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屆高二地理暑假補課測試卷

2022-10-13 21:45:11 字數 4410 閱讀 7748

一、 選擇題:(每小題都只有乙個符合題意的選項,答案請寫在題後**中。每小題2分,共50分。)

1、右下圖為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分布簡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敘述是

a、甲區比乙區緯度高,故熱量較乙區少

b、乙區因比甲區緯度低,故太陽光照比甲區強

c、乙區與丙區南部距海遠近不同,故以400公釐等降水量線為兩區界線

d、甲區比丙區北部距海遠,降水少,故以400公釐等降水量線為兩區界線

2.關於三大自然區劃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三大自然區的劃分依據是地貌、水文兩大要素

b、三大自然區的劃分依據是氣候、水文兩大要素

c、三大自然區的劃分依據是地貌、氣候兩大要素

d、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可分成東、中、西三個地帶

3.有關東部季風區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地形較平坦,海拔均在500公尺以下

b、夏季普遍高溫多雨,年降水在400公釐以上

c、植被以森林為主,部分為森林草原

d.河流多為外流河,以雨水補給為主

讀圖2,完成4—6題

4、圖中鐵路幹線的名稱是

a、蘭新線 b、蘭青線c、包蘭線 d、京包線

5、與該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無關的是

a、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b、海陸位置

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

6、圖中沙障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a、保護寧夏平原的農田 b、保護鐵路暢通無阻

c、調節氣候d、減少水土流失

讀圖3,回答7一8題。

7.「五原春色歸來遲,二月垂柳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今西安)花落時。」詩歌中描述的現象

a.反映了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是由兩地的水分差異造成的

c.是由於流經兩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種非地帶性現象

8.「蕪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從

地理角度理解

a.說明了冬季風到達不了玉門關

b.反映了從沿海到內陸水分條件的差異

c.反映了玉門關的熱量條件不適合楊柳種植

d.反映了玉門關以西絕對無楊柳樹生長

遙感技術、地理資訊科技、全球定位技術等現代化技術,不僅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而且也越來越近普通的人的生活。回答9~12題。

9.通過地圖,遙感影象、野外考察等獲得的資料在cis技術程式中屬於

a.資料處理b.資訊源c.資料庫 d.表達

10.要想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地理座標,需要擁有

a.全球定位技術 b.gps訊號接收機 c.地理資訊科技 d.遙感技術

11.地理資訊科技的主要功能是

a.對地理空間資料進行輸入、管理、分析和表達

b.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全面的資料

c.能對遙感資訊經過處理和判斷分析

d.能在全球範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定位

12.有關全球定位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這不屬於資訊科技

b.它屬於遙感技術

c.它由資訊源、資料處理、資料庫、空間分析、表達等簡要程式組成

d.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的特點

依據各省、市、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把我國劃分為三個經濟地帶,三個地帶經濟發展地帶性差異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會和經濟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據此回答13~15題。

13、下列關於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經濟地帶和東部季風區的範圍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經濟地帶位於內陸邊遠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均屬於沿邊省區

c.新建的重慶直轄市屬東部經濟地帶

d.中部經濟地帶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

14、我國西部地帶今後經濟發展應注重的問題是

a.有步驟地重點治理和開發大江大河、能源、礦產等資源

b.大力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沿邊**,擴大旅遊創匯

c.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大力發展綠洲農業和林牧業

d.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還林還草

15、下列關於三個經濟地帶協調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將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業轉移到資源豐富的中西部

b.將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人口稠密的東部

c.將大運輸量的企業轉移到交通發達的東部

d.將輕工業和農牧業轉移到資源短缺的東部

讀圖2,判斷16—18題。

16.該區域地貌特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風力侵蝕 b.風力沉積

c.流水侵蝕 d.流水沉積

17.圖示堤壩的主要作用是:

a.攔沙蓄水 b.發電灌溉

c.防洪抗旱 d.調節氣候

18.在區域整治的過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採取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農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徑流

c.丙——修建梯田,發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洩洪

讀我國某區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圖,回答19~21題。

19.圖示地區的草場載畜量相比較的規律是

a.西部高於東部 b.東部高於西部 c.東、西部相當 d.南部高於北部

20.導致該區草場載畜量呈現差異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符合該地區國土整治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有

a.實行劃區管理,提高草場載畜量 b.減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發展種植業,控制畜牧業比重 d.實施輪牧和輪流打草制度

