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溝通,開啟孩子理解語言的第一扇門

2022-10-09 18:39:02 字數 3666 閱讀 4359

正常發育的孩子在11個月左右開始指示, 一般用手指示意那些想要的東西或感興趣的東西。通常指示被認為是孩子確認物體與語言之間的對應關係的一種行為。用語言發展理論來說,這是最初的象徵行為,是一種溝通手段。

這種指示被認為是通過模仿學會的行為,特別是通過模仿對方的注意力,模仿朝向另乙個物體的行為而學習的東西。

所以,如果孩子不能明白自己和他人的區別,物與物之間關係的不同,是不會出現指示這一行為的。假如孩子對人、對物都不關心,那麼,一定要著重做以下幾方面的訓練:

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②了解物與物的不同。

③關心身邊發生的事。

學會指示的目的

對自身與他人的區別、區分物與物的不同,是通過觸控、看、聽等感覺與知覺的學習而得到的。

但是,這些能力的基礎是對人與物的直接興趣,它的表現就是指示。如果孩子不能積極地使用指示,那麼他對人、對物的認識就不會擴大。因此,在這項訓練領域中的目標是以指示為連線點,讓孩子學會關心人和物,提高語言的理解力。

同時,指示作為一種溝通手段也在孩子的內心發展起來。

學習指示的方法

在發育診斷評估表中,為了讓孩子學習發展和指示行為,準備了包含以下內容的指示練習:表達要求;身體名稱;顏色等具體物;插圖;**。

從發育的角度來看這些指示行為,當然最初應該是表達要求,然後是身體名稱、具體物(電車、公車)、插圖等。這個順序是從空間範圍的指示開始的,這是正常的發育模式。正常孩子在指示行為出現之前,是通過對人、對物的看和撫觸獲得足夠的影像,而自閉症兒童這方面則發育得很差。

所以,在依照發育順序進行的訓練中要十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自閉症兒童不擅長注視人和物,或自己開發、拓展興趣,這樣很難出現指示行為。這時候,有意圖的指導就顯得十分必要。飼如:要他坐下,不能只叫他「坐在椅子上」,而應按下列順序進行:

①站在椅子前;

②看著孩子的臉,指著椅子,說「請坐」;

③在任何場合都重複同樣的方法。

最初,孩子會猶豫不決,同樣的方法重複幾遍之後,他可能就會表現出你希望的行為。仔細分析這種變化,會發現孩子是看著你指示的訊號行動的。當他理解了這個訊號的含義時,他的行動就會變得非常敏捷。

通常,不會以手指示的孩子大部分沒有語言,所以要一邊指,一邊對他說話,如「小明,在這裡」,「看,有乙個球」。重複進行這些干預,孩子會慢慢學會指示。老師或家長首先做一些指示行為是訓練的基本要點。

一定要在生活中尋找恰當時機,以手指示。

有時你會發現,無論怎樣使用繪畫卡片來訓練,孩子也很難獲得語言。原因就是孩子的經驗嚴重不足,興趣不廣,對物的認識不夠。在這種情況下給他看抽象度很高的繪畫卡片,會讓他非常糊塗。

所以,不能無視這種經驗的不足,應當盡可能讓他體驗、學習具體場景中的具體事物。

獲得經驗的方法有撫觸、看、聽、操作等,直接提示某一物品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正常孩子會通過母親的大量指示來認識事物。有了這種具體的影像之後,才能開始**的訓練。

教孩子表達要求

很多自閉症兒童在產生強烈願望之後可以自己想辦法實現,而那些完全不表達要求的孩子的願望往往已被大人預見,並得到充分的照顧。

要求行為是自我主張的一種。要讓孩子學會即使再小的事情都要表達自己的要求,這也應該是干預的乙個目標。在訓練不能做出要求行為的孩子時一定要非常仔細。這裡以盪鞦韆為例說明基本順序。

①誘導要求行為——指著鞦韆說「盪鞦韆吧」。

②對提出要求的專案給予意識——一起去盪鞦韆。

③確認是否有此要求——去有鞦韆的地方。沒有要求的話,要重複步驟①。

在遊戲、進食、工作等各種生活場景中也可以進行這些訓練專案。

只做一兩次,孩子是不會理解要求行為的,因此,要用同樣的方法重複許多次才行。只要有一次,孩子用指示使自己的要求得到了滿足,那麼接下來的發展就會比較順利。但是,如果訓練內容與孩子的興趣無關,則很難發生要求的行為。

家長一定要下工夫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對什麼感興趣,當孩子的需要和訓練內容一致的時候,才能順利地出現指示這一要求行為。一旦孩子出現指示,要立刻做出反應,讓孩子理解指示動作的有效性,這是十分重要的。

從興趣出發加以干預

正常發育的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大部分是交通工具、食物、動物、電動玩具等,自閉症兒童通常只對交通工具感興趣,也有只對特定的符號(如企業的商標)、地圖、天氣圖、漢字、文字等感興趣的。

