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複習提綱

2022-12-08 07:09:05 字數 4757 閱讀 9922

一、中國建築史部分

〈一〉 中國古代建築基本概念部分

1、穿斗式漢時成熟,南方各省多用。沿進深方向布柱,柱比較密,而柱徑略小,不用梁,用「穿」貫於柱間,上可立短柱,柱頂直接承檁。優點是用料較小,山面抗風性能好;缺點是室內柱密而空間不夠開闊。

2、抬梁式春秋時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進深方向布置石礎,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構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絡柱頂,梁頭與瓜柱頂做橫向的檁,檁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連成乙個整體。優點是室內少柱或無柱,可獲得較大的空間;缺點是梁柱等用材較大,消耗木材較多。

3、井乾式將圓木或半圓木兩端開凹榫,組合成矩形的木框,層層相疊作為牆壁——實際是木承重結構牆。它耗材量大,建築面闊和進深受木材長度限制,外觀厚重,應用不廣。

4、間中國建築的「間」是兩榀屋架所圍合的空間。以「間」為基本單元,不同的間組成一棟建築,直到一座城市;這就是由「間—棟—院—群—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各間具體名稱是:

盡間-又梢間-梢間-又次間-次間-明間-次間-又次間-梢間-又梢間-盡間

5、工官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建築營造的具體掌管者和實施者,對古代建築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6、司空自週至漢,國家最高工官稱作「司空」

7、將作漢代以後,「掌握作宗廟、路陵、宮室、陵園土木之工」稱做「將作」

8、將作少府秦至西漢,將作的稱謂。

9、將作大匠東漢以後,將作的稱謂。大匠的副手稱為「少匠」。

10、將作監唐宋時期,將作的稱謂。監的副手稱為「少監」。

11、工部隋朝開始設定的,用以掌管全國的土木建築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項工務的機構,其職務範圍比將作大很多。

12、營繕司(營造司)

明清時期,在工部下設營繕司,負責朝廷的各項工程的營建。清康熙以後,改為在內務府設營造司,負責宮殿和園囿的營造。

13、都料唐朝掌握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稱「都料」,專業技術熟練,專門從事房屋的設計與現場施工指揮,並以次為生。

14、宇文愷隋代著名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大師。長期擔任隋朝主管建造方面的**,主持建造許多大型建築,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為以後各代都城建設樹立了樣板,展示了他高超的建築技藝和卓越的設計才華。宇文愷著有《東都圖記》2o卷、《釋疑》1卷和《明堂圖議》2卷。

15、李誡宋代建築師,字明仲,編纂了《營造法式》一書,是中國古代完整的建築專著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16、蒯祥、徐杲(gǎo)

明代初期建築名家、北京宮城設計者。蒯祥主要負責了總體規劃和布局,徐杲負責了明代故宮三大殿的重建。

17、樣式雷明末清初「大木」匠師。清初主持設計故宮的改建,參與故宮太和殿的重建工程,後在工部樣房主持營建和設計。後代子孫共七代都承續其業,舉凡清代重要宮殿建築的營建設計,都出自雷氏之手,被譽稱為「樣式雷」。

18、梁九明末清初,著名建築師,故宮太和殿的設計者。

〈二〉中國古代建築斷代發展概況

◆ 原始社會的建築(舊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時期)

1、巢居與穴居大約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人為的生活空間。由於我國南北方氣候、地理環境差異較大,南方為躲避潮濕與蟲蛇而構木為巢,謂之「巢居」;北方為防嚴冬的風雪卻掘土為穴,謂之「穴居」。

2、仰韶文化在黃河中游,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原始村落遺址,發掘出了許多石器、骨器和陶器,其中有一種陶器表裡光滑,表面彩繪,十分精美,因之又叫「彩陶文化」;距今 5000─7000 年,屬母系氏族社會;已從族外婚發展為對偶婚制,以從事農業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

主要遺址有:西安半坡古建築遺址(木骨泥牆),浙江餘姚河姆渡建築遺址(幹闌式建築)

