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設計

2022-11-22 00:45:02 字數 3904 閱讀 3208

基於問題式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實踐

——以湘教版「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內容為例

1、設計理念

在中學實施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界人士的共識,課堂教學無疑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主陣地,因而在成熟的教學設計理念下,滲透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理念,必然是現代課堂教學設計的主旋律。本人《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教學設計,就是在「以案例為依託」、以「問題解決」為要旨,採用問題式教學,在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的思維方式,建立與「問題」相關的知識結構,並能夠由表及裡,層次清晰的分析問題,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

運用問題式教學,設計問題是基礎,問題的確定要與實際情景關聯,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鏈,注重地理知識的關聯性和結構性;讓學生在乙個貫穿全過程問題情境下發展綜合思維。

「以案例為依託」,就是首先以「個案」的分析來促進學生對區域的認識,學會從區域的視角去認識地理現象,歸納區域特徵;其次以「眾案」的分析,實現培養學生運用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等方法,去認識區域的差異和區域的人地關係,形成因地制宜進行區域開發的人地協調觀。

二、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全球氣候變化,二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兩部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是學習第二部分內容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全球氣候的演變史及其變化趨勢,才能更好地**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個本節課的主題。

三、學情簡析

1.由於生活閱歷有限,高一學生缺少對區域背景的直觀認識,因而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地理實踐活動,從認識家鄉,為樹立正確的區域認識觀實施鋪墊。

2.從高一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還不能對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進行有效的切換與靈活運用,因而要以家鄉的農業生產整體特點和區域差異為切入點,分解「氣候」的概念,突出「氣候變化的影響」,降低難度,實現學生綜合思維的發展。

四、目標導航

1.人地協調觀:通過分析各種「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到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人地協調觀。

2.綜合思維:通過對家鄉案例——「湖州發現亞洲象化石」等現象分析,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相結合的綜合思維能力,明確全球氣候一直在波動變化的特徵。

3.區域認知:通過分析近現代全球降水變化特徵,感知各區域的特點,學會分析認知區域的方法,學會評價不同地區的氣候變化並分析其影響。

4.地理實踐力:通過對家鄉農業活動的調查,提公升學生的自主實踐力和團隊的合作能力,初步形成具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動能力和品質。

五、重難點與方法

(一)教學重點: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二)教學難點:用座標圖展現地質時期、歷史時期、近代氣候的變化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匯入

【師】展示三段材料:

材料一:浙江湖州邱城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亞洲象遺骨

材料二:據中國科學家測量發現,世界之巔 — 珠穆朗瑪峰峰頂覆蓋的千年積雪30餘年來正在不斷融化變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續下降了約1.3公尺。

材料三:8千萬年前的樹木化石證明,棕櫚曾生長在格陵蘭島上。

三則材料分別說明各區域的氣候曾經發生過怎樣的變化?

【生】世界各地的氣候都在波動變化。

【師】地球的氣候處在不斷變化中,而且不同時期的變化也不同,我們現在就先來了解地球的氣候變化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鄉土地理的問題情境,首先加強了學生對地理學科價值的認同,學會了用地理眼光去認識和欣賞地理環境,提高對家鄉區域的認知水平;其次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公升了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再次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同時又為匯入新課提供了創設情境的最好材料。)

2.新課學習

【師】氣候變化是指乙個特定地點、區域或全球的長時間的氣候改變,通過溫度、降水量、風等要素的變化來衡量。按時間尺度,氣候變化史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近現代三個階段。近百年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先進的儀器被應用於氣候觀測,對氣候的監測更加深入而紹欽。

下面我們學習近現代的氣候變化。

(1)近現代氣候變化

投影:近50年來,全球平均氣溫距平變化

【師】(提出問題)自2023年以來,全球氣溫變化趨勢如何?

【生】(自主**後回答)全球平均氣溫呈上公升趨勢。

【師】你能將海冰、海平面、二氧化碳和全球溫度這四者之間的因果關係用過程圖表示出來嗎?

【生】(自主**後展示)

【師】你認為人類活動在全球變暖中扮演什麼角色?

