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適應社會的高校德育內容 一

2022-11-26 00:48:02 字數 3143 閱讀 4298

摘要]高校德育適應社會是指德育內容利於大學生正確地應對各種利益關係,在促進大學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顯示其輔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現實效力。當前流行的幾種德育內容構建模式社會適應性不強,其根源在於它們在處理道德規範與道德心理、道德理想與道德現實、德育適應經濟與德育適應社會等關係時的偏於一端或囿於一面。由「八個一」組成的高校德育內容正是為了克服當前模式的缺點、增強德育的社會適應性而作出的嘗試性探索。

關鍵詞]適應社會;反思;構建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深化改革,以「面向社會」為宗旨的德育內容改革已經在高校全面啟動。1]在各種教改方案中,「德育須適應社會」的呼聲不僅甚為強烈,而且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然而,綜觀熱鬧非凡的德育內容改革,許多改革成果是掛「適應社會」之名而露「不適應社會」之實,德育內容不能面向並引導大學生的社會生活仍然是不爭的事實。

究其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對「適應社會」的把握偏失,以及對現有德育內容安排缺少社會適應性的深刻反思恐怕是造成問題的癥結所在。基於此,如何在「適應社會」的正確理解中構建出適應社會的德育內容,使高校德育能夠滿足社會對大學生的德性需求就不僅僅是一種熱切的期待,更是一種急迫的追求。

一、「適應社會」的涵義

概括地講,所謂「適應社會」,是指個體借助一定的社會互動方式,在合適地應對各種社會關係中不斷地與社會達到一種和諧狀態的過程。其具體涵義有三:

第一,從途徑來看,適應社會需要個體在角色扮]中恰當選用順應或同化的社會互動途徑來完成。個體在扮]社會角色時,為了妥善處理社會期待與自身需要之間的衝突關係,他一般要通過順應和同化這兩種社會互動途徑來進行,其中,順應是指個體「改變自身原有的行為模式以滿足社會需要」2]。而同化則是指個體「過濾或改變社會現狀以推行自身行為模式」3]。

至於何時採用順應途徑,什麼時候又採用同化途徑,一切要以「能否恰當地處理好社會關係」為選擇尺度。如果所採用的社會互動途徑不僅讓個體的需求得到了滿足,而且又利於社會的進步,那麼個體與社會和諧狀態的出現就意味著此時的個體應對社會關係所採用的途徑是合適的,也就是說其心理和行為表現是適應社會的。無視角色扮]的社會適應目的,濫用順應或同化途徑如隨波逐流、諂媚迎合式的被動順應社會,以及無理取鬧、橫行霸道的強制同化社會並不能帶來個體的適應社會。

第二,從過程來看,適應社會是乙個漸進、連續的動態過程。個體對特定社會關係的恰當處理雖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領域適應社會的表現,但社會關係的複雜多樣性,以及社會化伴隨個體整個一生等客觀實際的存在時時提醒我們:適應社會不等於進入社會,而是個體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面對社會關係──合適應對社會關係──再面對新的社會關係──再合適應對新的社會關係」的迴圈不已、漸進連續的動態過程。

第三,從結果來看,適應社會的結果是恰當處理社會關係的個體贏得了必要的社會發展空間。這其中的緣由就在於當個體在社會互動中能夠合適地應對各種社會關係時,表明他扮]的社會角色從性質上講要麼是乙個反省自身、及時改過而積極順應社會的向上型角色,要麼是乙個求新祛舊、勇於超越而自覺地正面同化社會的創新型角色,而這兩種角色的任何一種表現都有助於個體通過主動融入社會,抑或通過搶先引領社會來取得促進自我發展的社會資源,相對於那些適應社會不良的個體來說,適應社會者恰恰就是因為占有了這些社會資源,他們由此贏得了必要的社會發展空間。

二、對當前德育內容構建模式的社會適應性反思

透過以上對「適應社會」內涵的剖析,我們不難理解,所謂高校德育適應社會是指高校德育內容利於大學生合適地應對各種利益關係,在促進大學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過程中能夠顯示其輔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現實效力。目前我國高校德育實效普遍低下,造成這一後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會適應性不強不能不說是最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種流行的德育內容構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對此作出深刻反思。

