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想象思中感悟十五從軍徵》教學設計 簡案

2022-12-04 20:57:02 字數 1817 閱讀 8214

讀中想象思中感悟

——《十五從軍徵》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十五從軍徵》是北師大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戰爭」主題中的第一篇課文,是一首樂府詩歌。作者主要以詩歌的形式來表現戰爭給人民生活的苦難。全詩內容簡潔,語言凝練,情感真切。

【學情分析】

學生在經過了五年的語文學習後,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能通過查詢資料大概了解詩歌的有關資訊。不過,由於學生與詩歌的背景年代相差甚遠,學生缺乏深入思考的過程,加之口頭表達能力較弱,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通過聯絡背景材料展開合理想象,才能更好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設計理念】

積極嘗試「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掌握學習古詩文的方法,體會詩中的情感,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地去誦讀,注重學生的自主感悟,激發他們的情感共鳴。總之在教學中,始終要注重把握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使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技能中受到感情的薰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了解詩歌大意並背誦。

2、結合老兵回鄉的所見所聞想象老兵的心情變化,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

3、認識到戰爭是造成老兵悲慘命運的主要原因,感受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苦難,激發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深入誦讀、大膽想象,感受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和不幸,激發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結合老兵回鄉的所見所聞,想象老兵的心情變化,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ppt課件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匯入新課

1、跟著錄音誦讀,了解「漢樂府」資料。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詩歌,理解詩意

1、指名朗讀,師出示範讀,生正音並劃分節奏。

2、出示重點字詞並講解,生交流其他難懂的字詞。

3、指導學生理解詩歌意思,齊讀詩歌。

4、概括老兵的回鄉經歷。(板書:始得歸→道逢鄉→歸家後→東向看)

三、深入誦讀,品法悟情。

1、出示: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1)引生質疑: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2)思考:老兵此時的心情如何?

(3)生讀,體會感情。

2、出示: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1)體驗觀察角度,感受老兵的焦急失望。

(2)角色扮演朗讀,體會感情。

3、出示: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概括老兵返家時的所見所聞,體會以哀景寫哀情的手法。

(2)引生想象:65年前老兵家可能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3)師生配合讀,感受老兵的悲痛。

4、出示:舂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1)引生談感受: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麼味兒呀?

(2)生讀,感受老兵的孤苦無依。

5、出示: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1)引生想象:老兵此時看什麼?他為什麼流淚?為誰流淚?……

(2)生齊讀,感受老兵的生不如死。

四、拓展總結,昇華主題

1、齊讀詩歌,再次走進老兵。

2、引生質疑:造成老兵悲慘命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暢談體會。

4、總結內容,昇華主題。

五、課後作業

1、背誦詩歌。

2、預習《出塞》,試著比較兩首詩歌的敘事手法。

板書設計:

十五從軍徵

漢樂府經歷心情

始得歸————喜憂交加

道逢鄉————迫不及待

老兵歸家後————痛不欲生命運悲慘痛恨戰爭

東向看————愴然淚下

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想象

摘要 閱讀是發現的旅程。要關注學生在讀中悟情 情感體驗 在讀中明理 思想薰陶 在讀中得法 語言規律和學習方法 把讀與思緊密結合。鼓勵和指導學生將語文學習同自己的社會生活 心靈感悟聯絡起來,拓展延伸,創造潛能的開發,珍視獨特見解。關鍵詞 閱讀 積累 想象 一 讀中品味,注重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

創設情境讀中感悟想象中創新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能力的培養靠的是長期的 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低年級語文教學應重在創設情境,讀中感悟語言文字,想象中激發創造潛能。下面僅以人教社義...

「以讀帶講讀中感悟」教學隨筆

本溪市明山區東勝小學 孫秋玉 以讀帶講 讀中感悟 這個理念在沒學習前我也是一頭霧水,感覺很陌生。特別是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實施以讀帶講,我還是很困惑的。在聆聽了小學語文教育專家劉憲華老師的講解,參加了她的培訓後,我對 以讀帶講 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讀 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也是提高小學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