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第六版中國古代建築史複習

2021-03-05 09:14:26 字數 5178 閱讀 2679

第一章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概況

一、中國古代建築概況

1、我國古代建築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獨特的風格,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我國古代建築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三個歷史階段,其中封建社會是形成我國古典建築的主要階段。

3、中國古代建築在城市規劃、建築群組織、園林設計、民居、建築空間處理、建築藝術與材料結構的和諧統

一、設計方法、施工技術等方面有卓越的創造,形成一種成熟、獨特的體系。

二、中國古建發展階段

1、原始社會階段(

六、七千年前—西元前21世紀)

原始社會階段是建築形成的初期。歷經原始人群階段,母系社會—仰韶文化,父系社會—龍山文化。

2、奴隸社會階段(西元前1世紀—西元前476年)

奴隸社會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開始。我國大規模的建築活動是從奴隸社會開始的。這個時期城市、宮殿建築從產生到發展。奴隸社會經歷了夏、商、周、春秋。

我國奴隸社會建築特點:

(1)城市、宮殿、陵墓建築形成並在平面

布局上已形成了均衡對稱

(2)、形成了木構架外觀形式及固有特徵

(3)、建築制度、工官制度建立

(4)、建築施工方法上的手段

五法:「矩定方、規定圓、繩定直、水定平、垂定正。」

(5)、建築材料:瓦、磚

3、封建社會階段(西元前475年—公元2023年)

(前期)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封建社會前期建築在奴隸社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城市、宮殿建築,並且園林建築、佛教建築出現。

(中期) 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

隋唐至宋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也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成熟時期,無論在城市建設、木架建築、磚石建築、建築裝飾、設計和施工技術方面都有巨大發展。

(後期)元、明、清

我國封建社會的晚期,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較遲緩,各時期建築發展雖緩慢、但均有所進步。

各朝代概況

商特徵:商朝是我國奴隸社會大發展時期,是中華民族形成階段。

主要成就:

1、甲骨文 2、青銅器 3、木構建築、夯土技術

城市遺址:1、成湯都城—西亳 2、鄭州**3、湖北武漢黃陂縣盤龍城 4、殷墟—河南安陽小屯村

宮殿遺址:

1、河南偃師二里頭

早商宮殿遺址這是我國至今發現最早的規模較大、較規整的木架夯土建築和庭院的例項,表示中國傳統的院落建築群開始定型。

2、鄭州**宮殿遺址

3、湖北盤龍城宮殿遺址

西周特徵:西周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

主要成就:

1、完善的建築理論體系,嚴格的等級制度

城市建設: 《周禮.考工記》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1)等級制度(布局、規模、道路、城牆、建築物等)

(2)最早的城市規劃理論

2、建築工官制度(司空、司徒)

3、瓦的發明

4、三合土抹面(白灰+砂+黃泥)的應用

5、木架技術

例項:西周早期遺址—陝西岐山風雛村四合院(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

春秋特徵: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時期

主要成就:

1、高台建築(鐵器、耕牛)

2、瓦的普遍應用

3、開始使用磚

4、魯班

5、建築色彩、裝飾

例項:陝西風翔春秋時期宗廟、陵墓遺址

戰國1、城市:齊——臨淄楚——鄢郢燕——下都韓——宜陽趙——邯鄲魏——大樑秦——咸陽

2、高台建築

戰國時期高台建築盛行,體現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 ,反映統治階級追求享受,爭勝好強心理反映戰國時期建築水平

例項:秦咸陽宮殿

3、最早的工程圖

2023年考古發現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中出土98cm*48cm*1cm的銅版圖叫「兆域圖」。推測製圖年代:西元前308年,距今2300餘年。

按一定比例繪製的,可以說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工程圖。

4、建築技術

1鐵工具 2筒瓦、板瓦在宮殿廣泛應用 3製磚業 4木工技術

秦特徵:我國歷史上第乙個**集權的封建國家。

加強統治:修池道、築長城、開鴻溝、普靈池、造陵墓、建阿房宮。

1、長城:西—臨洮,東—遼寧遂城,全長3000餘公里

2、城市:咸陽城

3、宮殿:阿房宮

4、陵墓:驪山陵

漢特徵:漢代經濟處於封建社會上公升時期,古代建築處於發展階段。

1、城市:漢長安 (2.5倍於羅馬城)

2、宮殿:11處西漢陵墓

3、佛教建築

4、建築技術:

(1)、木結構

(2)、製磚技術和拱券結構方面

(3)、石建築四川雅安高頤墓闕(默畫)

三國兩晉南北朝

特徵:國家長期處於**狀態,政治不穩定,社會經濟發展緩慢。

建築上不同兩漢時期,沒有多少創新,主要是繼承和運用漢代成就。

1、佛教建築得到發展

(1)、佛寺

北魏洛陽永寧寺——最古老的佛寺

(2)、佛塔

木塔——永寧寺塔,磚塔——河南登封嵩岳寺

(3)、石窟寺

形式: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

四大石窟1甘肅敦煌:莫高窟

2山西大同:雲崗石窟

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4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

舍宅為寺,南北朝時期官僚捐獻宅邸,作為寺廟使用,建築的形式發生變化。

2、園林有所發展

自然式山水風景園林,人工雕琢的部分增多,講究情趣、寄情山水

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摹仿自然山水風景。

3、家具形式有所變化

4、石刻技術比漢代有所進步

隋1、都城建設(兩都制)

大興城 (隋文帝) 東都洛陽(隋煬帝)東西二京是我國古代巨集偉嚴整的方格網道路系統城市規劃的範例。

2、南北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南—杭州,北—涿州,約2500公里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3、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

