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

2022-10-10 19:12:03 字數 3590 閱讀 1174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我國經濟發展開始進入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怎樣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呢?

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

2010—2023年,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已由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從國內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期進入增長速度換擋期,或稱增長階段轉換期。

在這個新階段,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從巨集觀調控方面來說,乙個重要問題就是把握好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幅度,也就是把握好經濟增長的適度區間,把握好經濟增長速度究竟換到哪一擋。

關於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幅度問題,近兩年多來引起學術界的熱烈討論。有觀點認為,潛在經濟增長率的下降是乙個大幅度的突變過程。也有觀點認為,潛在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可以是乙個逐步的漸進過程,先由「高速」降到「中高速」,然後再降到「中速」,分階段地下降。

從近幾年實際經濟執行的情況看,從2023年第二季度算起,至2023年第二季度,我國經濟連續13個季度下滑。這一下滑趨勢給現實經濟生活帶來許多問題,並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擔憂。國際上,中國經濟「惡化論」、「崩潰論」、「硬著陸論」、「復甦夭折論」等說法再次泛起。

在國內外新的經濟環境背景下,面對經濟增速的這種下滑趨勢,經濟增速降到**為底?巨集觀調控究竟要不要「出手」?這些問題突出起來。

2023年6月中旬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措施,7、8月份,經濟執行的許多指標出現企穩向好勢頭,並初步穩定了市場預期。但經濟企穩回公升的基礎仍不牢固,不確定因素很多,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仍很大。

關注巨集觀調控中的三個重要命題

針對經濟執行的新形勢、新問題,我國這次巨集觀調控提出了三個相互關聯的命題。

一是關於巨集觀調控的指導原則,提出「穩中有為」的命題,即巨集觀調控要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穩中有為。這回答了巨集觀調控要不要「出手」的問題。

二是關於巨集觀調控的政策規則,提出「合理區間」的命題,即巨集觀調控要使經濟執行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這回答了巨集觀調控什麼時候「出手」和怎樣「出手」的問題。

三是關於巨集觀調控的換擋定位,提出「中高速增長」的命題,即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巨集觀調控要保證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這回答了巨集觀調控「出手」的力度問題,要維持中高速增長,防止經濟增速大幅度下降。

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的含義

經濟增長的適度區間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的物力、財力、人力即綜合國力所能支撐的潛在的經濟增長幅度。過去,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問題是經常衝出上限,因此對上限的把握成為巨集觀調控中的突出問題。那時,學術界一般認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適度區間是8%—10%。

但實際上,1979—2023年的32年間,經濟增長率超出10%(含10%)的年份就有16個。1979—2023年的經濟增長呈一條以8%—12%為區間、約10%為中線的趨勢增長率曲線。

現在,在國內外新的經濟環境背景下,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下降的換擋期。經濟增速下降具有慣性,由此,經濟增長由過去經常衝出上限轉變為要守住下限,對下限的把握成為巨集觀調控中的突出問題。那麼,在當前和未來5年左右的時段裡,經濟增長的適度區間究竟應把握在什麼範圍呢?

從現實國情出發,為了容易形成共識和容易在巨集觀調控實踐中把握,一種選擇是以今年《**工作報告》中經濟增長率和物價**率的預期目標為參照系。今年經濟增長率的預期目標為7.5%,可作為適度區間的下限。

從實踐看,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長率降到7.5%,有進一步下滑的危險,巨集觀調控就實施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托住了底。關於適度區間的上限,可從物價**率把握,也可從經濟增長率把握,而二者一般是密切相關的。

根據過去30多年的歷史資料計算,在居民消費**漲幅3%條件下,相對應的gdp增長率為8.93%;在居民消費**漲幅3.5%條件下,相對應的gdp增長率為9.

13%;在居民消費**漲幅4%條件下,相對應的gdp增長率為9.32%。借鑑這一歷史資料,今年《**工作報告》中居民消費**漲幅的預期目標為3.

