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級13 14班用修辭手法講解

2022-10-16 17:30:04 字數 5323 閱讀 8678

修辭手法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分為擬人、擬物)、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又名反詰)、引用、反語、對比、反覆、雙關、聯想、頂真、通感、互文、回環、呼告等。

1.比喻: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

明喻: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宛如、好比、猶如)乙(喻體)。

這真像一場噩夢,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奧斯維辛沒有新聞》

在充滿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裡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包身工》

蘆柴棒手腳著地,很像乙隻在肢體上附有吸盤的烏賊。

那一扇鐵門一推開,就好像雞鴨一般地無秩序地衝出一大群沒有鎖鏈的奴隸。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正是秋的全盛時期。

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同時是對比)

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

暗喻: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紅衛兵開始上街抄「四舊」的時候,包弟變成了我們家的乙個大「包袱」。

布熱金卡應當是個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的地方,因為這裡曾經是人間地獄。

她們是順從地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包身工》

她們一窩蜂地搶一般地盛了一碗。《包身工》

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同時是擬人)

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名酒。

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

我們將能把這個國家刺耳的爭吵聲,改變成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優美交響曲。(同時是對比)

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裡的稀飯燒滾,但是倒冒出來的青煙引起了她一陣猛烈的咳嗽。

老闆娘氣哄哄地放在這些廉價的、不需要更多維持費的機器們面前。

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美國沒有履行這項神聖的義務,只是給黑人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乙個窮困的孤島上。

2.比擬:

把物當**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例句:軟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

夏蟲也我為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忽然乙隻小狗從人叢中跑出來,非常高興地朝著他奔去。它親熱地叫著,撲到他跟前,到處聞聞,用舌頭舔舔,用腳爪在他的身上附魔。

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

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一層雨過,雲漸漸地捲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故都的秋》

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

(2)擬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遊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

包身工是一種灌裝了的勞動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紅磚頭的怪物,已經張著嘴巴在等待著它的滋養物了。《包身工》(同時是借喻)

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同時是比喻)

我的不遠千里,……也不過想飽嚐一嚐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3.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方法: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新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雷鋒。

4.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故意地誇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

(1)擴大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例句: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2)縮小誇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3)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例句: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6.排比: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在布熱金卡,本來不該有陽光照耀,不該有光亮,不該有碧綠的草地,不該有孩子們的細小。

在這千萬被飼養者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希望,……沒有法律,沒有人道。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7.設問:

自問自答

例句:現在有人問熱心民權運動的人「你們什麼時候才能滿足?」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難以形容的野蠻**,我們就絕不會滿足。

8.反問(反詰):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例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於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

可是在這時節誰願意接受這樣的禮物呢?《小狗包弟》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交給我帶去,有什麼三差二錯,我還能回家鄉嗎?

疑問句:

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有一天,得重和它們見面的時候,會和我面生嗎?《囚綠記》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為明引和暗引兩種。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後來他回來了,大概是給人揪回來的,說他「裡通外國」,是個反革命。

〈2〉暗引(間接引用)。

例句: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10.反語:

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於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乙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

有幾個慈祥的老闆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餚。

11.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例如:在這種工廠所有者的本國,拆包間、彈花間、鋼絲車間的工作,通例是男工做的,可是在半殖民地,……就將這種不是女性所能擔任的工作加到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的包身工們的身上去了。

外頭工人的衣服多少整潔一點……包身工就沒有這種福氣了。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比較: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養在家裡的家蟲。

12.反覆: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即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乙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

〈1〉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2〉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但她卻常常微笑這,態度很溫和。……也還是始終微笑著,態度很溫和。

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屍骸為證;沉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屍骸為證。

采薇采薇……曰歸曰歸……采薇采薇……曰歸曰歸……

13.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1〉諧音雙關。

例如:「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楊」實際上是指楊開慧,「柳」實際上是指柳直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絲」即「思」的意思,以此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

〈2〉語音雙關。

是一種根據詞的多義條件而故意導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在歇後語中經常出現。

例如:茶壺裡煮餃子——心裡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紅——給你點顏色瞧瞧

14.聯想:

看到某事物,從而聯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例如:但見黃沙瀰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5.頂真:

頂真也作頂針。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用符號表示就是「abc,cde」。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絡。

例句:友情是花,引來群群之蝶。

20道選出修辭手法的語文一年級句子練習題

1 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2 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後,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3 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狂風暴雨休想摧垮它 洪水 乾旱不能滅絕它 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4 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

版小學六年級語文試題庫六年級修辭手法練習題一

小學語文六年級修辭手法練習題一 修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 淺顯的 熟悉的 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 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 具體。擬人 擬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人的言行 思想 感情等。排比 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

新2019級B班13 14上學期教學計畫

課程教學計畫表 2013 201學年度第一學期 課程名稱 大學英語 i 教學單位 外國語學院 主講教師 楊華英 填表日期 2013年10月16日 教務處制 填寫說明 課程教學計畫是為完成教學目的而確定的工作範圍和教學進度的實施方案。教師應當在明確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鑽研教材,初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