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試卷教師版

2022-11-25 06:57:03 字數 3985 閱讀 6522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江蘇省六合高階中學

高一年級期中試卷(2015-11)

語文試卷

時間:150分鐘分值:160分所有的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卡上

一、 語文基礎知識和運用(21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 )

a.月暈/頭暈目眩剝削/剝花生無量/量體裁衣

b.綠色/綠林豪客混濁/混混沌沌縴繩/纖塵不染

c.勻調/南腔北調枕藉/含蓄蘊藉暴雨/曝背談天

d.艾蒿/自怨自艾有勁/遒勁有力更加/更深人靜

答案:d(a.「無量/量體裁衣」同; b.「混濁/混混沌沌」同 ;c. 「枕藉/含蓄蘊藉」同)。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3分) ( )

a.振耳欲聾熠熠閃光餓殍遍野揮斥方遒

b.豐華正茂淒婉迷茫浪遏飛舟焦躁不寧

c.遮風避雨廣大恢巨集毛骨悚然斑斕錦緞

d.概莫能外萍飄四方不屈不饒跫音不響

答案:c(a.「振耳欲聾」應為「震耳欲聾 」; b.「豐華正茂」應為「風華正茂」, d. 「不屈不饒」應為「不屈不撓」)

3.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

最好的朋友是那種不喜歡多說,能與你默默相對而又的人。

春節期間,王府井大街上到處是遊玩購物的人,直到天黑還熱鬧極了。

若再要點些景物進去,則門前可以乙隻烏篷小船,茅屋裡可以幾個喧嘩的酒客。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

a.息息相通絡繹不絕泊添

b.息息相通不絕如縷停加

c.息息相關絡繹不絕停添

d.息息相關不絕如縷泊加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3分) (  )

a.故鄉留存了我們的青年,或者還有童年和壯年,也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們自己。

b.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痴如醉的狀態。他們彷彿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場景。

c.借助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養、痛苦的心境和蕭邦對自己使命的不凡見解,使這畫面複雜化了,或者說,像一層霧遮蔽了這些畫面。

d.準確地描摹景物只是「形似」,要寫出景物的精神,達到「神似」的程度,有時要大膽想象,超越景物的原貌。

答案:d ( a.語序不當。改為「故鄉留存了我們的童年,或者還有青年和壯年,」 b.搭配不當。

「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場景。」中「聽到」「場景」搭配不當。 c.主語殘缺。

刪去「借助」。)

5.下列各項排序中適合填入空格的一項是 (3分) ( )

然而,這裡最美的是冬天。請看吧

花園的樹木變成了水晶裝飾物,且會發出銀鈴般清脆的響聲,就像昔日掛在馬脖子上的鈴鐺。

沒有母親,沒有姐妹——只有無邊的靜寂。

一切都成為往事了。

四野茫茫,白雪覆蓋的房舍安然入夢。

如今既沒有馬,沒有雪橇,也沒有狐裘,更沒有裹著狐裘的美女。

a. b. c. d.

答案:b

6.下面是有關文學文化知識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 韓愈,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一起倡導「古文運動」,反對六朝以來華麗文風。《師說》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論述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陋習。

b. 《想北平》的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作家。作品有**《四世同堂》《月牙兒》,戲劇《茶館》《駱駝祥子》等。

c.「詞」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形式,是按照一定的曲調——詞牌填寫的。根據詞的字數的多少,傳統分為長調、中調和小令。《沁園春·長沙》中,「沁園春」為詞牌,「長沙」為詞題。

d.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兼具散文和詩的特點。它用鋪陳的手法,誇張渲染,對事物進行多方面的描寫,表達思想感情,辭藻華美。《文心雕龍》曰:「鋪採摛文,體物言志。」

答案:b (《駱駝祥子》是**。)

7.讀了蘇軾的《赤壁賦》和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我們體會到貶謫之人的獨特情思。現給出上聯,請同學們對出下聯。(要求下聯必須有「學子」兩字)(3分)

上聯:貶謫文人寄情山水留佳名;

下聯答案示例:豪邁學子專心學識創偉業;莘莘學子努力奮進創佳績。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解答問題(19分)

【甲文】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遊記》)

【乙文】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

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餘,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又安敢毒耶?

」(《捕蛇者說》)

8.對加點詞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3分) ( )

a. 施施而行修飾連詞而吾蛇尚存假設連詞

b. 汪然出涕曰古今異義,眼淚殫其地之出動詞名用,出產之物

c. 到則披草而坐撥開、分開則久已病矣生病

d.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用法以…為伴侶舉匏尊以相屬勸酒

答案:c (病:艱難困苦。)

9.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3分) ( )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c.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d.是造物者之無盡臧也

答案:d (abc倒裝句,d判斷句。)

10.用自己的話概括【乙】文中蔣氏冒死捕蛇的理由 (3分)

①鄰居十室九空,自家三代人六十年能夠安居此地 ②可以放心地睡覺 ③一年只受到兩次死亡威脅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3分)

譯文:自認為凡是這個州有奇特形態的山水,都被我欣賞到了。(凡是州、定語後置、皆我有也各1分)

(2) 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4分)

譯文:(他們)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呼吸著有毒的空氣,(結果)到處都是死去的人,屍體都互相枕壓著。(每小句各1分)

(3)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3分)

譯文:巫醫樂師以及各種手工藝人,士大夫這一類的人是不屑一提的,現在他們的認識竟然比不上前者,難道不令人奇怪嗎?(後三小句各1分)

三、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10分)

鷓鴣天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本詩是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被貶黃州所作,時年46歲。

12.這首詞寫到的景象屬於什麼時令?(2分)

答:夏末秋初或初秋。

13.上片寫景豐富有層次,請舉例分析寫景的特點。(4分)

答:①由遠而近:由山、林而竹、牆;

②由上而下,由翻空白鳥而照水紅蕖;

③視覺聽覺嗅覺多角度結合,山、林、竹、牆、草、塘、飛鳥、紅蕖是視覺,亂蟬是聽覺,細細香是嗅覺;

④情景交融:如「亂蟬」「衰草」就不僅僅是客觀的景物,而且蘊含了詞人被貶後苦悶的心境。

(答出三四兩句對偶工整也能得1分)

14.下片寫人,結合「又得浮生一日涼」分析詞中人物形象?(4分)

答:又,日復一日;浮生,得過且過,消磨歲月;涼,初秋天涼,內心淒苦悲涼。全詞塑造了乙個抑鬱不得志而又無可奈何的閒人形象,其身閒,其心苦。

四、《紅樓夢》閱讀 (10分)

期中試卷1 學生版

期中試卷 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親愛的同學,這份試卷將記錄你的自信 沉著 智慧型和收穫.我們一直投給你信任的目光。請認真審題,看清要求,仔細答題.預祝你取得好成績!一 精心選一選 本大題共8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題給出四個答案,其中只有乙個符合題目的要求,請把選出的答案編號填在答卷上。1...

期中試卷反思

2011 2012年期中考試試卷反思 高二十班陳亮 一 基本情況 1.本次考試 語文92 數學92 英語119 物理86 化學67 生物69 總分 525 班級排名 12 年級排名 21 2.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99 數學64 英語119 物理53 化學59 生物70 總分 464 班級排名 35 ...

期中試卷 02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 班別姓名等級 一 語言積累及運用 36分 1 看拼音寫詞語 5分 l m o hu hu n w r ch n f p o xi o 2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 好 h o 客似 s 乎蒙 m n 古包咀嚼 ju b 清平樂 l 亡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