5%,相對應的gdp增長率大體為9%。因此,可以把gdp增長率9%作為適度區間的上限。

經濟增長的適度區間把握在7.5%—9%,表明我國經濟已從高速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其含義是:

第一,從世界範圍看,7.5%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是較高的速度。第二,從國內看,與過去30多年實際經濟增長趨勢曲線8%—12%區間相比,下限由8%下降到7.

5%,下降0.5個百分點,上限由12%下降到9%,下降3個百分點。7.

5%—9%的區間可稱為中高速增長區間。這體現了我們主動將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使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轉方式和調結構,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我國經濟增長剛剛從過去30多年經常衝到10%以上的高速路走下來,社會各方面(**、企業、居民個人等)都要有乙個適應過程。

如果經濟增長率過快、過急地大幅度下降,不利於轉方式、調結構,不利於穩定市場預期。經濟增長先從高速轉入中高速,分階段地逐步下降是有利的。第四,我國是乙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正在向縱深發展,國內市場和需求的迴旋餘地很大,加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推動,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轉變**職能,我們有條件實現經濟的中高速增長。

充分利用經濟發展的「兩大空間」

怎樣使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在適度區間,或者說,在當前和未來乙個時期怎樣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而防止經濟增速的大幅度下降呢?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國經濟發展中「兩大差距」所帶來的「兩大空間」。

由地區差距所帶來的發展空間。依據2023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人均gdp的統計資料,全國各地發展水平可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有6個地區:

天津、北京、上海、江蘇、內蒙古、浙江。第二梯隊,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下、6000美元以上(也就是高於6091美元的全國平均水平),有8個地區:遼寧、廣東、福建、山東、吉林、重慶、湖北、陝西。

第三梯隊,人均gdp在6000美元以下、4000美元以上,有13個地區。第四梯隊,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下,有4個地區。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23年不同經濟體人均國民總收入的分組標準,12616美元及以上為高收入經濟體,4086—12615美元為上中等收入經濟體,1036—4085美元為下中等收入經濟體,1035美元及以下為低收入經濟體,我國第一梯隊的地區已達到或接近高收入水平,第

二、三梯隊的地區大體處於上中等收入水平,第四梯隊的地區大體處於下中等收入水平。從各地區人均gdp水平的差距看,我國經濟未來發展在地區間的梯度推移和公升級還有很大空間。

由城鄉差距所帶來的發展空間。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目前看,我國的城鎮化還是不完全、不成熟的城鎮化。

2023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這是按照城鎮常住人口統計的,包括了在城鎮居住半年以上的進城農民,但他們還沒有完全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如果按城鎮戶籍人口計算,目前的城鎮化率僅為35%左右。

我國城鎮化的質量還不高,城鎮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都還跟不上。與一般製造業產品產能嚴重過剩並存的是,許多公共品或準公共品的供給還處於嚴重短缺狀態。當前,一方面要繼續提高城鎮化率,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城鎮化質量,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約、智慧型、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同時還要推進城鄉發展在建設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一體化。

這些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

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

經過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和城市化快速發展期。目前城市人口為6.66億 2010年人口普查 其所佔比重已經接近全國總人口的一半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也逐漸進入 消費社會 人們在初期追求物質滿足的基礎上開始更多的涉足精神領域的享受。要進行消費必須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中產階級恰恰能...

我國經濟增長質量評價的新思考

另一方面,由於統計法還沒有真正起到其監督作用,致使我國大部分統計工作不具備完全的獨立性和超脫性,統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往往受利益驅使,統計的質量與可靠性受到威脅。統計工作者的業績與當地的領導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而領導幹部的業績則與當地所創造的gdp聯絡在一起,這些現實存在的行為機制客觀上強化了行政對統計...

論知識經濟對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影響

知識經濟被譽為世紀之交人類社會一場新的產業革命,繼工業革命之後的 第三次浪潮 正在全球範圍內發達的資訊網路上迅速傳播。它以一種歷史性的力量使有形的 資本 向無形的 知識 轉變,並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社會的整體結構。一 知識經濟的發展現狀 知識經濟是區別於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