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清明節主題班會方案

2022-10-19 11:06:03 字數 875 閱讀 8982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僅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下週就到了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了更好的開展這次活動我們舉辦了這次班會.。

指導學生以小組競賽的形式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問題如:有哪些體育活動?鞦韆最早叫什麼?盪鞦韆有什麼好處?

蹴鞠是一種什麼遊戲?誰發明的?什麼叫探春?為什麼要植樹?為什麼要插柳?戴柳?祭祖時一般在什麼樹合適?等等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辯論搶答的方式有助於學生全面了解清明節的習俗,直觀的畫面有利於學生真切感受清明節的氛圍,領悟清明節祭祖掃墓的人文內涵,並在思想上明確怎樣才能過乙個文明的有意義的清明節。

二、指導學生扎白色、黃色、紫色的紙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

一生做單獨的一朵,一學習小組做成一束,兩組以上做成乙個花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與美術結合起來,讓學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緬懷先人烈士更有意義。

三模擬祭掃烈士現場:

奏哀樂,全體學生默哀1分鐘表達自己對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頌揚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模擬活動,讓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具體行動緬懷先人烈士,讓學生的情感在具體活動中得到昇華與提高。

四班會總結:

用一分鐘演講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上完本節班會課後對清明節的理解和感受。

班主任總結:通過今天的班會活動我們深刻理解了清明節的來歷和節日含義,中國人歷來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們對先人的祭祀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我們相信親人、先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情意與祭奠,我們華夏兒女也一定會一代代延續而這種溫情。

我們還要沿著革命先烈走過的足跡,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清明節有它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們不僅要熱愛它,過好它,還要更好的傳承它。

清明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

活動背景 清明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被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還列入法定國假日,這體現了國家對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視。然而,青少年學生雖然熱切盼望清明小長假,卻對這個節日的民俗意義和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卻知之甚少。針對他們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感知 對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實踐而召開了這次主題班會。活動目的 1...

清明節主題班會方案設計

一 活動目的 通過清明節的主題教育,讓同學們了解清明節是中國的乙個傳統節日,另外還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一些習俗,清明節的歷史由來。通過這次主題教育,還讓學生來緬懷先烈,知道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二 活動時間 4月5日 三 活動地點 七年級一班 四 活動過程 一 1 利用交流的形式...

1104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二 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 掃墓,還有踏青 插柳植樹 放風箏 盪鞦韆 拔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踏青,又叫探春 尋春 郊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