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化必將給教育帶來一場革命

2022-10-08 06:12:02 字數 947 閱讀 1190

作者:雷朝滋

**:《開心素質教育》2023年第02期

「基礎教育的核心使命」這個題目非常好,關鍵是我們能否把基礎教育的核心使命定位準確,如果定位不準確,現在基礎教育很多問題,特別是大家普遍感覺早就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比如負擔越減越重。我們現在總是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從小拼命學知識,幼兒園小學化。而歐美國家更加注重保護孩子們的天性,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傳授知識則放在第二位。

中國的教師很努力,學生考的分數也很高,但是為什麼孩子越大創造性越差?發展後勁不如歐美發達國家的學生?難道是中國人笨嗎?

我想不是,而是因為我們從小把學生就教「死」了,很多知識死記硬背,學生累,老師也不輕鬆,最後導致學生厭學,老師厭教。

教育一方面要尊重教育規律,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尤其是認知發展規律,我們在教育孩子知書達理的同時,是否注重保護他們的天性?另外,基礎教育包括從小學到高中,跨度時間很長,籠統地談核心使命會產生很多誤導,所以細分不同階段的教育使命,這有利於解決當前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課程的設定能否遵循孩子認知發展規律,小學低年級能否多些口雷朝滋玩的時間?

第二,如何實現基礎教育的核心使命,按照傳統思維、方法恐難解決。很多校長一說課改、提高質量,在很多關鍵的環節花精力都很好,但是用的還是傳統的辦法,沒有放在資訊化時代背景下思考如何改革創新,沒有考慮採用資訊化手段。目前中國教育資訊化的觀念還沒普及,很多教育工作者對資訊化的理解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對電化教育的認識,認為紙質課本數位化就是數字資源了,錄播課程就是資訊化教學,這是非常粗淺、落伍的認識,遠遠落後於時代了。

實際上教育資訊化必將給教育帶來一場革命,包括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我們常說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但是中國受教育人口眾多,按照現在中國的教育資源條件實際上很難做到,只有資訊化可以實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泛在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真正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質量,真正進入因材施教的階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於以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目前來看,首要的困難障礙還是認識和觀念問題,關鍵是理念要先行。

主題一 我周圍的資訊化教育故事

資訊化裝置對於一些年輕的教師好像是理所應當的,但對於我們這些有著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來說,資訊化教育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改變。且不說我讀書時幾乎沒有資訊化這個概念,二十一年前,當我第一次站上講台時,仍是左手書本,右手粉筆,學生們所有的知識都是口口相傳的,都 於我們一筆一劃的粉筆字。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們...

一0四團中學教育資訊化試點匯報

一o四團中學 雙語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教育資訊化試點工作情況匯報 為全面貫徹落實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 2020年 提出的 加快教育資訊化程序 要求,根據 教育部關於開展教育資訊化試點工作的通知 教技函 2012 4號 及兵教傳 2012 9號檔案 關於開展兵團教育資訊化試點工作...

模組一 1 講述自己周圍的資訊化教育故事

第二,給全體教師進行了一次,多 試用方法的演示,讓老師都能學會使用多 裝置。多 裝置現在在我們學校每個老師的使用率不高,可是估計用不了多久,多 會進每個教室的,那是老師使用就不會有問題了。以前我們學校也是有 的,但是基本沒有使用,去年,我把學校的 公升級改版了,及時更新 的內容,方便老師使用。把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