

8.2.15.14電纜橋架在穿過防火牆及防火樓板時,應採取防火隔離措施。

8.4.1連續輸送機械自動控制連鎖,必須滿足生產工藝和安全的要求,並應可靠、先進、簡便和經濟合理。8.4.3連續輸送機械自動控制,應能解除連鎖,實現機側單機控制,起停按鈕及轉換開關安裝位置應安全,便於操作和維護。

8.4.5*自動控制系統應設定下列安全措施。

8.4.5.1*沿線應設定起動預告訊號。8.4.5.2在值班點應設定事故報警訊號。

8.4.5.3在機側控制箱上應設定控制電源開關及急停開關。

8.4.5.4集中控制台上應設定使全線立即停車的緊急事故斷電開關或自鎖式按鈕。8.4.5.5*帶式輸送機械的巡視通道內應設定事故斷電開關或自鎖式按鈕。8.4.5.8*應設定溜槽堵塞檢測保護。

8.4.14連續輸送機械自動控制系統中各單機嚴禁自起動。

9.1.4通訊站、海岸電台和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站,必須設定可靠的工作接地系統和防雷接地系統。10.1.1為保障船舶進出港口的航行安全,港口應設定必要的助航設施。

10.2.2.1*對有礙航行的水下障礙物和淺水區應設定浮標,標出安全航道。當可航水域寬闊、進出港船舶航行頻繁,需要實行進出港分道航行時,應設定一系列標誌,標示分隔線位置。

10.2.3.3靠近航道的防波堤或導流堤的堤頭應設定燈樁,其燈光不得與水中標誌相混淆。口門處的燈樁應按進口方向左側紅光、右側綠光設定。當防波堤或導流堤較長,其走向與航道走向平行並接近時,應在堤身上以適當間隔設定固定標誌。

10.2.4.1燈塔和燈樁的燈光高度與光強,必須滿足設計射程的要求。

11.1.1*環境保護設計應執行和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保標準及規定的防治汙染措施。

11.3.1港口散貨裝卸和堆存作業產生的粉塵,應根據粉塵性質及作業條件採用濕法、乾法和化學方法進行防塵和除塵。粉塵排放濃度不得超過有關標準。

11.4.1油港裝卸工藝設計應有防治油氣汙染的措施,並應符合下列規定。11.4.1.1裝船軟管管頭應配置盲板。

11.4.1.2油幫浦房、油汙水處理廠和化驗室等應採用通風換氣等防護措施。11.4.3*對散裝糧食和木材的薰蒸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防洩漏措施。11.4.4筒倉散糧薰蒸後有毒氣體排放口應高於筒倉頂3m。

11.4.5裝卸有毒液體化學品碼頭,應有防止有毒氣體溢散措施。

11.8.1油品和液體化學品的裝卸工藝設計,必須選用效能可靠的裝置和自動切斷溢油、溢液的控制裝置。

城市道路平面設計規範

第一節平面設計 第 條平面設計應符合下列原則 一 道路平面位置應按城市總體規劃道路網布設。二 道路平面線形應與地形 地質 水文等結合,並符合各級道路的技術指標。三 道路平面設計應處理好直線與平曲線的銜接,合理地設定緩和曲線 超高 加寬等。四 道路平面設計應根據道路等級合理地設定交叉口 沿線建築物出入...

6《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範》GB5

gb50187 93 主編部門 中國工業運輸協會 批准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施行日期 1994年5月1日 關於發布國家標準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範 的通知 建標 1993 730號 根據國家計委計綜 1986 250號文的要求,由中國工業運輸協會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編制的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範 ...

平面設計教程平面設計技巧

版面 組織元素 我們的朋友理查德一直熱愛飛行,所以他集資買了一架飛機並在西海岸開展專機包租業務。我們可以輕易知道他的心思放在 他所駕駛的噴氣式飛機擁有各種高階技術裝置,但他所設計的商業名片卻讓人感覺有點 讓我們看一下是否能夠按照原來的基本版面改進一下他的設計,讓他的名片與他的飛機看起來一樣快!飛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