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晉文之事學案

2022-10-16 04:09:02 字數 3627 閱讀 5516

第四單元以天下為己任

第7課齊桓晉文之事

問題導學

1.孟子並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論語》的其他篇目中對此事都有所評價,那麼他為什麼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聞也」呢?

2.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齊宣王說這是「夫子之謂也」,「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看來,齊宣王對孟子比較信服了,那麼,孟子是怎樣獲得齊宣王的信任的?

3.「王笑而不言」,為什麼?孟子是如何讓齊宣王去「大欲」的?

自主**

孟子政治理論裡面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的?你認為這種理想在當時能實現嗎?為什麼?

文法導析

1.善用形象而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

運用比喻,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如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齊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2.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排比的運用,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又聲調鏗鏘,富於**性,既在內容上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豐沛。如「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為肥甘不足於口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等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鬆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3.善於作適當的神態描寫,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人物性格。

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諸子散文中難得的好的文學筆法。如孟子引導齊宣王說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麼理直氣壯的神態,極盡傳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乙個成語「王顧左右而言他」也是這樣,逼真而傳神。

技法導練

導練目標

請自定論題,運用比喻論證法,寫一段文字,來表明你的認識與感受。

素材積澱

話題集錦

(1)孟子憂以天下,樂以天下,修身養性,積極入世;面對當時戰亂的世道,他感到不滿,於是就構建出他的理想王國:「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他滿懷治國良策,一心想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周遊列國,倚馬萬言;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以孜孜不倦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以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

這則素材可應用於等話題中。

(2)孟子名言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這則素材可應用於等話題中。

佳作片段

我無法沿著孟子的腳印,去追隨屬於孟子的那充滿屈辱和堅韌的歷史,但我還是從孟子留下的文字裡讀出他的錚錚鐵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儘管,現在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裡,嗤之以鼻,但我卻從「大」那簡單的筆畫中,看出乙個頂著天的「人」。

這「人」,充滿著一種叫剛烈的東西,他遠不像孔子那樣「溫良恭儉讓」。當生與義不能兼得,他寧可取義,也無意苟且偷生;當死與不義不能同避時,他寧可赴死,也不願躬行不義。「捨生取義」,看似簡單的四個字,讀出的卻是浩然正氣。

它曾激勵過多少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它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最高道德準則。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把這些文字存放在歷史中,歷史為之而光彩;把它們拿出來放到現在,依然充滿了一種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為持久的。

文字**

保民而王

參***:

【問題導學】

1.提示:齊宣王問「桓文之事」的目的在於和孟子**稱霸天下的辦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會使話題與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背道而馳。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聞也」迴避了這個問題。

這並不是有意說謊,而是採用了避實就虛的戰術,他在設法給自己將要講的內容鋪設道路。後文,「無以,則王乎」抓住齊宣王的關注點,化被動為主動,引導齊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國。

2.提示:孟子知道,齊宣王看似饒有興趣地問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沒有「保民」的行動甚至想法。但是,孟子為了能使談話進行下去,達到自己遊說的目的,便利用齊宣王「以羊易牛」這件小事來大做文章,說這種「不忍之心」就是仁愛的表現,大大縮短了彼此的思想距離。

3.提示:齊宣王不得不承認自己懷有「大欲」,但還是不肯具體說出它的內容;孟子於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輕暖」「採色」「聲音」「便嬖」五項內容,旁敲側擊地點出齊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的稱霸天下的「大欲」;接著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小不敵大、寡不敵眾的道理,使齊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認這種「大欲」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自主**】

提示:孟子描繪了乙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道德高尚,既恬靜又和諧,帶有浪漫色彩的小農經濟社會。首先,這個社會的核心人物——國君有仁愛之心,且能「推恩」於百姓;其次,國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來,天下「疾其君者」欲歸附之;再次,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恆產,足溫飽,知孝悌,懂禮節,不僅自己的家中安樂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滿愛心,整個社會不再有受難之人。

總之,國泰民安,天下太平。

他的理想社會,與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只能是烏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樣乙個「霸道」之風盛行的社會,是沒有實現的可能的。

【技法導練】

創意啟用

比喻論證是一種用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較抽象道理的論證方法。可分為比喻描繪、比喻評價、比喻說理等幾種方法。運用時應注意:

1.以小見大,就近設喻。要精選生活中細小的、人們熟悉的事物作為設喻的喻體。喻體如果不是讀者常見熟知的,就達不到喻證的目的。

如《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中,就是以大家所熟悉的「魚和熊掌」來喻指「生與義」。

2.喻體不求形似,求神似。作為喻證的喻體與作為比喻的喻體不同。比喻的喻體是為了強調特徵,描繪事物,側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證的喻體是為了闡發觀點,以正視聽,力求神似,以義取形。

一定要對自己所要論證的物件和用來設喻的事物之間的對應關係進行細緻入微的體味與揣摩。如將「諒解」喻為「春風」,是從「諒解的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證的。

3.可一連用多個比喻來說理。如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中,第一節就分別把理想喻為「石」「火」「燈」「路」,通過一連串的博喻,準確有力地論證了理想的重要性。

4.運用比喻論證時,應把它和例證法、分析法等結合起來使用。如將「讀書的過程」喻為「吃飯」,那麼就要分析,讀書不是囫圇吞棗,而是細嚼慢嚥,是將書中的營養一點點吸收進自己的體內,讓它變成自己健全人格的一部分。

範例展示

雙贏才能共輝煌。

即使自己是一枝嬌豔美麗的牡丹,也應明白,一枝獨放不是春天,春天應是萬紫千紅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棵傲然挺立的孤松,也應明白,一株獨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樹木才是遮風擋沙的堅固長城;即使自己是一葉整裝待發的帆船,也應明白,一船獨行不算風景,千帆競發才能顯示大海的壯闊。

自私利己,愚者之見;打造雙贏,智者之舉。

雙贏,那是信心的基點,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開啟人生之路的探照燈,那是開啟成功之門的密鑰匙。雙贏,使你我共輝煌。

【素材積澱】

話題集錦:

(1)提示:「憂與樂」「胸懷」「理想」「面對挫折」「思想的魅力」

(2)提示:「尊老愛幼」「孝」「親情」「人間真愛」「感恩」

齊桓晉文之事

文常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曾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和教育家。到唐代,已將孟子和孔子並稱 元 明時稱為 亞聖 孟子 一書是孟軻晚年和 在一起共同編纂的,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孟子 一書宋代時被列為 十三經 之一,南宋朱熹又將它列為 四書 之一。...

《齊桓晉文之事》複習題

一 找出並解釋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無以,則王乎 2 王說,曰 詩云 3 刑於寡妻,至於兄弟 4 為長者折枝 5 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 6 皆欲赴愬於王 7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8 蓋亦反其本矣 9 是罔民也 10 獨何與11 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二 找出並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 無以,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