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肢柔韌性測量評價方法的研究

2022-11-09 14:12:06 字數 4544 閱讀 7250

2011年2月

廊坊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11卷第1期

對下肢柔韌性測量評價方法的研究

劉芄(廣西財經學院,廣西南寧530003)

【摘要】下肢柔韌性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練習效果最明顯,也是最主要的練習內容。需要合理的測量方法來獲

得可信和可靠的資料,為驗證與評價柔韌性素質水平與運動效果提供直接的評價依據。文章**了通過測量劈叉

後會陰垂直下降距離與會陰高度比率,來評價測試者的下肢柔韌水平和練習效果的方法。

【關鍵詞】柔韌性;測量;會陰高度

liu peng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柔韌性是一項很重要的身體素質內容,尤其是下肢的柔韌性,我們需要通過測量獲得資料,以理解受試者的柔韌水平,為制定健身計畫和評價效果提

因素外,還要看肌肉、韌帶的彈性及伸展性,再就是神經對該關節骨骼肌的調節能力。反過來說,柔韌性的提高不僅僅是提高關節的活動範圍,而是提高

供具體依據。但目前的測量方法所獲得的資料因各種因素受到影響。要獲得可信、有效的測量資料,就必須有乙個合理的、正確的測量方法。本文通過研究,**尋找乙個比較合理的測量下肢柔韌性的方

法。動作幅度,使動作更舒展、體形更優美。柔韌性的提高能夠增加身體範圍,有助於骨骼肌力量的增強。

動力性柔韌性素質練習,在提高骨骼肌、韌帶彈性的同時,增強了神經對運動肌和對抗肌的協調能力,由

此提高了練習者的協調性,促進其體育能力。靜力性練習主要提高骨骼肌、韌帶的伸展性,對運動性疲

1測量下肢柔韌性的意義

1.1下肢柔韌性在體育中的作用

柔韌性是指單個或者若干個關節的活動範圍,是指關節活動幅度以及周圍肌肉、韌帶和軟組織的

勞恢復有積極的作用,從而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機

率。由此可見柔韌性的提高不僅僅是關節活動範圍

的增大,更可以促進其它身體素質的發展,提高練習

者的體育能力,增強練習者的運動參與信心。

伸展能力。柔韌性的好壞除了受關節生理結構限制

下肢是由髖、大腿、小腿、腳構成的,是人體參與

[收稿日期

[**專案】廣西財經學院校級課題作者簡介]劉 ̄(1975一),男,廣西財經學院體育部講師,在讀體育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體育人文。

57 2011年2月廊坊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1卷第1期

運動器官和保持重心平衡的主要部位,也是核心力量區域的主要構件。人的身體素質比如體現心肺功

向前伸,看雙手與腳尖的距離得到一些物理量的資料。這些資料體現了整個身體許多關節的柔韌性素質水平,包括肩、脊柱、髖、大、小腿的肌肉、韌帶的柔韌性水平,並不能特別針對或突出某乙個部位的柔韌性。得到的資料只能是籠統地、大概地了解人整體綜合的柔韌性。

涉及影響測量資料的因素

能的耐力,體現神經快速協調能力的快速跑,也主要由下肢實現。下肢柔韌性,主要指髖、大腿、膝、踝等關節肌肉、韌帶的柔韌性,其中髖、大腿的柔韌性最

為重要。下肢柔韌性提高了胯與大腿的活動範圍,增大了下肢的運動幅度,不僅動作更加舒展優美,而且也增強了周圍肌肉的力量和速度。促進神經對起

特別多,學生對測試的重視程度、體育能力、身體協調、區域性關節的柔韌性乃至身高比例都會有不同的運動肌和對抗肌的協調,提高了下肢骨骼肌的協調

性,為體育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提公升起了很大的作用,

也為核心力量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下肢柔韌

性的提高,使下肢運動的靈活性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增強了人體參加體育運動後的恢復能力,減少了常見的踝、膝、大小腿的肌肉痙攣、韌帶損傷的發生。

1.2測量下肢柔韌性的意義

要了解人的身體素質情況或者參與體育運動效果,就要通過合理的方法測量獲得具體可信的資料來評價分析。體育專案類別不同,對主要運動部位的柔韌性要求也不同,尤其對下肢柔韌性。一般對下肢柔韌性的評價缺乏具體的辦法,大多通過經驗

和目測是否能完全劈叉或者踢腿高矮或幅度來判斷。劈叉涉及到髖和大腿肌肉、韌帶的柔韌性,是直接體現下肢柔韌性的方法之一,但沒有確切的測量

標準和方法就無法獲得具體的資料作為參考,此外對於那些不能劈叉的人就無法獲知他們的柔韌性處於怎麼樣的水平,柔韌性提高程度的大小。通過測量受試者參與體育運動前後下肢柔韌性進展情況,

可以增強體育鍛煉者的參與信心,或檢驗訓練方案的效果,為訓練計畫提供評價參考資料。

2測量下肢柔韌性的方法

2。1下肢柔韌性測量評價方法的現狀

目前國內外都設計了一些針對下肢柔韌性訓練的器械產品,但主要功能是輔助提高下肢柔韌性的練習,對測量下肢柔韌性獲得評價資料沒有實際

意義。國家體質標準針對柔韌性素質測量評價,主要通過坐位體前屈來檢測獲得資料。坐位體前屈測試主要是受試者直膝平坐,再做上體前屈並雙臂

58 測量結果。相差就會比較大。還有一種情況,兩個身高分別為177厘公尺和162厘公尺的學生,在測試中都是手腕推至腳尖,如果按身高比例兩人的此專案

水平旗鼓相當,但由於前者的手掌長20厘公尺、後者手掌長18厘公尺,身高者坐位體前屈成績就會優異

於矮於他的人。所以,此測量專案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陛和侷限性。也有人提出來坐位體前屈測量時,通過以股骨頭為基準點,通過此點和膝、踝連成的直線與脊柱在前傾時形成的夾角,來衡量乙個人的

