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複習

2022-11-26 21:21:03 字數 4755 閱讀 4339

與朱元思書

1音節:縹碧急湍鳶飛戾天經綸橫柯泠泠作響軒藐窺谷忘返直視無礙上蔽

2:與朱元思書選自藝文類聚,作者南朝梁文學家吳均.這篇文章的體裁是山水小品.

3:通假字: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4古今異義:戾(古:至,到達今:罪過,乖張)經綸(古:籌畫,治理今:比喻政治才能)

5解釋一百許(大約)裡負(任憑)勢競上(向上)泉水激(衝激)石泠泠(形容水聲清越)作響千轉(通囀鳥叫聲)不窮(窮盡)軒(高大)藐(遠)爭高直指(指向)嚶嚶(和諧的聲音)成韻戾(至)天直視(看)無礙從(順,隨)流飄盪猛浪若奔(飛奔的馬)鳶(比喻極力追求名利的人)飛天下獨絕(絕妙)猿則百叫無絕(停止)橫柯(樹木的枝幹)上(在上面)蔽(遮蔽)風煙俱(全,都)淨水皆縹碧(青白色)疏條交(交相)映

6翻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負勢競上,互相軒藐.

7回答問題

(1)總領全文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作者描寫水時,抓住了水的清,急或(清澈,湍急)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山高,樹多,景美的特徵.

(3)文中從側面表現水的清澈的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表現全文中心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5)第二段是怎從不同角度來描繪富春江的水?(從靜水清澈和急流洶湧等不同的角度來寫的)

(6)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句中的寒樹是什麼意思?(密而綠的樹,讓人看了產生寒意.)為什麼用寒樹來稱樹?(寒字突出了山樹的濃密,樹葉綠得發暗,產生寒意.這樣寫突出了觀景者的心理感受,更易產生情景交融的效果)

(7)第三段抓住了富春江兩岸的那些景物來寫,是如何展開描寫的?(抓住山,樹,泉,鳥,蟬,猿等景物來寫,描寫動靜結合,化靜為動,有聲有色,突出富春江的山之奇.)

(8)文章第一段是總寫,寫登舟縱目的感受.

(9)本文抒寫了作者嚮往自然,厭惡塵世的心情.

(10)文章在寫山水之奇異時,哪寫語句是著重從視覺感受落筆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11)文章在寫山水之奇時,寫聽覺感受的語句又是哪寫呢?(泉水激石~~猿則百叫無絕.)

(12)文章怎樣寫山之奇異的?(夾岸高山~~千百成峰)

(13)作者是怎樣在文中抒寫自己身臨其境的內心感受?(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14)有人讚美從富陽至桐廬的富春江"攬天下奇景於一身",你覺得富春江奇在和處?(水清,山高,充滿了生命力)

(15)作者用負勢競上,互相軒藐,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參照你乘船或坐車的體驗,說說這樣寫的好處?(以動寫靜,使靜止的景物富有動感生動形象的描繪出兩岸山勢的陡峭和壯美)

五柳先生傳

1音節:因以為號性嗜酒造飲輒盡吝情去留短褐簞瓢屢空閑靜少言銜觴賦詩黔婁若人之儔不汲汲於富貴宴如也

2<<五柳先生傳>>是東晉朝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著名詩人.

3解釋: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處所)不祥其姓字(知道)因以為號焉(因而,於是)或置酒而招之(有時)(擺)

造輒則盡(到,往)(就)期在必醉(期望,希望)環堵蕭然(空寂)宴如也(安然自若的樣子)戚戚(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若人之儔(輩,同類)以樂(使~~快樂)其志(心志,志趣)宴如也(像~~的樣子)閑靜少言(與多相對)既醉而退(然後)簞瓢屢空(經常,多次)

4回答問題:出自本文的成語不求甚解,它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現在往往指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5寫出文中描寫五柳先生家貧的句子: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也宴如

6五柳先生的稱呼從何而來?(宅邊有五柳樹)

7五柳先生的吃,住,穿是怎樣的?(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8五柳先生的生活態度如何?(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9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

