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育之花在朗讀中盛開 1

2022-10-13 00:45:03 字數 3240 閱讀 6336

標題: 讓德育之花在朗讀中綻放

——《三個兒子》德育滲透案例

案例型別:學科課堂德育滲透案例

作者單位:易俗河鎮趙家洲中心小學

作者姓名:李映平

**號碼:137********

讓德育之花在朗讀中綻放

——《三個兒子》德育滲透案例

教學背景:

德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在素質教育中占有優先發展的地位。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而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深入、細緻、全面地挖掘課文中的德育因素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在不斷的探索中,我發現在朗讀中滲透德育的方法非常有效。因為語文課程強調「以讀為本」。學生只有通過朗讀,才能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與薰陶,從而受到德育教育。

教學分析:

《三個兒子》是一篇適合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孝心教育的課文。它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

三位媽媽在井邊談論自己的兒子,一位誇自己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一位誇自己的兒子嗓子好,另一位什麼也沒說。媽媽們提著沉重的水桶回家時,三個兒子跑來了。乙個翻著跟頭,乙個唱著歌,另乙個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

故事生動有趣,淺顯易懂,以人物對話為主,很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

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不長。我們不必給他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要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乙個兒子呢?」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到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要在生活中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最終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抓關鍵詞品讀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重點)

2.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3.熟讀課文,理解老爺爺說的話,懂得我們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並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難點)

教學過程:

一、疑,引入課堂

引導學生質疑,梳理歸納出課文的中心問題: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乙個兒子呢?

二、讀,深化課堂

第一步:合作**,揣內心

對於第一位媽媽的話,我先聲情並茂地範讀,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後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讀書,互相學習。最後我和學生一起邊讀邊評把第一位媽媽的自豪之情挖掘出來。

對於第二位媽媽的話,我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悟。對於第三位媽媽的話,我引導學生**:為什麼第三位媽媽不像前面兩位媽媽一樣誇耀自己的孩子呢?

第二步:重點品讀,感孝心

品讀媽媽提水的句子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重、晃蕩、走走停停、痛、酸」等這些關鍵詞語仔細品讀,邊讀邊聯絡生活展開想象,體會媽媽提水是多麼辛苦,明白此刻媽媽最想得到的是兒子的幫助。品讀描寫第三個兒子動作的句子時,我引導學生利用剛才抓關鍵詞的方法自讀自悟,比較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感受第三個兒子的一片孝心,同時也為理解老爺爺的話做鋪墊。

第三步:水到渠成,明道理

通過前面充分地讀,孩子們已然明白:只有第三個兒子為媽媽提了水桶,在老爺爺眼中,他才是孝順的兒子。在指導學生讀好老爺爺的話之後,我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中心問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演,啟用課堂

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

四、悟,延伸課堂

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我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難道前兩個兒子就不優秀嗎?通過自主**,討論交流,學生領悟到:

三個兒子其實都很優秀,但是此刻只有通過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最後,布置學生回家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做的想的寫下來。

教學反思:

「***:今天晚飯後宸瑞主動提出要幫我洗碗。我很感動,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

謝謝***的耐心教育!」這是當天晚上我收到的家長給我的微信留言之一。沒想到一節語文課居然有這麼大的教育作用。

我靜下心來反思:這堂課上的成功之處在於我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滲透了德育,以讀為本,悟情明理。學生既提高了朗讀水平,又獲得了美的薰陶,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師範讀,在情感共鳴中滲透德育。

教師生動的範讀對學生的影響特別大。抑揚頓挫的朗讀,更容易讓學生對作者流露於字裡行間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讓學生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教學中我聲情並茂地範讀了第乙個媽媽誇兒子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孩子們聽後,紛紛表示:「我媽媽誇我的時候就是這麼說的。

」「第乙個媽媽說話的語氣好自豪,因為媽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我想此刻無需多言,孩子那小小的心靈應該感受到了溫暖的母愛。

二、小組自讀,在合作交流中滲透德育。

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活動中實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在教學第二位媽媽和第三位媽媽的話時,我引導孩子先自讀自悟,體會三位媽媽說話時不同的語氣和內心。然後在小組內合作**:

為什麼第三位媽媽不像前面兩位媽媽一樣誇耀自己的孩子呢?記得第四小組的代表胡思源站起來說:「老師,我們這組認為第三位媽媽不誇耀孩子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第三位媽媽謙虛平和一些。

原來媽媽的愛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孩子在自讀自悟、交流討論中竟然明白了這麼深刻的道理。

三、重點品讀,在咬文嚼字中滲透德育。

朗讀時應抓住一些主要句子的重點字詞進行反覆品讀,這樣學生對於文章所表現的中心思想才能得以理解,受到教育。「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是描寫媽媽提水動作的句子。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晃蕩、走走停停、痛、酸」等關鍵詞語仔細品讀。

在反覆品讀之後,孩子們明白了媽媽提水非常辛苦。此時我繼續追問。

師:這桶水真重呀!累了吧,快來歇會兒!這位媽媽你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生:一張板凳來坐一坐。

師:如果此時你看見你的兒子走過來,你最希望的是什麼?

生:孩子來幫助提水。

沒有前面咬文嚼字的品讀,哪能這麼順理成章地讓學生體會到應該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

四、角色朗讀,在身臨其境中滲透德育。

對話較多的課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和表演。學生通過理解加工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重現文中的故事情節,賦予人物新的生命力。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總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德育滲透是乙個廣闊的空間,只要細心發掘德育工作和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並巧妙融合到聽說讀寫的每個細節中,就可以讓學生得到「紫丁馨香,沁心無痕」的潛移默化教育。

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 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 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和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

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參考範本 年 月 日 部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乙個學校只有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校園優良的學習氛圍,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乙個...

讓品德之花在學生中綻放

初次拿到 品德與社會 課本時,便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這是一本怎樣的課本,它要告訴我們什麼?品德與我們的社會生活到底有怎樣的密切關係問 隨著我對課本理解的深入,並以此為橋梁,與學生 交流的越來越多,我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現在僅就品社這門學科內容的豐富多彩與教學技巧來 一下自己的拙見。1了解民族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