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點和難點分析

2022-10-04 21:00:22 字數 4300 閱讀 4615

通州市平東初中陳志鴻 226361

初中物理重點、難點**如下:

一,《測量》單元:包括長度、體積的測量

重點:(1)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正確放置、讀數、記錄):

(2)正確用量筒或量杯測液體、固體體積(正確操作、讀數、記錄)

難點:用排液法測不規則的密度小於某液體密度的物體的體積(關鍵測體積時要注意求得體積差值要真正為物體體積)。

二,《光學》單元:包括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折射初步規律及凸透鏡成像。

重點:1,知道光在一種均勻物質裡沿直線傳播。

2,會用光速作簡單的計算;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運動路程,是天文學上距離單位)。

3,應用光的反射定律來分析、解釋光的反射現象,並畫出光路圖;

4,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能應用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簡單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像(對稱的虛象)

5,知道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途徑

6,知道光的折射現象及初步規律(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斜入射又分:從空氣射入水中和從水中射入空氣)

7,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以及應有實驗技能。

難點:1,會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簡單光現象。

2,用平面鏡來控制光路(關鍵抓住垂直於鏡面的法線平分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

3,認識平面鏡所成的虛象。

4,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有關的折射現象(畫出從觀察物到觀察者的光線傳播路線可加以說明)。

5,如何調節物距和像距來改變成像的大小(u>f成實象時像大則像距大,物距小)。

三、《聲和波》單元:包括聲音產生、傳播、聲速和聲波。

重點:1、聲源、聲波的含義。

2、聲音的產生、傳播的條件和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3、聲波、(聲波的反射)回聲。

4、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速度的大小比較。

四、《熱》和《分子動理論和內能》包括溫度及其測量;物態變化;分子動理論和內能。

重點:1、正確使用溫度計(會選、會放、會讀)。

2、知道物態變化;物態變化過程中吸放熱;物態變化與溫度變化與否的關係。

3、蒸發、沸騰各自特點、異同點、影響因素。

4、能運用物態變化的有關知識解釋自然界的有關現象。

5、初步理解什麼叫熱量。會用公式q吸=cm(t-t0)或q放=cm(t0-t)計算熱量、比熱容(比熱)、溫度等。

6、理解和應用比熱容(比熱)的概念。

7、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內容;擴散現象,說明的問題。

8、內容的概念,內能和溫度的關係。

9、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及其各自實質。

難點:1、晶體的熔化和對應溶液的凝固只能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前者吸熱,後者放熱但溫度不變。

2、液體的沸騰吸熱溫度不變;液體的蒸發吸熱溫度降低(蒸發致冷原理)

3、知道熱量與溫度內能三個概念的區別。

4、正確形成比熱容(比熱)概念,認識比熱容(比熱)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五、《力》單元:

重點:1、力的概念,施力物體,受力物體,存在不存在力關鍵看物體間有無作用

2、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性質及其應用(垂直線工作原理、用途)

3、重力和質量的區別和聯絡(從定義、有無方向、大小變否區別)。

4、學會用力的圖示來表示力。

5、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條件。

6、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計算。

難點:1、公式g=mg中g的意義、寫法、讀法。

2、知道彈簧秤測力的原理(在一定範圍內拉力和伸長力成正比)。

3、力的三要素在力的圖示中的準確表示,尤其是壓力的作用點,重力、浮力、壓力的方向。

4、準確分析某些平衡物體受到一對平衡力(滿足「同體、等值、反向、共線」條件)

六、《運動和力》:

重點:1、客觀上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而平常所說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

2、以運動物體做參照物時確定另一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關鍵畫好示意圖全面考慮。

3、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速度的單位換算;回熟練運用速度公式求解勻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路程和時間(要先畫出路程示意圖)。

4、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概念及其計算方法:

ss1+s2v1t1+v2t2s1+s2

①vvvv=

tt1+t2t1+t2s1 s2

v1 v2

5、能運用慣性概念解釋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簡單的慣性現象。

6、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但此力必定是非平衡力。

7、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關鍵看原來的狀態確定保持的狀態);知道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指的是受力為零時理想狀況,在實驗室無法驗證。

8、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和產生的原因。

難點:1、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與速度、運動與否無關。

2、物體在非平衡力作用下運動狀態要改變;物體可能作直線運動,也可能作曲線運動,可能作加速運動,也可能作減速運動。

七、《密度》:

重點:1、密度的概念;

2、密度的計算公式和單位;

