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平 三網融合將創造中國全新網際網路

2022-12-04 19:30:03 字數 2273 閱讀 3861

李幼平:三網融合將創造中國全新網際網路.txt我的優點是:

我很帥;但是我的缺點是:我帥的不明顯。什麼是幸福?

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

1月13日,***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網際網路三網融合,並審議通過了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三網融合由此成為2023年當之無愧的熱點詞彙之一。

近日,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表示,當前方案為2023年前三網融合的初級階段勾勒出了發展藍圖,而要真正實現三網融合則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在他看來,三網融合不僅是乙個產業問題,更是乙個科學技術問題。

終極目標

李幼平對三網融合有自己的看法:「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生的先進生產力,對傳統的電信與廣播產生巨大的衝擊與推動。在推動過程中,傳統電信與廣播又反過來促使網際網路本身更加完善。

這就是我理解的三網融合。」

與其他許多通訊專家和廣電專家不同的是,在他看來,三網融合的終極目標是:「中國出現全新網際網路,實現『各獻所知,各取所需』的資訊服務環境。」

從2023年開始,我國開始了三網融合的程序。李幼平認為,在實現終極目標之前,三網融合要歷經兩個發展階段。

其中,第一階段在2023年之前已經完成,主要成果是電信網融入網際網路,取得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突破,造就「各獻所知」的資訊環境。在這個階段,電信網接納ip協議,融入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也獲得了一種普適、通用的基礎設施。

回想十幾年前的情景,李幼平感慨不已。當時,各大行業分別籌建各自的全國性計算機網(金稅、金卡、金橋等),它們都需要靠自己搞基礎設施。而在電信網提供了普適化、通用化的基礎設施後,資訊化才得以帶動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網際網路也才成為「各獻所知」的全國性環境,中國也成為使用者最多的網際網路第一大國。

李幼平認為,到2023年左右,國人的認識又出現了飛躍。首先,是融合後的電信網與網際網路醒悟到,「內容難以管控,**難以通暢」是ip網長遠發展的巨大障礙。其次,廣播網感悟到,儘管「內容可管、**流暢」是廣播的優勢,但如果繼續拒絕ip網的雙向互動概念,廣播電視的數位化難以成為真正的民心工程。

三網融合的第二步工程由此開始。到2023年以前,廣播網融入網際網路,取得資訊化推動先進文化的突破,造就「各取所需」的資訊環境。

「這三大網路發展的障礙不同,

但解法都是三網融合,即ip網與非ip的廣播網互相接納、互相包容。」李幼平說。

成功依據

「我之所以相信三網融合將取得成功,所依據的是一些自然科學知識。」李幼平告訴《科學時報》記者。

當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三網融合的時候,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和《科學》分別發表題為《網路的群體動力學行為》與《隨機網路尺度湧現》的理**章,但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23年,上述文章作者之一的美國人barabasi用科學實驗證實「網際網路已演化為無尺度網路」的結論,人們才醒悟到只用泊松分布描繪網路的連線度值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在網際網路的流量中,「點對面」連線的比例正在超越「點對點」的比例,流量的冪律分布性質正在超越泊松分布性質。

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從原理上揭示,單純依靠「點對點」ip網路,已難以適應冪律分布的公共文化服務。

近年來實測證明,來自少數web**(尤其是****)的流量已佔全網流量的70%~90%,網際網路出現了發展中的悖論:一方面總流量以「十年千倍」的速率增長,讓人們痛感頻寬的不足;另一方面,內容完全相同的共享檔案又在主幹節點之間千遍萬遍地冗餘傳輸,造成頻寬的浪費。網際網路由此面臨結構變革。

李幼平告訴記者,以資料庫為中介,讓「永無擁堵、可管可控」的「前結構」與「雙向互動、按需服務」的「後結構」互補相助,是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的基本原理。不過,從長遠看,ngb是為國家網際網路戰略的全域性服務的。因此,ngb與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ngi)戰略密不可分,難以由單一行業自行確定。

當前,網際網路遇到的「**不暢、內容難管」這兩個難題,正是ngb開局的絕好機遇。未來,ngb還將從原理上幫助網際網路解決主動服務以及資源耗費的發展模式問題。

網際網路居上李幼平認為,中國**對全新的網際網路寄予著很高的期望。*******指出:「網際網路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台」,「關係到國家文化資訊保安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域性」。

「三網融合是中國**運用和諧社會政治智慧型提出的一種政策導向。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它試圖營造行業之間合理競爭的環境;從科學技術的角度看,它試圖讓新生技術與傳統技術相互滲透、相互補充,以創造更加先進的生產力。」李幼平表示。

不過,在李幼平看來,三網融合這一布局中的三大元素卻不是可以任意擺放的等邊三角形,而是網際網路居上,電信網與廣播網作為基礎設施居於左右兩側,共同形成

現代服務業的全新生產力。「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目標,不應限於推廣ip技術,而是要創造符合國情的全新網際網路。」李幼平特別強調。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三網融合的主線與反思

時間過得很快。距2010年1月初 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 5號文 頒布已過去整整一年時間,三網融合這個富有中國特色的產業定義,在365天的探索與實踐中,效果顯然是不如人意的。衡量三網融合的效果,無非三個方面 其一,產業總量有無新增的價值 其二,使用者需求有無創新的滿足 其三,產業鏈環境有無繁榮的促進 ...

三網融合法律問題研究

課題名稱 三網融合法律問題研究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和趨勢 限2頁,不能加頁 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 本課題以浙江華數電視為具體研究物件,在借鑑歐美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來 我國三網融合法律問題的解決方案。本課題的研究對我國三網融合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應用...

三網融合技術解決實施方案

作者 日期 三網融合技術解決方案 三網融合是指現有的電信網路 計算機網路及廣播電視網路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乙個統一的網路系統,由乙個全數位化的網路設施來支援包括資料 話音和視像在內的所有業務的通訊。一 三網融合的技術 1.三網融合的綜合業務平台 三網融合的通訊網路將是乙個覆蓋全球 功能強大 業務齊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