柔韌性。此測量評價方法雖然避免了身高比例、肩關節柔韌性因素的影響,但也只能體現髖區域性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並且會受脊柱柔韌性和腰腹部肌肉和脂肪的影響。

由此可見,不管坐位體前屈是通過測量手指與腳尖的距離,還是以股骨頭為基準點按腿與軀幹夾角為評價資料,都會有很多因素影響測量的最終資料,不能成為下肢柔韌性素質測量評價方法。劈叉

俗稱「一字腿」,即兩腿向前後或左右展開,包括橫叉、縱叉。劈叉時,主要是體現髖關節、大腿和小腿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而且其肌肉和韌帶都是平時參與運動的,極少受到其它因素影響,更具有針對性和參考價值。目前通過劈叉了解下肢柔韌性,主要由目測是否完成評價,不能完成的使用「較好」、「較差」來籠統地進行定性評價。

這樣過於籠統難以形

成評價標準,不能給出體質測量準確資料,受試者也難以了解自己的下肢柔韌性水平和進步睛況。再有

就是使用直尺,測量完成劈叉後會陰離地的高度,以此評價下肢柔韌性的水平。儘管此辦法通過測量會得到具體的資料,也體現了下肢柔韌性的程度,但因

年齡、性別、種族、身高比例不同,其下肢柔韌性也不同。如同一年齡段的兩個不同身高的人,劈叉都不

第11卷第1期劉 :對下肢柔韌性測量評價方法的研究2011年2月

能完全完成且會陰離地高度一樣,不能說明兩個人的下肢柔韌性水平就一樣。因此,應該有一種更具體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測量評價。2.2下肢柔韌性測量評價新方法

動的主要肌肉和韌帶,對發展身體耐力、力量、速度、協調性素質都有著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核心力量的發展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幾種現有測量方法的對比研究,認為通過劈叉,測量完成動作之後的會陰下降的垂直高度與會陰高度比率,能更好地體現受試者的下肢柔韌性素質水平,還能夠了解參與運動後下肢柔韌性的進步情況。

劈叉能直接體現下肢柔韌性,但如何儘量減少其它因素對資料的影響,同時又更合理地體現下肢柔韌性素質的水平,以下提出一些新的測量評價方

法。首先是通過測量,得知受試者劈叉後會陰下降的垂直高度與直立時的會陰高度,兩個高度相除得出的比率為受試者下肢柔韌性水平參考資料。如

乙個受試者劈叉後會陰垂直下降的距離為46釐

公尺,直立時會陰高度為81厘公尺

那麼這個人的柔韌性達到56.79%的水平。參與體育運動後再次測試劈叉,測量會陰下降的垂直距離為75厘公尺參與體育運動後使得受試者柔韌性達到92.59%,增長幅度為35.8%。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個辦法了解某一群人的下肢柔

韌性水平,了解該群體的下肢柔韌性的狀態以及體育鍛煉對他們柔韌素質的影響。再則,還可以通過了解受試者的身高、下肢高與其會陰高和劈叉後會

陰下降的垂直高度,進一步對比以獲得更細緻的了

解。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綜上所述,柔韌性是人身體素質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柔韌性的提高不僅僅能增長關節的活動幅度和技術,也能直接或間接地提高其它素質,促進體育能力的提高。對柔韌性準確的測量與評價,可以獲得受試者柔韌性素質的準確的具體資料,為檢驗其現有柔韌性水平和變化情況,為健身訓練提供有利的參考依據。下肢柔韌性涉及到很多人體參與運

3.2建議

在平常的體育鍛煉、教學和訓練中要正確認識到柔韌性的重要性,要重視柔韌性素質的提高,尤其是下肢的柔韌性。通過加強柔韌性的練習,提高

體育參與者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進體育心理的健康發展,為終生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完善柔韌性測量方法,建立更科學的柔韌性評價體系。劈叉應該被列為柔韌性素質訓練的專案,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以此促進大眾健身水平提高。

設計更加合理、功能齊全的柔韌性測量儀器,可以測量各個部位尤其是下肢柔韌性水平,為更加

準確地了解不同人群的柔韌性和鍛鍊效果,提供準確的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周士枋,丁博坦.運動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2]張英波.動作學習與控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3.

[3]全國體育院校體育教材委員會.運動解剖學[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4]孫慶擯,杜雲,江濤.體制測量中柔韌性的測量效度分析

[j].中國學校衛生

[5]姚蘭.**柔韌素質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性[j].科技資

訊[6]劉宗梅.柔韌性的重要性及訓練要點[j].承德民族師範

學報[7]王冬月.核心力量訓練與人體形態的塑造[j].山東體育

學院學報59

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

摘要 目的 常規 聯合運動想象 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在本院接受 的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病程均小於6個月且病情穩定,將患者隨機分為 組20例,對照組20例。組運用常規 聯合運動想象訓練,對照組只採用常規 在 前和 後第6周評定偏癱側下肢最大負重百分比 5 m最快折返速度 ...

糖尿病足潰瘍患者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及其對預後的影響

摘要 目的有足潰瘍病症的糖尿病患者,通過對下肢血管進行超聲檢查,根據結果分析對預後的影響。方法通過對90例有足潰瘍病症的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進行超聲檢查,依據檢查得出的資料,按照血管病變程度的高低分成4個小組,記錄每個小組的病例人數,率 好轉率 無效率,從而得出檢查結果與預後的關係。結果超聲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