3、龍山文化在山東章丘龍山鎮發現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其年代為西元前2023年至西元前2023年,發掘的陶器中,多為灰陶和黑陶;農業與畜牧業都很發達,開始了產品交換。父系社會已確立。

西安客省莊半地穴住宅遺址,分內、外二室,中有隔牆,由窄門聯通;內室有柱洞和火塘,外室有柱洞、灶、壁爐和窖穴。

4、茅茨土階以茅蓋屋,夯土為階。

◆ 奴隸社會的建築(西元前21世紀-西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

1、西亳宮殿遺址

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成湯都城——西亳宮殿遺址,是目前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封閉式庭院和最大木構架夯土建築。

2、羨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槨(guǒ)室為主,其東南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槨室,稱為「羨道」。天子級用四出「羨道」,諸侯只可以用南北兩齣「羨道」。

3、僭(jiān)越西周時期,規定只有天子和諸侯才可以造城,規模按等級來決定:諸侯的城大的不超過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牆高度、道路寬度以及各種重要建築物都必須按等級製造,否則就是「僭越」。

4、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建築遺址

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建築遺址是一座相當嚴整的四合院,一條明顯的軸線,前後兩進院子,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最嚴整的四合院例項。

5、瓦的發明是在西周

重要知識點:夏——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成湯都城——西亳宮殿遺址

商——殷墟建築遺址

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設高峰(《考工記》)、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建築遺址、瓦的發明

春秋——秦國的宗廟(陝西鳳翔馬家庄一號建築遺址)和陵寢(陝西鳳翔秦國陵園區)、磚的使用

◆ 封建社會前期的建築(西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1、墓闕墓闕是墓前神道兩側的建築物,它淵源於早期社會建築群入口處的兩側的一種木構建築物。闕的初期用途只是作為建築群大門口處的標誌,到後來人們逐漸賦予其更多的功能,闕起到了表現封建等級制度的作用。到了西漢,為了祭祀的需要,為了表示對神的敬重,以及表示死者的身份、地位,就出現了墓闕。

東漢則是墓闕發展的頂峰時期。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隋、唐、宋代,墓闕則僅限於帝王陵墓專有,到了元、明、清三代,墓闕就悄悄地退出歷史舞台了。代表建築有:

四川雅安高頤墓闕。

2、四大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3、「舍宅為寺」 北魏洛陽有很多佛寺是由貴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謂「舍宅為寺」。前廳改為大寺,後院改為講堂,於是佛寺進一步中國化。

4、佛塔佛塔是為埋藏舍利供佛徒禮拜而修建的,傳到中國以後與中國東漢已有的多層木結構閣樓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式的木塔。典型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磚塔、應縣木塔。

5、石窟石窟是在山崖上開鑿出來的洞窟型的佛寺。著名的有四大佛寺等。

6、石辟邪辟邪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一種可以鎮邪除兇的神獸。石頭雕刻的辟邪一般成對的擺在陵墓的神道上。

7、兆域圖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陵墓出土的金銀嵌錯銅版兆域圖,是西元前三世紀中葉為中山王陵墓群所作的總體規劃與建築設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建築總平面圖。

重要知識點:戰國——第二次城市建設高潮(齊臨淄遺址)

台榭建築的盛行(陝西咸陽秦國咸陽一號宮殿遺址)

秦——咸陽城、秦始皇陵、長城

漢——城市建設(漢長安)、鬥栱的普遍使用、樓閣建築的發展(幾件明器)

闕(四川雅安高頤墓闕)、石墓(山東沂南漢代石墓)

三國、兩晉、南北朝——佛教建築:佛寺(洛陽永寧寺)、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磚塔)、石窟寺(四大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石刻(南京梁蕭景墓墓表、河北正定北齊石柱)

◆ 封建社會中期的建築(公元581年-公元2023年)(隋、唐、五代、宋、遼、金)

1、 安濟橋(趙州橋)