【生】**,很大的推動作用

【師】指導學生看教材p99圖4—22「1900~2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

學生讀圖思考,討論交流。

【生】近現代,全球陸地降水量發生了顯著變化,在20世紀增加了約2%。

【生】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l%,熱帶地區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帶地區則平均每10年減少了0.3%左右。

【師】這種降水和乾濕地區的變化,會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如中緯度溫帶地區會因變暖後蒸發強烈而變得乾旱,現在農業發達地區將會退化成草原。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一組問題鏈來完成對圖表的分析,使學生充分明確全球變暖的現實以及人類對全球變暖的推動作用,使學生獲得全面、系統、動態地去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理念,並能夠從多個維度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認識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其發生、發展和演化的過程的綜合思維方法。)

(2)近現代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師】分組討論:全球氣候變化:福兮?禍兮?

【生】學生獨立完成分析歸納,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總結完善:這些影響的最終端便是我們人類自己。

【生】氣候變化造成各系統間一系列的變化,使它們發生了緊密的內在聯絡.進而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

(設計意圖: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演練與模仿,促進學生對認識區域方法的掌握,謀求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思維的發展。在發散性思維得到發展的前提下,及時利用設問引導學生進行集中性思維,無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推動學生綜合思維的發展。

同時,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不僅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觀念和團隊互助的精神,而且利於學生間不同思維火花的碰撞,能更深層次地鞏固學生對地理知識點理解,構建合理的又有自身特色的學科綜合知識體系。)

(3)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

【師】通過讀圖,讓學生完成第l個問題,師巡視學生在圖中的標註情況並及時糾錯。

【生】震旦紀大冰期,距今約6億年以前;石炭紀——二疊紀,距今約2~3億年;第四紀大冰期,距今約200萬年前開始。

【師】多****,閃跳顯出上述三次大冰期對應的地質時期。並請學生讀圖分析每次大冰期對應的乾濕狀況。

展示恐龍繁盛時期的相關資料,學生根據資料和圖示回答第2個問題。

【生】恐龍繁盛時期大約在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全球氣候特徵是溫暖乾燥。

【師】通過上面的讀圖分析,可以看出地質時期氣候變化有什麼特點?

【生】總體來看,在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過程中,溫暖期較長,寒冷期偏短;濕潤期與乾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濕潤期為主。

全球氣候一直處於波動變化之中,冷暖乾濕相互交替,變化週期長短不一。那麼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如何呢?

(4)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

【師】(設疑導學)1.什麼叫雪線?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響?

2.什麼叫冰蓋?目前主要分布在**?

【生】(自主學習,交流後總結)雪線是長年積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與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線,是一種氣候標誌線;其分布高度主要受氣溫、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冰蓋指覆蓋在各種地形上的巨厚冰體,由多年冰雪堆積擠壓而成。冰蓋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

【師】多****p97圖「l2023年來挪威雪線高度和近2023年來中國氣溫距平變化」。提出要求:閱讀兩條曲線變化趨勢,分析全球氣候的波動。

【生】全球氣候有兩次較大的波動,一次是西元前2023年到前2023年的溫暖期,當時年均氣溫比現在高3~4℃;另一次是l5世紀以來的寒冷期,其中1550~2023年屬於十分寒冷的階段,當時年均溫比現在低l~2℃。

(設計意圖: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演練與模仿,促進學生對認識區域方法的掌握,形成合理地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獲得正確的思維方式。)

7、板書設計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反思

本節課緊緊圍繞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這一新課標要求,精選組織教學素材,通過大量案例,合理設計組織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使之動靜結合,張馳有序,思維活躍,學習過程不易產生疲勞,學習效果非常好。本節課的時空跨度非常大,還需要兼蓄自然人文兩大學科許多背景知識,但是從本節課可以看出,只要問題設計合理...

4 2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案

4.2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案 學習目標 1.運用資料說明地質時期 歷史時期和近現代氣候變化的特點。2.舉例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3.學會運用圖表資料分析氣候變化特點,並能提出相應對策。一 全球氣候變化 1 不同時間尺度全球氣候變化 2.基本概念 冰期 間冰期 雪線 冰蓋 3 ...

用4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案

會寧中學高一年級地理學案 4.2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案 編號 24 主備人侯紅敏審核人姚芬張麗華使用人 課標要求 能根據圖表資料解釋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習目標 1通過看圖讓學生分析出氣候的變化 2根據有關資料,讓學生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能舉例說明 3 了解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