其一是「重規範輕心理」的德育內容構建模式。長期以來,受科學主義和操作主義的深刻影響,我國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乙個通病,那就是特別強調社會道德規範的科學預製並要求學生予以行為外化,推行用考核規範識記和觀察行為的辦法來檢驗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反映到德育內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為規範輕道德需要、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為多年難改的積習。

無論是開啟教材,還是走進教室,充斥書本的規範堆積與瀰漫課堂的規範灌輸到處都昭示出規範教育的至上性與心理教育的可有可無。顯然,高校這種「惟道德規範是育」的做法既是對「道德行為源於道德心理」這一德行發生規律的漠視,也是對大學生全面的道德素養的機械規定,其不適應社會之處必然無法掩蓋:一方面,重規範輕心理的德育內容安排由於沒有了對大學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維的關注,使得大學生基本上過著一種「你規劃、我遵守」的只有服從沒有分析和判斷的「空心」型道德生活;另一方面,重規範輕心理的德育內容安排由於疏忽了對大學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意念因素的重視,導致大學生的道德行為通常是一種無積極道德意向參與和推動的勉強行為,而且當大學生面對諸如假公濟私、權錢交易、坑蒙拐騙等醜陋的道德現象時,他還容易因道德需要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意志的動搖而隨波逐流。

其二是「重理想輕現實」的德育內容構建模式。眾所周知,出於為社會培養大人、聖人、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德育目的,傳統的德育在內容建構上總是超乎現實地把德育等同於道德理想教育。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這種理想化德育仍在一些高校佔據主導地位,其通常表現就是無視大學生豐富多樣和多層次的道德生活方式和目標,把共產主義理想當作大學生道德生活的唯一追求,高校德育內容在某種意義上被定格為培養大學生崇高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遠大的社會理想的超級**規劃,至於大學生對現實的道德關注和追問則被遺憾地視為「小兒科問題」而不屑一談。

然而,乙個不能否認的客觀事實是,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其本質在於它以「實踐─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即道德不僅源於社會實踐並為社會實踐服務,而且也是一種精神追求,它決定了高校德育內容既要體現其直面大學生道德生活的現實需要以利於他們積極順應社會,也要彰顯它超越大學生現實生活的理想性,使大學生在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能夠合理同化社會。因而「重理想輕現實」的德育實質上是一種肢解道德本質、弱化德育功能的德育,其操作的結果必然要顯示出明顯的不適應社會症狀。

其三是「重適應經濟輕適應社會」的德育內容構建模式。這是一種在當今高校最為常見的德育內容構建模式,其特點是整個德育內容無論是人生觀、價值觀還是道德律令的闡述都側重於如何引導大學生對經濟生活的適應。然而,只要我們稍加分析就不難發現,「重適應經濟輕適應社會」的德育在展示其社會適應性上只利於大學生在經濟領域恰當處理各種利益關係,並不能幫助大學生在非經濟領域贏得其生活發展空間。

這是因為受經濟機制的內在制約,經濟道德只能在經濟領域這一特定範圍內幫助大學生適應社會經濟生活,高校如果一味強調經濟道德的價值取向,那麼,僅以「經濟人」身份去參與社會生活的大學生就難免經常在道德選擇中陷入同「家庭人」、「公共場所人」等社會人的價值選擇相衝突的道德困境,並在對非經濟領域道德現象的毫無準備中而一籌莫展,顯得十足的道德無能。

論高校教學管理中的德育構建

作者 黃明初董輝 廣西教育 c版 2011年第02期 摘要 高校教學管理體系的建立促進了教學質量,而德育的構建完善了教學環節並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德育理念。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高校應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將 育人 與 育才 放在同等的高度和地位,全面促進人的 和諧發展 拓寬大學生的德育的途徑,積極...

社會轉型時期高校師德的重新構建

作者 李明 文教資料 2011年第34期 摘要 師德失範是社會轉型期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產物。當前高校師德失範主要表現在理想信念動搖 敬業精神淡薄,以及以人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的缺失等幾個方面。重建高校師德,重點在於建立長效的自我教育機制 科學的激勵機制 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以及營造師德建設的和諧環境...

構建高校優良學風的一點看法

2 缺乏學習內在動力 不少大學生由於受社會大環境和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專業,學習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缺乏學習積極性 自覺性 主動性,這種內在學習動力的不足,導致學生對所學專業的不安心和成績不理想。3 缺乏自控能力 有的大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關係,自律不夠,甚至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