安濟橋,建於隋大業年間(公元 605─617年),在河北趙縣的皎河上,由李春主持建造。它是一座單孔石栱橋,跨度 37.47m,有28條並列拱券。

在拱的兩肩各有兩個小拱,這即能減少橋的自重,又有利於洩洪以降低洪水對橋的推力,成為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橋。

2、開封鐵塔宋朝,河南開封祐國寺塔,在磚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層鐵色琉璃面磚做外皮,是我國先存最早的琉璃塔。

3、福建泉州開元寺石塔

宋朝、福建泉州開元寺兩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築形式,高度在40公尺以上,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塔。

4、河北開元寺料敵塔

宋朝、河北定縣開元寺料敵塔,高達80公尺,是宋朝最高的石塔。

5、應縣木塔遼代、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是我國唯一的木塔,是古代木結構高層建築的例項。

6、《木經》《木經》是一部關於房屋建築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木結構建築手冊,五代喻皓所著。《木經》的問世不僅促進了當時建築技術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對後來建築技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大約一百年以後,由李誡編著的,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寶典」的《營造法式》一書,在很多部分上都是從《木經》上參照的。

重要知識點:隋代——大興城、大運河、河北趙縣安濟橋

唐代——城市建設(唐長安)、宮殿建築,唐大明宮,建築設計的專業化,建築技術與施工水平的提高,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與成熟;

五代——前蜀永陵,南唐、吳越的石塔和磚木混合結構塔,喻皓及《木經》;

宋代——城市里坊制的瓦解,《營造法式》的頒行及其價值,單體與建築群的組合,建築裝飾、技術的發展,園林的興盛;

遼、金、西夏——遼代建築的特點,金代城市與建築的特點,西夏建築的特點

◆ 封建社會後期的建築(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元、明、清)

1、外八廟清朝,康熙、乾隆兩朝,在承德避暑山莊東側與北面山坡上建造了十一座喇嘛廟,作為蒙、藏等少數民族貴族朝覲之用,俗稱「外八廟」

2、無樑殿明朝時期,隨著磚砌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全部用磚拱砌成的建築物,稱為「無樑殿」。多用於放火建築。例項有:南京靈谷寺無樑殿。

3、窯洞山西、河南、陝西等地黃土地區挖土為橫穴,用磚石襯砌成拱頂住房或在地面築拱頂住房,統稱為「窯洞」。

重要知識點:元代——元大都,宗教建築的興盛,元代木構技術的特點

明代——木構架的定型化,磚的普遍使用及琉璃瓦的廣泛應用,建築群布局的成熟與風水的極盛,江南私家園林的興盛,建築裝飾的定型化和室內家具的成熟

清代——皇家與私家園林的極盛,藏傳佛教建築的興盛,住宅建築的多樣性,建築設計方法的簡化與提高,《工程做法》的頒行,樣式雷的建築設計成就,施工技術的創新。

中國建築史複習

中國部分 一 選擇 1.殿堂 式大木構架符合以下哪個特徵草栿 2.鬥栱在 營造法式 的各作制度中屬於 鋪作 3.中國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業街應出現於 宋 4.天安門工程的最初設計承建者是 蒯祥 6.中國拱券結構大致出現於 b西漢 7.以下哪一條與長城無關 a宗法制度 8.18世紀將中國建築介紹到歐洲的...

中國建築史

序號朝代年代歷史特點建築特點 1.幹闌式建築2.木骨泥牆 建築技術 隼卯技術出現 代表建築或遺址 1.浙江餘姚河姆渡2.西安半坡 陝西臨潼姜寨 代表人物備註 二者均屬仰韶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 一封建社會距今9000 4000年 二奴隸社會西元前21世紀 西元前476年西元前2070年 公 元前1600...

中國建築史答案

1.梁思成與劉敦楨分別提出的中國建築的四個特徵,各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梁思成 以 木料 為主要構材 構架 制之結構原則 以 斗拱 為結構關鍵 外部輪廓形式 特異 劉敦楨 承重 與 圍護 結構分工明確 對於各種 氣候 條件的充分適應性 具有一定的減少 危害的可能作用 材料 比較方便。2.梁思成關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