讀七個省級行政單位某種植被面積佔全國該種植被面積的比例圖,回答22—24題。

22.圖中七個省級行政單位中,省級行政中心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內的有

a.4個 b.3個 c.2個d.5個

23.該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 b.苔原 c.硬葉林d.針葉林

24.該植被區最普遍的生態問題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 d.沙塵暴

25.關於防禦乾旱的有效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乾旱區都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 ②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③乾旱多發區應選擇耐旱作物 ④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08屆暑假補課測試卷--地理答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二、綜合分析題

26.讀中國區域性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7分):

(1)屬於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界線的山脈是(均填字母屬於地勢中第

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0℃等溫線經過的山脈是

(2)山脈g東側的地形單元為西側的地形單元為

(3)①在省境內;④在省境內

(以上每空1分,共8分)。

(4)④工程的作用有2分)

(5)分析黃河幹流從②到③河段水量減少的原因(各2分,共4分):

a、 自然原因:

b、 人為原因:

(6)e附近地區中、低產田較集中,其限制因素主要是

和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縣農村秸稈利用狀況調查表

材料二農作物的秸稈,牧畜直接食用後吸收很少,轉化率不高。若經發酵後,可成為滿足牧畜對各種營養物質需要的優質飼料。

材料三為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該縣對農作物秸稈進行了綜合開發。其具體做法是:1、用機械將秸稈加工成顆粒狀,運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術生產優質飼料,替代糧食飼料,發展畜牧業;2、利用秸稈飼料發展畜牧業,同時發展相關工業,對畜牧業產品進行深加工;3、減少直接用做飼料,通過動物消化成優質肥料,實現「過腹還田」。

(1)下列秸稈中,該縣很少或沒有的是( )

a玉公尺秸稈 b小麥秸稈 c棉花秸稈 d水稻秸稈

(2)為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該縣可發展的相關工業有(至少說出三個

(3)將下列各項的字母代號填入下圖的空格內。(用數字代替,填在答案卡上,每一空格限填一項)

a過腹還田 b發展畜牧業 c優質飼料 d.提高土壤肥力 e.消滅害蟲卵

(4)當地農村秸稈作為燃料比例高達50%,秸稈燃燒導致的負面生態效應有

28.讀我國某區域位置與地形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分析圖11等積溫線資料,≥10℃的積溫值太原    (填「大於」或「小於」)石家莊,試從地形角度分析兩地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

(2)判斷圖11中a、b兩地的地形區名稱。a:

b:(3)圖11區域內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是什麼?      。目前,該資源輸出的主要方式是_     _和

(4)為了確保b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圖12中①②③三地根據各自的地形特徵採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請對應聯線:

① 育林、育草護坡

② 平整土地,營造護田林網

③ 打壩攔泥,蓄水固溝

高二地理試卷20 11

2007學年第一學期高三質量調研地理試卷 2008.1 完卷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考生注意 1 全卷包括兩大題,第一大題為選擇題,第二大題為綜合分析題。2 第一大題選擇題請將答案全部寫在答題表中。3 第二大題考生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4 第一 第二大題均用鋼筆或原子筆填寫,用鉛筆答題一律不給...

高二地理試卷20 35

2007年福建省中考地理學科試卷質量分析評價報告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 九年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 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和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 及 2007年福建省初中地理學業考試大綱 的精神,促進我省中學地理教育向新課程改革的方向發展,提高我省初中學業地理命題的質量,依據命題必須遵循導向性 基礎性 科...

高二地理試卷20 57

聯考地理試卷2006.12.本試卷分第1卷 選擇題 和第 卷 非選擇題 兩部分。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l 20分鐘。第l卷 選擇題70分 一 選擇題 共70分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圖1所示為全球同一日期,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