設計人:李春特點:敞肩、空腹、石拱橋,

跨度37m,由28道石券並列組成,是我國古代石建築的瑰寶。

4、建築設計上已採用圖紙與模型相結合的辦法—宇文愷

唐歷史背景:唐代是我國經濟、文化繁榮的時期,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發展的高潮期,建築技術和藝術有巨大的發展和提高

政治措施: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文化等方面

建築成就和特點:

1、規模巨集大,規劃嚴整

(1)城市:唐長安、東都洛陽城

(2)宮寢:唐長安—大明宮(相當於明清紫禁城的三倍多)、麟德殿

2、建築群處理日趨成熟——地勢、引導

3、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

問題,並已定型化

4、設計與施工提高——「都料」

5、磚石建築進一步發展——佛塔

(樓閣式、密簷式、單層式)

6、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

沒有純粹裝飾構件,不用或少用補間鋪作,無平板枋

7、對周圍國家產生影響

8、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門閥制度瓦解,大批布衣、文人興起隱居,使園林小型化、功能內容豐富。

五代歷史背景:中國進入五十年的**時期

建築上主要是繼承唐代傳統,創新較少。

石塔:1、南京棲霞山舍利塔

2、杭州閘口白塔與靈隱寺雙石塔

磚木混合結構塔:

1、蘇州虎丘雲岩寺塔

2、杭州保俶塔

宋歷史背景:宋代是中國歷史在唐朝大統一和五代十國戰亂之後,進入北宋與遼、南宋與金對峙時期。

經濟上:農業、手工業、商業、科學技術方面發展水平較高,政治軍事上是我國古代較衰弱的朝代建築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建築成就:

1、城市結構和布局起了根本變化

宋代打破漢、唐以來的裡坊制度

宋代是城市從封閉走向開放的起點

2、木架建築採用了古典的模數制(m0)

《營造法式》—李誡, m0(材)—八等宋崇明二年有定法無定式

3、建築群組合方面,在縱平面上加強進深方向的空間層次,以襯托出主體建築

4、建築裝修與色彩有很大發展,建築外觀細緻、柔美、纖巧秀麗的風格,彩畫、琉璃瓦的使用,高家具

5、磚石建築的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最高的是河北定縣開元寺料敵塔高達84m

6、園林興盛

宋代是中國園林發展的重要時期

7、我國最早的城市地圖—平江府

遼建築方面仿效漢族傳統,沿襲唐代建築風格。

例項:1、天津薊縣獨樂寺

2、北京天寧寺—磚砌仿木建築

3、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木塔

金吸取宋、遼的文化,其建築風格既沿襲了遼代的傳統,又受到宋朝建築的影響。

例項:1、金中都

2、蘆溝橋:建於金大定29年(公元2023年)

元建築方面:

1、城市建設——元大都

占地50平方公里,建於2023年

2、宗教建築:

喇嘛教—北京西四妙應寺白塔—尼泊爾工匠阿尼哥

佛教建築—山西洪洞縣的廣勝下寺

道教建築—山西永濟縣永樂宮

3、宮殿:工字型平面、琉璃外簷裝飾、色彩、壁毯、絲質帷幕

建築特徵:

1、域外文化再度發生影響

2、木構外觀簡潔,梁式富於變化,大膽使用減柱、移柱法等

反映了社會經濟凋零和木材短缺而不得不採用了種種節約措施

3、喇嘛教盛行

伊斯蘭建築與中國傳統結合庭院(新疆)

明建築成就:

1、磚普遍用於民居(城市)

長城、空鬥牆(明代之前夯土牆)、無樑殿

磚牆的普及又為硬山建築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2、琉璃面磚、琉璃瓦的質量提高了,並廣泛應用

3、木結構方面:定型、簡化,斗拱的結構作用減弱

4、建築群體的布置更為成熟,利用自然環境、營造氣氛

5、私家園林發達

「仿效自然、回歸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園冶》——計成

《園冶注釋》——陳植

6、官式建築的裝修、彩畫、裝飾日趨定型化

7、明代家具聞名於世、延續至今

8、明北京城—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

清建築特徵:

1、園林達到極盛期

「三山五園」、承德避暑山莊

2、喇嘛教建築興盛

**拉薩的布達拉宮

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

3、住宅建築百花齊放、豐富多彩

4、簡化單體設計、提高群體與裝修水平

《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1734)頒布

「樣房」、「算房」 以斗口尺寸為模數

5、西洋文化的輸入

中國建築史

序號朝代年代歷史特點建築特點 1.幹闌式建築2.木骨泥牆 建築技術 隼卯技術出現 代表建築或遺址 1.浙江餘姚河姆渡2.西安半坡 陝西臨潼姜寨 代表人物備註 二者均屬仰韶文化時期的居住遺址 一封建社會距今9000 4000年 二奴隸社會西元前21世紀 西元前476年西元前2070年 公 元前1600...

中國古代建築史複習

木結構的優勢 1 取材方便 2 適應性強 3 有較強的抗震效能 4 施工速度快 5 便於修繕 搬遷 木結構的缺陷 1 木材越來越稀少 2 木架建築易遭火災 3 在南方,還有白蟻對木架建築的嚴重威脅 4 木材受潮後易於朽壞 5 無論是抬梁式還是穿斗式結構,都難以滿足更大 更複雜的空間需求,木材的消耗量...

中國建築史複習

中國部分 一 選擇 1.殿堂 式大木構架符合以下哪個特徵草栿 2.鬥栱在 營造法式 的各作制度中屬於 鋪作 3.中國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業街應出現於 宋 4.天安門工程的最初設計承建者是 蒯祥 6.中國拱券結構大致出現於 b西漢 7.以下哪一條與長城無關 a宗法制度 8.18世紀將中國建築介紹到歐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