10《五柳先生傳》中「傳」讀作zhuàn,意為傳記。

11文章引用黔婁之妻的話的作用?(一方面與前面的不慕榮利呼應,一方面再次點出五柳先生的性格特點)

12從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中我們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怎樣的性格特點?(可以看出他淡泊名利,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展合汙的性格特點)

13「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也宴如也」這對寫五柳先生有什麼作用?(寫出五柳先生生活之貧苦,然而他卻安于這樣的生活。這是以環境描寫展示人物性格)

1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句話的?(五柳先生喜歡讀書,廣泛涉獵,但不在一字一句過分深究,他讀書不是為追求功名利祿,而是自娛。)

15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乙個獨立與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的安貧樂道的精神。

《馬說》

1音節:駢槽櫪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現其真馬耶祗伯樂相馬

2下列加字的含義不同,**以分辨。①[食]之不能盡其材()一[食]或盡粟一石()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3、「以」字的意思和用法3與「不以千里稱也」一句相同的一項是(a)

a、策之不以其道b、以叢草為林c、以至鳥獸木石d、不以善小而不為

4、文章借有關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封建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做(千里馬)而伯樂喻指(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集中抨擊的社會現象是(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

5、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作者藉此表達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心情。

6、對文章的中心判斷正確的一項是(b)

a天下無馬。b.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c.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d.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7、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擊統治者的錯誤行為。但作者沒有正面闡明該怎麼做。參照最後一節,你認為他主張怎樣對待「千里馬」那樣的人才?(知人善用,任人唯賢,要善於發現並重用人才)

1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有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4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15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16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7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8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9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0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1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2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23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4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5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6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2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27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2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30.本文採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有喻指「千里馬」指人才「伯樂」指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食馬者」愚妄無知,平庸淺薄封建的統治者。

31.第—段文字說明了什麼? 伯樂對千里馬的決定作用。

3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它的本字和意義。①才美不外見見通現含義:顯露或表現②食之不能盡其材_材_通_才__含義:

才能③其真無馬邪__邪___通_耶____含義:嗎,表疑問食馬者食通飼含義:喂飼養

33解釋:祗(只是)駢(兩馬並駕)一食或(有時)且(猶,尚且)欲與常馬等(同樣,等同)不可得安(怎麼)求其能(才能)千里也是(這樣,這)馬也執策(馬鞭子)而臨(面對)之策(鞭打)之不以其道食(喂)馬者食(吃)不飽

《送東陽馬生序》

1音節:觀冰堅弗之怠或遇其叱咄俟其欣悅負篋曳屣足膚皸裂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

2解釋:嗜(特別愛號)學人多以書假(借)余益(更加)慕聖賢之道卒(最終)獲有所聞故(所以)餘雖愚未嘗稍降辭色(臉色)無致(得到)書以觀不敢稍(稍微)逾約又患(擔心)無碩師嘗(曾經)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請教)問援(提出)疑質(詢問)理俟(等待)其欣腰(腰佩)白玉之環窮冬(隆冬)烈風略無(毫無)慕豔意禮愈至(周到)至(到,到了)舍

3你從作者的讀書經歷中悟出了哪些學習秘訣?我的感悟:學習要勤奮,求師應誠心,求學須不斷克服並戰勝困難。4、你覺得「先達」對**「未嘗稍降辭色」的態度可取嗎?為什麼?

我的看法:(1)不可取。師生關係應該是民主平等關係,老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長。

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2)可取。我認為「先達」的「未嘗稍降辭色」並非不尊重學生,而是一種更負責的尊重。

因為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質的學子。同時,尊重師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和作者當年的學習條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優越的地方?結合本文,說說現代中學生讀書應有怎樣的苦樂觀。(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後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蹟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複習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複習歸納 一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 風煙俱淨俱 全,都 2 從流飄盪從 順,隨 3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縹碧 青白色 4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 比得過奔 飛奔的馬 5 負勢競上負 憑依 6 蟬則千轉不窮 通 囀 鳥叫聲 7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戾 到息 平息 8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複習 答案

班別姓名 學號小組 一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茂盛的樣子 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 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臨 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建 造 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 命名 之者誰...

八年級下冊文言文講義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