3、利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固體、液體的密度。

難點:1、球的實心、空心判斷方法最好採用比較v球和v質比較大小判斷;且進而求出v球-v質即為v空心

2、容器盛液後再放金屬塊溢液時的有關運算,關鍵在於理清質量、體積關係(最好畫圖分析)。

八、《壓強》

重點:1.壓力、壓強的概念;理解壓力定義,壓力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生形變。

2.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3.液體壓強公式及其應用。

4.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測氣壓值。

5.會用實驗驗證液體壓強公式。

難點:液體壓強只與密度、濃度有關,與質量體積液重無關。

九、《浮力》

重點:1.浮力產生的原因(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差值即為浮力)。

2.阿基公尺德原理的運用,可求浮力、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密度。

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難點:1.上浮與下沉、漂浮與懸浮、浮體與沉體的區別;上浮與下沉一般是非平衡狀態,漂浮、懸浮是受二力平衡狀態;浮體與沉體是受力平衡狀態,前者是二力平衡,後者是三力平衡狀態。

2.根據力的平衡條件求浮力:

(1) 漂浮體或懸浮體,受二力平衡f浮=g;

(2) 靜止在容器底的沉體受三力平衡:g=f浮+n(n支援力);

(3) 用線或彈簧秤,上拉著的浸在液體中的靜止物體,受三力平衡;g=f浮+t(t拉力);用線下吊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三力平衡有g+t=f浮(t拉力)。

十、《電磁現象》包括:簡單的磁現象、磁場、電流的磁場、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磁感應。

重點:1.磁體的吸鐵性、指向性;

2.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3.磁場和磁感應線的概念,磁場客觀存在而磁感應線是人為假想的表示磁場分布的線;

4.條形磁鐵和蹄形磁鐵、同名和異名磁極的磁感應線分布;

5.用右手螺旋定則確定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

6.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7.電磁感應現象。

難點:1.右手螺旋定則的應用。

2.連線電磁繼電器控制用電器的電路。

3.直流電動機中換向器的作用;

4.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同時滿足(1)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2)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

5.交流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十一《簡單的電現象》、《電路》

重點:1、電荷間互相作用的規律;

2、會使用驗電器判斷物體是否帶電,並借助已知種類電荷,判斷物體帶電種類;

3、 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4、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5、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6、電路基本連線法:串聯、併聯;

7、短路、斷路兩故障及危害。

難點:1、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導體;

2、正電荷定向移動和負電荷相反方向移動所產生的效果相同;

3、根據電路圖連線實際電路;

4、根據實際電路畫出電路圖(關鍵分清串、併聯,並記住元件符號)。

十二《電流、電壓、電阻》《歐姆定律》

重點:1、電流強度的概念、定義及單位;

2、用電流錶測電流強度;注意串聯在電路中、正負接線柱、量程等;

3、電壓的作用;

4、用電壓表測電壓;注意併聯在電路兩端、正負接線柱、量程等;

5、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溫度關係;

6、電路中i跟u、r之間的關係;

7、歐姆定律的內容和適用範圍、歐姆定律數學表示式及其物理意義。

8、用滑動變阻器控制電路中電流強度的原理;

9、用滑動變阻器根據要求接入電路;

10、串聯電路中電流強度、電壓、電阻的特點;應用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進行分析和計算;

11、併聯電路中電流強度、電壓、電阻的特點;應用併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進行電路分析計算;

工作分析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 1

第一頁p1 以下第幾頁僅以p xx代替 p1工作分析的概念 p2 工作分析的內容 p16 面談法 p17 問卷法 p24關鍵事件法 p26 觀察法 p29主管人員分析法 p31 職能工作分析法 p34任務清單分析系統 p37 管理人員職務描述問卷的內容 p43臨界特質分析系統 p52 選擇適當的工作...

工程的重點和難點

工程內容多 交叉作業多 投入的裝置 人員多,施工面大 作業較分散,需加強管理,合理組織施工,這是確保按期完工的重點。溝槽機械開挖的施工組織與協調要求較高。區域性切填土 修溝渠 鋪涵管 剝離耕作層及鋪設耕作層 田間道路修築等分項工程的施工須密切配合,需精心施工並減少相互間的影響。本工程工期控制的關鍵線...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和公式總結

一 常用的物理公式 1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 v s t 求路程 s vt 求時間 t s v 2 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 v平 s總 t總 3 物體的物重與質量的關係 g mg g 9 8n kg 4 動滑輪 f g物 g輪 2s 2 h 滑輪組 f g物 g輪 ns n h n 通過動...