要盡量擴大孩子的生活範圍,使他對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興趣。所以,只在教室、幼兒園等專門場所中訓練是沒有意義的,要去找那些能讓孩子心動的、目不暇接的生活場景,如有很多遊樂設施的遊樂場,郊外,擺滿了實物的超市、商場,街頭的海報、廣告牌。在這些地方可以發現和開發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喚起他的注意。

如可以指著物體誇張地對他說「看,**公司!」不要忘了這種干預要盡量重複。這樣的訓練會使孩子也一邊發聲一邊指認。

對那些無論怎樣干預都沒有興趣的孩子,要讓他們直接用手觸控實物,以此來提高對物的興趣。孩子對用自己的手和眼睛確認過的東西形成了影像,再次看到就會用手指出來,或發出聲音。通過這些指導,可以使孩子對各種事物產生興趣,表現出關心。

指認身體名稱

仔細**就會發現身體名稱這個專案不僅可以進行個別訓練,也可以體現在教學中。例如,和著旋律指出身體的各個部分。

①面對面做好。

②大家一起唱歌「拍拍,放開」。

③「這是眼睛,這是鼻子」,唱到這裡,可以一邊指一邊唱。

像這樣作為一種**遊戲來做練習,會讓孩子產生快樂的體驗,很自然地學會身體名稱的指示。類似這樣的**遊戲有很多,可重複練習。

指認顏色的方法

指示顏色的訓練過程就是指示形狀、學習具體物品名稱的應用。現在介紹一下訓練方法。

提高對顏色的認識是為了能讓孩子理解顏色,應該多給他各種關於顏色的經驗,讓他去觸控顏色,塗色,玩色紙遊戲。

使用色板,玩顏色分類遊戲和構成遊戲。分類遊戲是要準備幾組同色兩枚一組的色板,讓他同色配對。把藍、紅兩枚色板放在孩子面前,把孩子想要的色板給他,讓他指著選。

不能完成時,要指著正確的給他看,「是這個,對嗎?」然後立刻讓孩子模仿。這個遊戲能完成以後,再漸漸地增加顏色的種類和色板的數量。

如果能夠用指示的方式來完成色板配對,則說明他已經理解了色板上的顏色。可以提問:「紅色是哪個?」要求他指出來。

除了這種形式的學習之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練習,「這是紅衣服」,「黃色的球在**?」

指認書本插圖

這項訓練可以在午休時進行,把孩子抱在膝蓋上,肩靠肩地講解。只要每天進行就會看到孩子的進步。

在實際操作中,先從一張只畫乙個東西的插圖漸漸過渡到內容豐富的插圖。語言也要盡量有節奏,和緩,一邊指一邊說「看,小狗」,「啊,是消防事」。有時也可以問他「狗在**?

」看他是否能做出反應並指出來。如果沒有反應,就替他回答「看,狗在這裡」,再重複訓練。語言的內容不能只是乙個簡單的名稱「啊,小狗」,還可以說,「啊,一條白色的狗」,「這是狗媽媽」。

還可以解釋書中物與人的狀況。

使用**的遊戲

這種**的利用和繪本的選擇是一樣的,既可以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是繪畫、**、兒童畫。**的訓練常常在特定的場所進行,對那些對物的認識十分不足的孩子很有效。不過,因為對孩子來說沒有具體性,所以有時很難學好。

找漏畫的地方,或用**玩購物遊戲,在這樣快樂的遊戲當中學習指示。如可以利用正常兒童的繪畫來假扮各種商店。

指示的訓練是為了讓孩子能使用指示,能將語言和物體對應起來。所以,評估時要看他能否順著指示的方向看,能否對老師發出的訊號用指示做出反應,能否用指示提出要求。同時,也有必要注意他的語言理解力。

至於延伸專案可以用插圖表演故事,或用幻燈片來替代繪畫卡片,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興趣。顏色的學習也可以擴充套件到大小、形狀的區別。

在訓練生活習慣時也應採取指示的方法。因為指示可以明確行動的目標,是讓孩子知道現在必須要做什麼的乙個訊號。

員工溝通會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

7月下旬,中觀茶業行政部組織 員工溝通會 的活動,讓員工代表能及時傳達個人或部門的資訊和要求,以及分享經驗的過程,溝通帶來了更多的理解,理解帶來了更好的合作。會議準備 會上,各色瓜果點心配合可口的飲料,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行政部 大客戶部及專賣店的代表,對 關於公司 關於部門 關於自己 三個方面...

愛,開啟孩子封閉的心門

愛,開啟了孩子自閉的心!教學總是讓我對之充滿激情,因為我在教學生活中找到了我人生的位置,當我看到因為我的教育而使乙個個天真可愛的孩子更健康的成長時,我的心中充滿驕傲和自豪。那一年,我經歷了人生的又一次蛻變,從乙個學生成長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初踏入講台,一切都顯得那麼新鮮,充滿挑戰。我每天認真備課,...

如何理解溝通的本質

人際溝通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往往把它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認為自己每天都和別人相處得很好了,還有什麼必要去學習怎樣與別人進行人際溝通呢?事實上,我們對於理解溝通的本質還是比較缺乏,還需要更加增強溝通的能力 溝通,從其概念上來講,是為了乙個設定的目標,把資訊 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