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原理

2022-11-28 23:00:08 字數 5124 閱讀 5799

第一章總論

第一節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節會計的涵義

第三節會計的職能與目標

第四節會計資訊質量特徵

第一節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一、會計的產生

二、會計的發展

一、會計的產生

會計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發展並不斷完善起來的。

會計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古代會計: 古代會計主要表現為官廳會計,會計從業人員多為各級官廳、衙門服務

近代會計: 近代會計又稱為企業會計,其標誌是十

四、十五世紀複式記賬體系的形成

現代會計: 現代會計又稱為**、決策會計,其標誌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在成本會計的基礎上形成管理會計的內容和體系

二、會計的發展

(一)古代會計(產生——複式簿記的出現)

結繩記事——刻契記數——四柱清冊——龍門賬等。

特點:單式記賬

(二)近代會計(複式記賬法的運用——20世紀40年代末)

特點:1、複式記賬法的不斷完善和推廣使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日趨成熟;

2、成本會計的產生和迅速發展,繼而成為會計學中管理會計分支的重要基礎

三)現代會計(20世紀50年代——至今)

特點:1、會計核算手段方面出現了質的飛躍,即現代電子技術與會計融合導致的「會計電算化」,

2、會計伴隨著生產和管理科學的發展而分化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分支。

單式記賬法

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一般只在乙個賬戶中進行單方面記錄的一種記賬方法。

複式記賬法

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相互聯絡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一種記賬方法。

兩種記賬方法的比較

特點單式記賬法

記賬手續簡便;

只反映經濟業務的乙個側面,不能全面系統地反映經濟業務。

複式記賬法

對經濟業務進行相互聯絡的雙重登記,能夠反映經濟活動全貌;

能夠根據會計等式的平衡關係,檢查賬戶記錄的正確性。

適用範圍

單式記賬法(一種簡單而不嚴密的記賬方法)

個人家庭個體商店,個體手工業者等

複式記賬法(一種比較科學的記賬方法)

企、事業單位

第二節會計的涵義

一、會計的定義

二、會計學及其分支

一、會計的定義

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資訊,並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展**、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第三節會計的職能與目標

一、會計的職能

二、會計的目標

一、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本身所固有的功能,即會計在企業經濟管理中能做什麼,起什麼作用。

核算職能

監督職能

(一)會計的核算職能

概念:會計核算職能也稱會計反映職能。它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環節,對特定物件(或稱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記賬、算賬、報賬,為各有關方面提供會計資訊的功能。

特點:1、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2、會計反映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

3、會計核算應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進行反映。

(二)會計的監督職能

概念:會計監督職能,是指會計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會計反映職能所提供的經濟資訊,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

特點:1、會計監督主要通過價值指標進行。

2、會計監督具有完整性。

(三)兩職能的關係

1、反映職能是監督職能的基礎,沒有反映職能提供的可靠、完整的會計資訊,監督就沒有客觀依據;

2、監督職能是反映職能強有力的保證,沒有監督職能進行控制,提供有力的保證,就不可能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資訊,也就不能發揮會計管理的能動作用,會計反映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因此,反映職能和監督職能緊密結合,密不可分,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二、會計的目標

概念: 會計目標是指會計所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有人又稱它為會計目的。會計目標主要明確為什麼要提供會計資訊,向誰提供會計資訊,提供哪些會計資訊等問題。

會計目標的兩種學術觀點:

1、決策有用觀

2、受託責任觀

我國的會計目標:

就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資訊,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1、為什麼要提供會計資訊?

基於受託經濟責任的要求。

2、向誰提供會計資訊?

投資人債權人**部門

社會公眾

企業員工

企業管理當局

其他第四節會計資訊質量特徵

一、可靠性(真實性

五、實質重於形式(融資租賃)

二、相關性(對決策有用、**價值

六、重要性

三、可理解性(能夠被理解,清晰易懂

七、謹慎性

四、可比性(統一性和一貫性

八、及時性

第二章會計核算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會計假設

第二節會計物件和會計要素

第三節會計等式

第四節會計記賬基礎

第五節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式和方法

第一節會計假設

一、會計主體假設

二、持續經營假設

三、會計分期假設

四、貨幣計量假設

一、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該假設明確了核算的空間範圍,解決了會計核算誰的經濟業務、為誰記賬的問題。(物件)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不是等同的概念;

——會計主體可能是法律主體之下細分的分支機構;

——會計主體也可能是企業集團眾多法律主體的集合。

(法律主體可以或必然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二、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該假設規範了會計核算的時間範圍。

——只有不會破產清算,企業擁有的資產才能在正常的經營過程耗用、**、轉換等;

——它為正確地計量財產的價值、確定收益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會計分期假設

會計分期,是指將乙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乙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該假設解決了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式,明確了何時記賬、算賬和報賬。

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

我國以日曆年度作為會計年度,即從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乙個會計年度。會計年度確定後,一般按公曆確定會計半年度、會計季度和會計月度。其中,凡是短於乙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均稱為中期。

四、貨幣計量假設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作為計量尺度,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貨幣計量前提包括幣值穩定前提;

——貨幣計量前提一般包括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的前提。

第二節會計物件和會計要素

一、會計物件

二、會計要素

三、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一、會計物件

會計物件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即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客體。

概括為:企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活動或業務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資金運動。

二、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的含義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物件的基本分類,是會計物件的具體化。其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要素側重於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側重於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會計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一)資產

概念: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的構成內容:企業的資產按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1)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乙個營業週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

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存貨、應收票據

(2)非流動資產:是指企業不能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乙個營業週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

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相關的裝置、工具等)、無形資產(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

(二)負債

概念: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負債的分類:企業的負債按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債(償還期不超過一年)和非流動負債(償還期超過一年)兩種 。

(1) 流動負債: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等

(2) 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

(三)所有者權益

概念: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確認條件: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計量主要取決於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其他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

所有者權益分為四個專案:實收資本 、 資本公積 、 盈餘公積 、 未分配利潤

所有者權益和負債的區別:

1、債權人享有以利息的形式獲得收益的權利,而所有者是以紅利的形式獲得

2對企業資產要求權不同:所有者權益—剩餘權利

負債—優先索回其債權

3、歸還期限不同:所有者權益—一般不予歸還。負債—必須償還

(四)收入

概念: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五)費用

概念: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費用的分類

(六)利潤

1.利潤的定義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淨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2.利潤的特徵

a 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收入-費用+利得-損失)

b 會增加企業的資產

c 為投資者所有,增加所有者權益

三、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會計學原理

目錄一 實務 1 分錄2 運用公式 資產類 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原材料,固定資產負債類 預收賬款,應付職工薪酬,短期借款權益類 實收資本,盈餘公積 二 問答 1 總分類賬與明細分類賬平行登記的原則 答 總分類賬戶是所屬明細分類賬戶的同馭賬戶,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起著控制作用,明細分類賬戶是...

會計學原理總結

第一章總論 會計的含義 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程式和方法,對單位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綜合連續系統全面的核算和監督,以便向會計資訊使用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及與其有關的會計資訊,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 況,有助於會計資訊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旨在提高會計資訊質量 規範會計行為...

會計學原理習題

1 從銀行提取現金8000元,以備發放本月工資。2 從銀行借入期限三月貸款100000元,存入銀行。3 王某外地出差歸,報銷差旅費2500元,財務科補給其現金500元,王某出差時向財務部門預借現金2000元。4 企業購入裝置一台,買價24000元,包裝費300元,運輸費700元,不需安裝,直接交付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